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缘来在此

编辑:王华 日期:2019-05-30 09:25

 

  编者按

  每一张照片,或是一个历史瞬间,或是一个时代符号,或是一段温暖光阴的记忆,叙述一段段往事。在杭州灵隐寺佛教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滋养下,您一定会许多收获。请你一起来抒写"我与灵隐的故事"。图片和文档,请以附件形式发送。

  来稿请投邮箱:1723693775@qq.com。

  由杭州灵隐寺、都市快报社联合主办,杭州风行视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影像·记忆·感恩杭州——我与灵隐"征稿活动正在进行中,许多民众积极投稿。他们用不同的角度,讲述自己眼里的灵隐。

  今天刊登杭州灵隐寺云林志工讲解组翁佳娜的来稿《缘来在此》。



1997年在灵隐寺拍摄的照片
那时我还是一个小学生


  我对灵隐有太多的记忆,如一帧帧的画面扑面而来。

  我家就在与灵隐一山之隔的翁家山。隐约记得在小学二、三年级放暑假的时候,我懵懵懂懂的和小伙伴,拿着学姐给的零钱,踏上她指点的路线,来到灵隐游玩。

  现在想来农村的孩子就是胆大,没有大人带领,就直接出走了,把灵隐景区当作了自己的游乐场,哈哈哈。



  全国慕名而来的游客和熙熙攘攘香客,让我们感受了一份乡村未曾有的热闹。

  我和小伙伴跟着游客,穿梭在飞来峰的石窟中。顺着那拿着小旗子导游的手,眯着眼找一线天神秘的亮光。


 

  我们缩着脑袋,战战兢兢的怕在乌漆墨黑的石窟中,蹦出什么妖魔鬼怪来。

  石窟中的游人,常会端详岩壁的雕像,或低声吟诵,或着点头沉思,我当时很想知道这些大人的心中在想着什么呢?

  冷泉亭边的小溪,是我们最喜欢的地方。冷泉水如此清澈冰凉,除去了我们的暑热,久久不愿上岸。



  虔诚的人们在寺院里朝拜,嘴里会叽叽咕咕的低声念着什么。小小的我们,那时只对各种各样的菩萨形象好奇,大雄宝殿的释迦摩尼佛,为什么是这么高大?观世音菩萨为什么是站在一个大鱼头上面?

  大雄宝殿佛像背后的海岛观音群像中,我们找一个手拿破扇子,腰别酒葫芦,为民除难、医病救人、古井运木、喝酒吃肉的济公活佛。

  我们这群小孩学着济公唱着那句"南无阿弥陀佛",在大人腰间穿来穿去。



  我们还会找一找那个会念紧箍咒的唐僧。哈哈,每次总把地藏王菩萨当成了唐僧,因为他俩的长相和身上的服饰、手上拿的锡杖,太相似了。



  小学的时光,刹那飞逝。初中竟然是在灵隐路上的西湖中学就读。每天早上,我和同学在灵隐公交车站下车,在灵隐山门口的山外山饭店买一个最好吃的包子。

  中午,我和同学会早早地吃完午餐,三五成群的跑去灵隐寺,在飞来峰上的藤蔓上荡荡秋千,钻一钻螺丝洞,在老虎洞捉迷藏。那张济公睡过的石床,我始终是爬不上去的,想来那石床不是我等俗人可卧的。

  山间的香蕉花,甜甜的,糯糯的,我们将长长的花蕾直接插在鼻孔中充当象牙。



  我们孩子们还在冷泉溪里抓石蟹,翻开那一块块鹅卵石,期待着褐色小石蟹的出现,偶有惊喜,往往是失望居多。

  回想儿时的岁月,感觉有好多的甜蜜!几十年之后的我时常还在寻觅,想找回那远去了的童趣、童真和童心。



  成年之后,我会经常来灵隐祈福,一直对佛菩萨抱着神秘的渴望,希望我点燃的香烛,佛菩萨能闻到,能看到,并能听到我内心的祈求和呼唤。我期盼能得到佛菩萨的护佑。



  一次偶然的机会,微信朋友圈里的一篇关于佛法的文章吸引了我。文章来至于灵隐寺的微信公众号。从那时起,我每天都会等待灵隐寺微信公众号更新的文章。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
今生不借此身渡,更待何生渡此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从不再向外伸手的那一刻起,
回头观照自己,
内心会因此富有和解脱。

  这一句句佛法经典名句,经常提醒着我。我终于明白:每个人的命运都是自己造就的,是取决于我们的福报。而福报并不是上天给予,也不是与生俱来,正是源于往昔的积累和培植。若能常行布施广修供养,努力耕耘恩田、敬田、悲田,福报自然源源不断。



  我终于知晓,杭州灵隐寺不单单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更是承载着许多社会责任。灵隐寺时常有各式各样的活动,可以听闻法师讲法,也可以参加读书会、抄经、放生等,让对佛法有兴趣的人自由选 择,让你渐渐地明白:
"你"是谁?
"你"从哪里来?
"你"将去往哪里?



第一次讲解服务拍摄的照片

  2018年林云志工团讲解组开始组建,我非常有幸的通过公众号报名参加了培训,并顺利通过考试,成为一名灵隐禅寺的志工讲解员。

  我终于安下了身心,稳稳的落在佛陀的莲花座边,护持佛法。



  记得当初在面试的的时候,法师问我:为啥要报名参加做一名讲解志工?

  我脱口而出:"做人皆苦,佛法教导我们如何去解决这个苦,我希望把我知道的这些知识,讲给每一位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听,希望在我的讲解和引导下,有更多的人相信佛法,能给世人带来的最大利益,即脱离六道轮回,离苦得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偈句




  从懵懵懂懂,到韶华将尽,或许我与灵隐寺的缘分是前世的注定的,"缘"来在此——我的使命就是护持正法道场。





  我和灵隐的故事会继续下去,我和灵隐的故事会越来越精彩。


——云林志工讲解组 翁佳娜






★ 往期回顾 ★
●征稿|影像 · 记忆 · 感恩杭州——我与灵隐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灵隐听雨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儿时的乳牙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清明的思念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儿子的合影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求子如愿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感悟清凉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告慰奶奶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阿姨在哪里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捐赠的匾额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妈妈的礼物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空烟渡远钟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父母的爱情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再逢灵隐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感恩弥勒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云林的怀念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我的冲动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与时俱进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回家的路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海众安和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家中小阁楼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云林的雪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放手不失去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我的佛缘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灵隐受戒①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灵隐受戒②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灵隐受戒③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一堂茶修课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菩萨就在身边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相遇是缘起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涉水千万为你来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我珍藏的老照片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我成长的心路



供稿  | 翁佳娜
编辑 | 妙莲
责编 | 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