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泉法师在太虚大师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编辑:gray 日期:2017-10-19 09:57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法师,各位嘉宾:

  "地为佛土地,人非俗交亲。"杭州历来被素称为"东南佛国"。随着历史的变迁,佛教在杭州流传已有一千余年,尤其是在近代杭州佛教史上,苦难而严峻的时势造就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大师和佛学者,如弘一、月霞、太虚、巨赞等大师以及章太炎、马一浮等佛学者,他们都与杭州及灵隐寺有着深厚的因缘,为改革和振兴佛教殚精竭虑,为杭州佛教的发展谱写了新的篇章。

  1917年后,太虚大师主编了《海潮音》月刊,先后创办了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汉藏教理院等。是中国近代佛门泰斗,最早放眼看世界的先觉者之一,近现代中国佛教革新的领袖和旗手,人生佛教的先驱者。大师长期致力于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提出"教理改革、教制改革、教产改革"三大主张,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振兴佛教、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他的"人生佛教"思想又为现代中国佛教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资粮。

  他虽出生于浙江桐乡,但与杭州缘分深厚,仅据太虚大师《自传》与印顺法师《太虚大师年谱》的不完全记载,他留居杭州的次数多达二十余次。由于地缘因素,加上出家之后的活动,杭州成为他今后开展佛教改革运动和从事佛学著述的重要基地之一,也是他一生所致力的佛教革新与复兴事业的地方。如1919年,他在杭州净梵寺创办了近代佛教最有影响力的刊物《海潮音》;他担任过杭州北山弥勒院与大佛寺的住持;1927年在杭州灵隐寺潜心著述《建设人间净土论》与《真现实论》等,阐述其影响深远的"人间佛教"思想。

  自清末民初以来,中国社会风起云涌,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佛教遭受到了最为严峻的考验。特别是遭遇了近代西方文化的冲击,以及国内"洪杨之乱"、庙产兴学和反宗教运动,都使佛教处于生死存亡的边缘。另外,佛教自明清以来,江河日下,制度涣散,人才凋零,法门衰蔽,佛教如同一叶漂浮的小舟,险象环生。

  太虚大师清醒地认识到"不尊王法,难弘佛法",中国佛教要想在乱世中得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必须改变各界人士对佛教的观感,必须依靠政府的保护。

  蒋介石是1930年代中国最具政治权利的人物,太虚大师也是同时代最具影响力的佛教领袖,他们两人的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1927年9月(民国十六年九月)。蒋介石因北伐失利,遭到各方谴责,在此情况下,他为避开矛盾,以退为进,于是8月12日被迫下野,从上海回到家乡奉化,一方面静观时局的变化,寻找时机,以图东山再起,另一方面完成与宋美龄的政治联姻。蒋介石若要与宋美龄联姻,必须与发妻毛福梅离婚,但是毛福梅对此事坚决反对。于是,蒋介石通过黄郛电邀太虚大师同游奉化雪窦寺,太虚大师对蒋介石的邀请既未表现出受宠若惊,也未因其下野而弃之不顾。

  太虚大师于9月9日抵达雪窦寺,与蒋介石长谈,并与吴鼎昌、张治中一起陪同蒋介石游览千丈岩。翌日,恰逢中秋,太虚大师又应邀与蒋介石夫妇一同赏月,期间太虚大师专门为蒋氏夫妇开讲《心经》。毛福梅虽信佛多年,但因学识所限,对佛教本义了解不多,经太虚大师讲解,一时顿悟,不久便与蒋介石签订离婚协议。此次见面,是太虚大师人生中第一次与蒋介石的交集,这对他毕生所从事的佛教改革事业影响深远,甚至将蒋介石引为知己,并即景赋诗:"千古相知有明月,一生难忘是中秋"。

  太虚大师还以《和玉皇(即灵隐寺却非法师)禅友赠蒋总司令归隐原韵》相赠:党国安危系,青山未是归。出曾惊鬼侮,退岂贻人讥!此日藏云豹,他年缚海豨;大雄能大忍,莫使此心违。

  由此可知,这一次相见,太虚大师是在灵隐寺方丈却非法师的陪同下去的。同时,太虚大师的佛教改革事业也得到了蒋介石的多方关照,当时传的沸沸扬扬的浙江省政府驱僧占寺的计划消弭于无形。

  从相关史料中可得知,1928年一月(民国十七年),蒋介石已恢复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务。春节之后,蒋介石到杭州灵隐寺游览,专程拜访了正在灵隐寺小住的太虚大师,随后与太虚大师、却非法师一起合影留念,并约太虚大师出洋前再作晤谈。

  《海潮音》月刊是民国时期,历史最久、影响最大、学术价值最高的佛教杂志,也为太虚大师倡导的佛教革新提供了一个稳固而坚实的舆论宣传阵地,而杭州就是《海潮音》的发源地。

  1918年6月,太虚大师弟子大慈法师经由却非法师介绍,为太虚大师准备了平生第一个可以完全自主的清净道场净梵院,太虚大师移居杭州后,致力于从《觉社丛刊》到《海潮音》的转型,重心也从上海转移到了杭州,1920年正月,《海潮音》在杭州应运而生,当时《海潮音》的编辑部设在净梵院,同时在1920初,经灵隐寺方丈却非的推荐,太虚大师还被推举为杭州西湖弥勒院及大佛寺住持。

  同年七月,太虚大师在杭州臧贯禅居士的一再函请下作《建设人间净土论》,该文主要由"人生愿望之所在","现代人间之苦恼","人间净土之建设","人间净土与永生极乐","由本人发大悲愿施舍为始"几个部分组成。全面阐述了人间净土建设的必要性、具体实施的设想和由人间净土上升到究竟解脱等。人间净土的提出圆满地解决了人在五浊恶世承受天灾人祸、生老病死之苦,也解决了苦乐离舍、驱役争夺之苦,让众生看到了希望。

  1927年,太虚大师在杭州灵隐寺撰写了《现实主义》,即《真现实论》,后编为《真现实论宗依论》。其主要是为了反驳儒家认为佛家"消极避世"的偏见,同时也回应了源于西方的实证主义、现实主义等思潮,强调佛法是真现实。

  同年,太虚大师还在杭州灵隐寺撰写了《自由史观》,证明其对自由主义思潮的关注,这也是大师翌年出访欧美的动因之一。

  1929年,太虚大师从欧美访问回来,视野大开,随即出席了杭州佛教界欢迎会,并演讲《佛法对于现代人类之贡献》。

  民国时期的佛教正处于新旧转型的关键时刻,一大批高僧大德呼吁佛教改革,兴办佛教教育。一方面积极培养佛教人才,提高僧团素质;另一方面则极力改变经忏佛教、死人佛教带来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可借此化解庙产兴学对佛教的摧逼,有效地保护了寺庙财产。

  杭州武林佛学院在著名画僧若瓢等杭州诸山长老和太虚大师的共同努力下创办,它采用了类似于现代西方学校教育系统的组成模式,由杭州佛教界各大寺庙住持组成一个董事会,然后由董会聘请佛学院院长开展日常的教学教务工作。

  杭州武林佛学院自1946年开办以来,共经历了会觉、巨赞两任院长。武林佛学院开办之初,院中有学僧三十多人,程度参差不齐,演培法师讲《俱舍论》,妙钦法师教国文,当时还有印顺法师参与教学,仁俊法师任教务长,培养了妙峰法师、自立法师、唯慈法师等一批佛教人才。经过师生们的努力,武林佛学院声誉日隆,使武林佛学院一时间几乎成为青年僧人向往的佛学殿堂。

  纵观太虚大师为法忘躯的一生,可见杭州是他思想成熟,居留时间加起来最长,最能提供他丰富资源的地方。

  杭州以优美的自然环境,深厚的人文底蕴,使出生在浙江海宁的太虚大师所感念,这也给他的佛教改革创造了良好条件。尤其是他在灵隐寺的时候,思想逐渐丰富,阐扬人间佛教的大作频频问世;处于乱世中的太虚大师,在佛教改革过程中遇到重重艰险,杭州西湖的美景让他得以放怀,杭州众多的友人给予他诸多的帮助;杭州也是太虚大师佛教改革实践的试点,同时也为他的佛教现代化转型事业提供了舞台,特别是杭州灵隐寺等寺院。

  今逢太虚大师圆寂70周年,我们在此缅怀大师之悲愿弘深。作为学习太虚大师改革、开放之风的杭州灵隐寺及杭州佛教,我们将秉承以太虚大师为代表的历代高僧大德之宏愿,付诸实际行动,将这种开放的胸襟与改革精神所形成的灵隐寺"慈悲、包容、感恩"的精神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学习和弘扬大师的"仰止为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的人间佛教精神,使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祝大家六时吉祥,身体安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