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来临 如何觉受“清凉”

编辑:王华 日期:2019-07-15 11:31

   2019年7月12日,浙江已经入伏,尤其今年的伏天,长达四十天。


  在浙江人的印象里,一提到三伏,那可是夏天最酷热的时候,高温、暴晒都是它的关键词。但是,今年三伏的开局却异常"清凉",这都是因为疲软的副高加连日的降水,使得气温走起了"凉爽舒适"路线。

  眼下受梅雨带影响,新一轮降水会从西南向东北先后赶到。接下来的14日至16日,浙江仍然多雷阵雨,短时雨势较强,局部雨量仍会较大。比起往年动辄35℃的7月中旬来说,属于凉爽,但7月下旬开始,我们将迎来真正的酷暑——"三伏天"!



2019年三伏天具体时间



三伏天的特点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日子。

  "伏"的本意是潜伏,这里特指阴气被阳气所迫,伏于深处而不得出的意思。"三伏天"的"伏"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在夏日里暑邪会逐渐的深伏于体内,而不为人知。如暑邪不除,到了秋天,火邪克金,而伤肺气,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而患感冒、咳嗽、发热等疾病。而进入冬季以后,这些病会反复发作。因此,《黄帝内经》明确指出要"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不要因怕出汗而躲在空调房里。

  "三伏天",除了是一年中最热之外,还有个最大的特点——夹湿。浙江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因此"湿热"成了夏季的主要特征,热与湿胶结,更是许多疾病缠绵难愈的重要病理基础。



夏季重在养心

  养心首先要做到心静,心静自然凉。善于静养心的人,静则生阴,只有阴阳协调,才能保养心脏。

  养心则最好吃些赤色食物,它们对应的是同为红色的血液及负责血液循环的心脏,气色不佳、四肢冰冷的虚寒体质人更可以多吃一些。

  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心气不顺则小肠功能亦不调,吸收就会不好,心脏虚亏时要吃红色或苦味食品。

  另外,按中医的"五行"说,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心神的宁静。因此,夏季应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同时适当的午睡以补充睡眠的不足,也能有效预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脏疾病的发生。

  三伏天,易烦躁不安,因此要做到"戒躁戒怒",切忌大喜大悲,要保持精神安静、心志安闲,心情舒畅,笑口常开。



"三伏天"可以运动吗?

  "三伏天"炎热多湿,适当的运动是必须的,活络筋骨血脉。年龄较大的人要注意,因为身体调节能力下降,剧烈运动容易中暑,这样反而得不偿失,"夏练三伏"这句谚语更多地是讲做事要持之以恒,熬过最困难的时候,容易拨云见日。



冬病夏治 是真的吗?


  关节炎,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病均在冬天寒重时会加重。这些疾病都是因为体内伏寒与外寒联动互引而发,夏季天热时病情相对稳定,选择在最热的"三伏天",利用自然界的大热和"三伏贴",来祛除体内的寒气。

  "冬病夏治"有着明确的理论基础,即"寒者热之"。当然,"冬病夏治"只是提供了一个快速减轻或者清除体内寒气的一个方法,但绝不是可以一劳永逸的方法,长期坚持配合其他治疗,才会有明显的事半功倍作用。



三伏天 可吃什么?


  三伏天饮食养生主要掌握四个要点:养阴清热、补气去火、新鲜干净、补充水分。



  ①养阴清热

  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所以,夏季养生重在养"心"。中医所讲的"心"指包括心脏在内的整个神经系统及心理精神因素,心是指精神方面的有关"神志、情志",相当于今天人们常说的"精神"。

  三伏天气温升高,人的新陈代谢也开始加速,能量消耗较大,容易产生烦躁不安、心境不佳等现象,情绪波动易引发高血压、心脏病及失眠等症。所以此时养生主要是静心,做到清心寡欲、心情舒畅、安闲自乐。

  饮食可选择一些具有养心安神作用的食品,如茯苓、麦冬、百合、莲子、小米、玉米、豆类、藕、芦笋、冬瓜、南瓜、芹菜、桑葚、香蕉、苹果等。另外,还要多吃养阴生津之品,如:藕粉、银耳、西瓜等。时不时的多吃点"苦"。因为苦入心,可养阴清热除烦,如苦瓜、绿豆等。因为苦入心,可养阴清热除烦。



  ②补气去火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

  补气则是对天热、心火导致消耗的最及时补充,有两个药物是伏天必备:一个是莲子心 ,一个是西洋参。

  西洋参,气阴双补,特别是汗出过多,人觉得很疲惫,心慌的时候,适合用西洋参泡茶饮,对苦夏者很有利。

  莲子心是莲子中间的绿芯,虽然"出身"于莲子,但莲子心没有莲子的补脾效果,相反,它是清热去火的,主要清的是心火。



  ③新鲜干净

  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



  ④补水养生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

  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但是,切不可喝大量的冷水、冷饮。



炎炎夏日 觉受佛法"清凉"

  三伏天,面对酷暑,若能以宴坐静观、闻思经论的方式泰然处之,必能使妄想不生,杂念减少,心境渐臻澄净专一,这是在三伏天,获得清凉觉受的方法。

  在佛教典籍中不乏对"清凉"觉受的称许。《大集经》中,将断除增爱贪著,称为清凉三昧。在经论中,往往用"清凉"或"清凉池",来譬喻没有烦恼热障的清净境界。

  《阿毗达磨杂集论》云:"何故此灭复名清凉?诸利益事所依处故。一切清凉善法所依,故名清凉。"

  谚语常说"心静自然凉",这是非常契理的。心本清净,客尘所染。如果不耽著于烦恼杂染,我们的心地便如明月般皎洁,《大般涅槃经》云"譬如盛夏之时,一切众生常思月光。月光既照,郁热即除。"即此之谓也。





编辑 | 妙莲
责编 | 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