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 静波法师示范讲经:佛法终极目的引发的思考

编辑:慧容 日期:2018-11-17 15:18

  编者按:在2018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上,大众礼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黑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静波法师示范讲经。静波法师以"佛法终极目的引发的思考"为主题,引经据典,分别从世俗谛的层面勾勒出建立佛教中道圆融正见的基底,正确认知世俗谛中的各种现象,例如生老病死,长短异一,遵守规律,是建立佛教正见的基础;从真谛的层面对真谛中的三宝作出阐述,并指出世俗谛与真谛之关系,并详细阐述了邪师说法的种种现象,辨别真伪,开发正见,正本清源,破邪显正,自净其意,显示学佛终极目的。静波法师强调四众弟子应该做好自身定位,护持三宝,福慧双修。在家弟子莫要轻言四众过,莫要轻视三宝,应该依教奉行,坚定信仰,如法修行。本网站刊登静波法师示范讲经的内容。

▲示范讲经现场

  静波法师:各位领导,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善信,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佛法终极目的引发的思考",请大家不吝赐教。

  佛法的终极目的是解脱,不仅仅是现实的解脱,而且死后也解脱,从六道轮回中走出来,只有这样学佛才有真实的意义,否则很难说,我们学佛的目的和方向就有问题。

委骸回视积如山  别泪翻成四海澜
世界到头终有坏  人生弹指有何欢
成男作女经千遍  带角披毛历万端
不向此生生净土  投胎一错悔时难

 

  人生无量劫以来走到今天,这是种力量,你不得不这样。没有人征求我们的意见到这个世界来,也没有人征求我们意见离开这个世界,所以轮回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一种惯性,或者我们叫它为业障。因为这种业障的力量,我们需要一种更大的力量去改变轮回。
 
  这种更大的力量是什么呢?就是佛法,有两点:一个是智慧,一个是慈悲。慈悲就是善待别人,善待所有的好人、坏人;智慧是你不会去挂碍、不会去不平衡。这两点是很难做到的,佛法给了我们引导,我们也需要依教奉行。

▲静波法师 示范讲经

  站在世俗谛上首先要讲依教奉行,佛怎么样说,我们就怎么样做,首先要去信。站在世俗谛上的思考,我们讲如是因、如是果,是没有错的,因缘就是因果,因果就是因缘,它虽然不是定法,但是我们承受起来刻骨铭心,喜怒哀乐悲恐惊都觉得它实实在在。所以我们不可以否认这种人性的、情绪化的东西。《肇论》告诉我们"旋岚偃岳",大风把山刮倒,有没有这样的事情?我们至少可以去想象;"日月历天",大家都亲见太阳、月亮从东方出来到西方去;所以这样的现实状况大家必须承认。若你不承认,首先我们就不是现实中的人,佛教也承认。
 
  生老病死、常断、来去、异一、因果等等二元世界,我们都要面对,不可以回避。所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每一位佛教徒不要说我不执著,就可以违背这个规律。我们说学佛要有三点:第一、正常。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工作时工作;如果你该吃饭的时候不吃饭,该睡觉的时候不睡觉,该工作的时候不工作,你不是一个正常人,正常的佛教徒是要遵守规矩的。什么规矩?法律、道德、佛教的三皈依,谁都不能违背。

  遵守法律、道德你在世间上是一个好人,三皈依是你在信仰上有一个标准,只有我们可爱了,别人才会爱我们,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但我们经常会有很多人做不到。

  就象当年的鸟巢禅师在树上,白居易问他:"你在做什么?"

  鸟巢禅师答:"我在学佛。"

  白居易:"什么内容?"

  鸟巢禅师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这个三岁小孩都知道,八十岁的老翁做不到,最简单的事情往往是最难的。

  你的目的一定是自在、是解脱。我们认识事物都是表相的,不是深刻的,所以学佛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来也不去回避现象,没有现象就没有下手处。就如同污泥浊水必须有,但污泥浊水不是佛法,不是解脱,是要转化成莲花才可以。这个转化非常困难的,我们一直停留在现实的表象上。

  有一个比喻:俗人在山底下,一个人在山谷里勾心斗角,鸡毛蒜皮的事都当回事;仙人站在山上看到山底下的人,站在山上的人觉得不值一提,那个无所谓。学佛人醒了、觉悟了,如莲花开,他觉得这个都是假的,包括自己都是假的。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佛教告诉我们,首先我是什么?我是四大、五蕴和合的,没有实在性。我们今天所有的苦恼都是从自我出发的。所以你不遵守规则、不但不正常,而且你也不自在,你也不可爱。
 
  要快乐的活着是不容易的一件事。理论上快乐实际是非常烦恼,这个就是悖论。这种悖论对立是可以统一的,都是浮云,都是假的。《十二门论》龙树菩萨告诉我们:"有为法空,无为法空,何况我也。"难道你是例外吗?我们今天在表相上活着,好象很丰富多彩,其实内心的问题没有解决,没有看到事物本质,没有看到原来是缘起性空的,你为什么要执著?它同时又是性空缘起的,为什么不要负责任?它两者之间是不二的。

▲示范讲经现场

  昨天韩老师跟我讲,曾经有一位东北过来的信徒,跟他讲静波法师讲的东西把"佛"都讲没了,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有!告诉你,什么都不实在!如果"什么都没有",就是"断灭空"、"拔无因果";如果"什么都实在",你就永远的苦恼下去、轮回下去吧。这两者之间从来也不矛盾,但为什么要破呢?因为你有执著,必须破!
 
  破的标准是什么?没有定法,执著有的人要说空,执著空的人要说有,这个就是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但我们经常不理解,说有就执著有,说空就执著空,甚至有人故弄玄虚、装神弄鬼。所以今天我们回到现实中来,所有二元的、分别的世界,都得承认它是有的,它不实在是另一个问题。你必须脚踏着地,面对现实,佛教徒不要说大话,要落到实处。

▲示范讲经现场

  我们今天世俗谛的三宝,所有的佛教徒说走进佛门、皈依三宝,有人说:我心中有佛。对不起,那没有用,要遵守世俗谛三宝的规则。我曾经到我们当地下面的寺院里,一个人都没有,我很感慨、惊讶,而且那寺院里的人都是五台山佛学院毕业的,应该说从威仪、道德、持戒没有问题,但为什么没有人?因为它不热闹。我告诉他你为什么不讲经、搞活动、搞法会?什么原因?我们三宝今天要定位,世俗谛的佛像、经书、出家人必须要具足。有佛像、经书,没有出家人的话,就不是世俗谛上的三宝。如果没有这个,我有信仰,那是空中楼阁、化饼充饥的。

  所以今天我们所有的佛教徒都要皈依三宝的,皈依世俗谛的三宝,你必须要有这么一个程序,否则你是断灭空、拔无因果。这个菜单很丰盛,你没吃,你会饱吗?你不会!从这里开始,必须遵守世俗谛的因果。如果你相信因果的话,必须这样。

  有一个所谓的信徒(在家人)到处去讲经,而且是讲因果的,给我打电话,说:"法师我想到你那里去讲经。""对不起,我这里和尚还都没有死光呢。"他说:"法师你说话不好听。"我说:"如果你在我面前,我会踹你两脚。"和尚的活你去干了,这在世俗谛上是违背的,这个就是因果。你讲因果,为什么违背因果?

  我们现在很多出家人要争气,很多在家人头脑要清醒,不要认为外面讲的也是对的,那是相似的佛法。相似的东西好象是,其实不是的。所以我们世俗谛的三宝——佛像、经书、出家人,必须具备。你在外面可能有佛像、有经书,当然也可能有假和尚,这个我们也没有办法,但至少我们要做真和尚。

  世俗谛的三宝必须要定位准确,必须要合理合法,只有这样你的信仰才会成立。

  真谛上的感悟,佛教上说这个世界是明明白白的,真谛上要清清楚楚。真谛上的三宝是:"觉、正、净"。有人经常质疑说,你们在拜偶像;佛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必须要提醒,面对佛像的时候我很惭愧,我要去调整自己的所谓的喜怒哀乐、贪嗔痴慢疑、不正见。面对经书的时候,我要有正见,正见就是无常、无我、解脱。面对出家人的时候,我心里要清净,因为我要割爱辞亲、我要识心达本,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出家人,否则外表上象不行,内在上还要不住、不执著。就如《金刚经》说的:"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识的错觉往往都是向外寻找,而不是内省,所以这个需要我们在真谛上去感悟。龙树菩萨在中观论上面讲到的"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没有生死、没有断常、没有一异、没有来去,明确地告诉你:没有!面对有而说没有,那才是解脱。在世俗谛是有生死、有断常、有一异、有来去,但是在真谛上是没有的,真谛又不回避世俗谛,所以叫"历事炼心",从污泥浊水里边走出来,这个是非常困难的。

▲示范讲经现场

  见相,着相,凡夫模样;你见着那个相,执著于那个相,你就是凡夫。
 
  离相,见相,佛祖惆怅;你逃避现实,佛祖拿你没有办法。
 
  即相,离相,心花怒放;马上就明白了,历事炼心。这个看自己,佛法明明白白,所以自己要清清楚楚。
 
  "旋岚偃岳而常静",虽然风刮得很大但它是静的;"江河竞注而不流",虽然奔涌向前但是它并没有流动。以即动即静,动静不二,是平等的,因为是空性。"野马飘鼓而不动",山中的雾气缥缈,但是它并没有动;"日月历天而不周",虽然太阳、月亮东升日落,但是它并没有绕。我们今天的造作是因为你心里有了执著,你需要去调整这样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对我们的束缚。一旦打破的时候,你突然间发现就觉得自在了。
 
  真谛的三宝是"觉、正、净",这是来自于《六祖坛经》,皈依三宝、皈依"觉、正、净",但是前面必须有佛像、有经书、有出家人。如果没有佛像、没有经书、没有出家人,你嘴上说的"觉、正、净"是断灭空。如果你有佛像、有经书、有出家人,不去完成"觉、正、净",就叫作自性止。无论是自性止还是断灭空,这两者之间都是佛教徒所要回避的。回避了这两个极端,我们今天都能走出来。

  在《妙法莲花经•方便品》中有这样一段经文很有意思,和大家分享:

薄德少福人  众苦所逼迫
入邪见稠林  若有若无等
依止此诸见  具足六十二
深著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薄德少福人"就是德行很薄、福报很少的人。我们今天很多人不积累功德,不去结缘,老是希望有福报,这是不现实的。有许多人用貔貅兽、财神爷来招财,我们到下面的寺院里看到这个,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佛法,这是很尴尬的;然后还有什么水晶球、发财树,以为这样能发财,在那儿等着发财,能吗?不可能!发财的人要"舍",要去付出,没有钱也可以有力气、可以发心,在给予的过程中才有机会,这才有意义,否则怎么可能呢?

  "众苦所逼迫",薄德少福人天天怨天尤人,不认命、不知足,天天心理不平衡。

  "入邪见稠林",所以这个邪知邪见就来了。八正道第五个叫"正命",因为薄德少福,他就开始胡思乱想、胡作非为,然后就是五种邪命。五种邪命是:诈现异相、自说功能、占相吉凶、高声现威、称得供养。邪命外道,很多人是这样的。

  什么叫诈现异相?故弄玄虚,装神弄鬼。你有病他有开始吓唬你,说你招这个、招那个,犯这个、犯那个,有人问我他犯什么,我说他犯傻。现实中很多人是这样的。你要自信,佛教中有三种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无畏施是真正的布施,你最终要完成这个无畏,佛教徒第一个就是不怕死。当然也不怕活着,自杀的人不是信佛人。第三个不怕烦恼,烦恼来了,机会来了,可以锻炼的。第四不怕主宰,法无定法,定法不是法,自作自受,不要去怪别人。
 
  第二"自说功能"。当你脆弱的时候,别人就是你的救世主,救世主就会告诉你我有什么办法,谁也不行就我行。佛教讲依法不依人的,这一点无论是《维摩经》还是《华严经》,很多经典里都有明确的记载,但我们今天都依人不依法。如果我们跟某个善知识学习,首先他前面有佛、有法、有僧,三宝要具足。三宝若不具足,依人不依法,后患无穷。所以自说功能、自吹自累,这样的人你要小心了。我们提高警惕、保护自己的法身慧命,是有意义的。

  第三"占相吉凶",你翻开《佛遗教经》,那里讲"比丘不得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戒律上不可以"卜筮",就是算命,《四分律》你打开看看,是不是这样?但为什么算命在我们这里边这么兴旺?有市场。有人找一位禅师算命,禅师说:"你把手伸出来。"他把手伸出来,禅师说事业线、感情线、生命线在哪里,在谁的手里?那人回答:"在我的手里。"禅师说:"你把手攥起来。命运在你的手里,你来问我干什么?"

  第四"高声现威",到处宣传炫耀,佛法再好,要走中道。佛教讲随缘,什么叫随缘?不攀缘,不拒缘,随缘。到处攀缘,你有目的,固然你度众生的热情有加,但你还是要随缘自在。如果你不符合"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那你有问题。在合法的寺院宣传佛教的正法是我们每一位佛教徒的责任,在家居士要护持正法,出家人僧宝要住持正法,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否则你等于错乱因果。

  第五"称得供养",就是到处吹谁供养我车、供养房子。这不是正法,所以正命、邪命是截然不同的。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世俗谛上明明白白,真谛上心无挂碍。历事炼心,在世俗谛上入手,在真谛上完成必须在世俗谛上要炼。

  "若有若无等",有就是实在有,没有就是断灭空。

  "依止此诸见",依照有或者无,或者非有非无,或者亦有亦无,都是诸见、自性见,这个就是障碍,所以"深著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很多人执著,执著得非常痛苦,他还认为是一种坚持。对正法的坚持是有意义的,对邪法的坚持不但没有意义,是南辕北辙。我们今天在世俗谛上要定位三宝,在真谛上要完成修行的结果,才是有意义的。如果你相信因果,我今天告诉大家的是在世俗谛上建立因果,在真谛上连因果也没有,虽然真谛不违背世俗谛,因果依然会有,但你没有这样的概念、没有执著,所以才是解脱的,也一定是符合因果的。

  我们今天的佛教徒在因上一定要努力,果上要随缘。结果出现,你随缘就自在了,抱怨、不服气、怨天尤人,没有任何意义,甚至恶性循环。当机立断,马上自在。当然有人会纠缠不休,这是一种业力、惯性。一个快乐的人,是因为他没有觉得过去的事会值得执著,他会永远快乐。三心了不可得,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了不可得,那你执著什么?

  我们今天修心,在外边找来找去,把自己清净的心丢了,越来越染污,越来越烦恼。朝了四大名山,还是越来越烦恼。一个人背了一个苦瓜,朝了四大名山,朝完了山回来把那苦瓜煮了,还是苦的。这不是要你改变苦瓜,而要改变那种所谓的挂碍,重新审视自己的时候,苦瓜不再苦,苦瓜是一种美味佳肴。这种调整才是有意义的。

  《楞严经》说:"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很惭愧,很羞愧,我经常反省我自己:我是不是邪师?我是不是误导别人的信仰?我只有一点:依教奉行。佛怎么说的,我就怎么讲。它不是定法,但不可以因为个人的情绪化,去改变佛经的任何一个字,不可以!所以请不要任性,不要因为信仰而任性,不要因为信仰而胡来,不要因为好心而自以为是。我们需要中道圆融,世俗谛、真谛要圆融。
 
  庄子有一个空船的典故,有人在水面了驾了一艘船,前面有一艘船拦住了,他就大喊大叫非常生气。到近前一看,船上没有人,他就不生气了。其实今天船上有人你也不能生气。如果我们一不小心跌倒了,我们谁都不怨,但是如果有人把我们绊倒了,我们就会恨。我们想一想,是不是需要调整情绪?

  "不依世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世俗谛必须要遵守规矩,在世俗上去感悟世俗谛的无常性、无我性,然后证得真谛。真谛就是解脱,在世俗谛上的解脱还是有意义的,"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你没有证得真谛,你怎么会解脱呢?所以佛教要福慧双修。印光大师说:"有慧无福慧不真,有福无慧福不纯。福慧具足成正觉,福慧俱无久沉沦。"这话告诉我们"诸佛两足尊,福慧要双修"。到处做功德,这样的人好不好?好。但没有智慧,真假不清、好坏不分,这有问题。如果这个人有智慧,夸夸其谈,什么也不做,书读了很多,任何事情责任不担当,有没有说服力?没有。所以福慧双修,才叫功德圆满、功德无量。福慧双修缺一不可,如果只修福你是一条腿,如果只修慧也是一条腿,单腿立你能立多久?立不了多久。福慧双修才能走得更远、才会走得更稳。佛教徒有两个极端的通病:要么就执著有,在东北跳神弄鬼的很热闹,说前生是什么什么变的。
 
  也有人问我:"你看我是什么变的。"我说:"你是驴变的。""你怎么认为我是驴变的?"
我说:"前生你是毛驴,在庙里干活给你栓到树上,听到和尚念经,一不小心你就变成了人。"他真信。我说我在逗你玩,他就急了,脸红脖子粗得跟我急:"你怎么骗我?"我说:"我骗你钱了还是骗你什么东西了?""你倒是没有。""我就是想让你注意,不要上当受骗。"这样的故事在江湖上大行其道。

  我在想连我们这种身份的人都不讲真话,那还指望谁来讲真话。很多法师都劝过我:不要过于棱角。但是我想告诉诸位的是,三论宗就是破邪显正,这是它的责任,不能破邪就要显正,不能显正就要破邪。反正你要去做,不怕坏人的猖狂,只怕好人的沉默。你什么都不说,那坏人不就越来越猖狂,邪见不就越来越兴旺。我一直坚信邪不压正,所以大家要有信心。别人告诉我谁谁干了坏事,然后告诉我你不要说我说的,这就是把坏人惯坏了。如果大家都有正义、正气,坏人就没有藏身之处。
 
  当然我们是不是坏人也要反省,我们至少不应该做坏人,当然也不要做糊涂人,要把它弄清楚。执著"有"你不能解脱,执著"空"你也是断灭,都是错的。"色即是空",你不要执著了;"空即是色",历事炼心,要负责任,这样都是中道圆融的。你能否定世俗谛吗?否定世俗谛不就是断灭空,你破是的执著、破的是见,破的不是法。我们今天的出家人要努力,在家人要清醒,你护持的是三宝,不是护持的是哪一个人。你是三宝弟子。

  前几天到云南去,有人跟我说"郑和下西洋"郑和是回民。我告诉他,郑和还是三宝弟子。这个很重要,信佛要皈依三宝,你没有皈依三宝,你不是佛弟子。在杭州有一位道济禅师,"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大家都在说。下边还有("世人若学我,如同入魔道"),为什么不说?为了堕落寻找借口。
 
  法国有位总统拿破仑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中国是一只沉睡的狮子,一旦觉醒,将会震惊世界。"我小时候听了这个很振奋,直到有一天我发现还有下面一句,我当时就不振奋了。下面一句拿破仑说:"那就不要让它永远醒来。"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最后那句"自净其意"请问你有吗?请问我有吗?这是学佛的归宿,这就是解脱,我们学佛的终极目的就在这里。如果你没有,那不就是人天福报吗?永嘉禅师《证道歌》说:"人天福报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 招得来生不如意。"我觉得无常、无我,身不由己,那就要有智慧,要解脱、要自在,这才是根本。

  我们今天翻开《六祖坛经》,里面五祖弘忍大师一日召集门人,跟大家说:"世人生死事大。"生死才是最大的事情,了生脱死。"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性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我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告诉你福报再强、再多、再丰富,无常到来的时候是没有用的。怎么办?要解脱!解脱才是关键、才是根本。但是我们今天追求求什么得什么,这个问题是需要我们思考的。
 
  我曾经到普陀山讲过课,临行之际有居士给我打电话说:"法师我买了几注彩券,你跟观世音菩萨打个招呼,如果中了大奖我分你一半。"我说:"对不起,我不要。我不想麻烦观世音菩萨。我信仰的追求不是为了发财,如果要发财我就去做个买卖。"我希望我们有共识,这个福报是靠不住的,我虽然不拒绝它,但请清醒它是靠不住的,尤其无常到来的时候,你是带不走的,花钱是买不了命的。我们的信仰一定要清醒才有意义。

  六祖慧能大师呈上来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切都是幻化,一切都是浮云,一切都不实在,所以你还纠缠什么?让过去的过去,未来的还没有来,现在不会停留,请马上行动,管好自己。缘起甚深甚深,这是释迦牟尼佛说的,我们今天说缘分,缘分会变、会无常、会擦肩而过,擦肩而过的时候你要珍惜,过了你就没办法去挂碍了,你只能是一种回忆。回忆陷得越深,你会越执著,可能因此带来无穷的痛苦。缘起稍纵即逝,电光石火一般,转瞬即逝,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微不足道,每个人都微不足道。
 
  有人经常说养生,养生不如养德,养德不如养心,养心不如养智,没有智慧你能走多远?何况一百年之后怎么办都是个问题,再活一百年又能如何?无论科技多发达,我们总是要有生、有死,这样无可奈何的一个现状你回避不了,只有修心、修慧才有意义。《楞严经》中有:"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这样的警醒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我记得2012年的时候我讲过《楞严经》五十种阴魔,讲了之后会大吃一惊。如果你真懂,邪魔外道你是不会惧畏的,不但不惧畏反而你会鉴别。

   在末法时代邪师的特征是你所遇见的所谓的善知识,如果他们表现出下列现象之一者,你就要百倍的警惕、一定要提高警惕。很多人来告诉我说:大和尚不如小和尚,小和尚不如假和尚,假和尚不如假居士。它不全面,但说明了一个问题,假货比较盛行。假货盛行我们就要当真货,越是在假货盛行的时候真货越难能可贵。

  第一点、轻视三宝。认为只有自己掌握了大道,寺院里已经没有大道了,出家人都不行了,好言四众过,不要到寺院里去,这是违"法"。
 
  第二点、违背信仰。如果我要选择佛教信仰,请你必须接受它。你说我不接受三皈依,我心里有佛就行,那是断灭,那是借口。好言四众过,阻止他人亲近出家僧。太虚大师告诉我们,信仰有三个定位:第一是寺院定位,寺院是党和政府批准的寺院,你否定它就等于犯法。第二是信仰定位,你信仰的是佛,依法不依人。第三是僧伽定位,出家人是弘法的主体,在家人也可以交流,但是不能违背三宝。
 
  违背了世俗谛的三宝,你在真谛上是没有三宝的。所以我们经常说"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生"。如果你不皈依僧,三宝就不会具足,首先就堕"畜生"。就信仰而言,我们必须这样的定位。

  在些人心外求法,离开了心性,专好在事相上做功夫,误导学人步入心外求法的歧途。我看到在东北吉林有个地方,授人家"八地菩萨"、"九地菩萨"、"十地菩萨"证书,而且还有龙头拐杖、念珠,还有A4版的证书,不可笑吗?我们说八地菩萨不退转,空有并观了,见到有必须见到空,解脱自在,那个时候不再退转了,时时刻刻都保持。不证言证,不得言得,大妄语无间地狱。我们今天没有声音,那正法还有希望吗?我希望佛学院的法师,包括未来的法师都应该有一种担当的责任,没有一个正法的声音,别人会怎么看我们。浑浑噩噩混日子吗?生命不是数量,要质量;不是浮华,要升华。若人活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活一岁,而能解了之;你都不知道,可能年龄活得越大,副作用就越大吧。

  第三点、追求神通者,喜欢显弄神通,以为能神通便是有修证,妄言前世因果、未来吉凶,吸引大众来归座下,以壮门庭。神鬼都是有神通的,杭州莲池大师在云栖寺,他说一个外道假装来修行有感应,大师发现假装修行都有感应,那我真修行不但没有感应,反而有很多苦恼。什么原因?因为要解脱,解脱需要更大的力量。
 
  那猫狗都是有神通的,那你学什么?要学佛。皈依五眼六通,首先是慈悲和智慧。如果一个人对神通都不感兴趣了,我觉得那是更大的神通,那是自在、解脱。现在的神通把大家害了,把佛教也害了。很多人假以佛教的外衣,包装自己。有一个成语——"飞蛾扑火",热不热闹?热闹,结果却很惨。

  哪怕你是萤火虫,你没有多大的光亮,但你绝对不是黑暗的同盟者,因为你代表希望、代表正法。所谓的神通、所谓的因果,现在有很多佛教徒沉迷于此。我遇到一些佛教徒说:他是我前世的父亲,她是我前世的母亲。我指着他说,你连现在的父母都不孝顺,你去找你前世的父母不是荒诞么?你不过是好奇而已,你都没有良心,现在的父母不孝顺找前世的父母,在理论上都是不成立的,谁这样做谁都没有良心,就是故弄玄虚。
 
  我们现在的佛教需要把握当下,不是过去、不是未来,是现在。你老是活在过去,那你就浪费你的现在;活在未来,你现在也没希望。没有播种哪有未来?无论是世间的福报,还是解脱的资粮,都是从现在开始的。

  第四点、不遵守戒律者,以大解脱者自居。拔无因果,饮酒食肉,妄言男女双修,轻毁戒律,言行不端。解脱了要遵守规矩的,你又不疯,你又不傻,你凭什么不遵守规矩,你又没有真的解脱。这不需要我多说,请遵守戒律、遵守规矩、道德、法律。
 
  第五点、欲心炽盛者,贪财、贪利,功名心重,一心想出人头地,好装饰自己。这种装饰自己我觉得是一种自卑。其实人要活得自在,得也不必欢喜,失也不必伤心。庄子都说:"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所有的人都赞美我我也不得意,所有的人都诋毁我我也不沮丧,很坦然地面对名利,应该有这样的一个心态,才叫解脱。所以这种自卑很麻烦,人有多重性格,人性的弱点谁都会有,但是你的修行就是要调整自己。贪、嗔、痴、慢、疑、不正见不改变,还想解脱,那是不可能的。做游戏可以,但你认起真来,不但害了自己,还害了别人。

  第六点、自赞毁他。喜欢搬弄是非、揭人短处,诋毁别人。自己觉得自己了不起,别人都不行。

  第七点、好言灾异,宣讲世界末日之说,蛊惑人心,哗众取宠,以救世主自居。2012年大家都记忆犹新,我们有多少人是理性的,我们需要自己去反思。我那时到广州的时候,我同学说:本来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有人告诉我提前了。我说:提前了就这样吧,反正你要死了,要不你把房子、地卖了,你把它捐给我。他说不放心给我去建庙,万一不末日他还有用。他舍不得,你让他认真捐,他不干的。骗他的人,他心甘情愿。

   江湖上说:和尚不作怪,没有人来拜。我们选择了这个身份,是要以身作则的,要讲良心,大家都看你的行为,言行要一致、表里要如一。我们今天都很浮躁、不平衡、去攀比,你为什么不向佛学?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常随佛学",就一起要跟佛陀去学习,你才是一个佛教徒;为什么要跟人学,我也不完美、你也不完美,大家都在学佛。梦老在讲课之前说"各位道友",大家都是同参道友;明真法师也讲道友、各位同学,这个很深刻。梦老在极乐寺讲经的时候,上午迎请他就不高兴了,下午再迎请,不去了,怎么哄也不干。后来不迎请了,那好我自己去。我们远远地跟着梦老,他一直在我的心里边位置非常高,因为我们有时候还做不到这一点。

  我们活得简单,就会自在;活得靠谱,你有尊严。高僧大德是人格的魅力、是道德的感召。我曾经听到有这样一首诗:"高危安可涉,平坦自延年;守道当逢泰,风云不偶然。"高处和危险的地方不要涉足,安全才能长久,你自己都不安全长久,你让别人如何相信你呢?都是有因果的,不是无缘无故的。所以希望大家象蕅益大师所说的:"学道一要真为生死,二要具足刚骨,三要开见识。"
 
  我们有一位信徒在那儿念佛,突然间眼前过一个影,到处问,被骗得惨了。他打电话问我,我说:"这影过去多长时间了?""两个月了。"两个月你还纠缠它,过去了你不让它过去,不是影的问题,是你心的问题。我们今天不是这样吗?已经过去了为什么你不让它过去,你想解脱吗?解脱就从这里开始。
 

  有一次开会,一位领导把我找去,说有一位朋友拜托他,说家里有人要寻死,让我开导开导她。去了到那里一看,那个老太太把头发剃光了,我问她:"你为什么把头发剃光了?"她说过路的一个和尚把她的头发剃了。我说你剃了也不是和尚啊。当时屋里面有二三百人,在那里拼命地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声音非常可怕。我一看就说你这个也不叫往生,你这叫制造恐怖。

  助念不是替念,我们今天很多人替人家念佛,你能替得了吗?我告诉你,我替你吃饭,你干吗?一顿没有问题、两顿没有问题,第三顿你得跟我急了:你这是要我的命啊,你都不慈悲。想起来很滑稽的,路过的一个出家人给她剃度的,剃了之后她家里人都管她妈叫"师父"。所以你说假和尚是怎么来的?有市场。所以我们每一位佛教徒都有责任,我们的出家师父、在家居士都有责任。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住持佛法的和护持佛法的能离得开吗?这个是我们要问自己的,我们今天就扪心自问:真为生死吗?很多人说我也不是为了生死,那你不是佛教徒,你没有刚骨,你没有正见。

  我们今天回过头来在世俗谛上要依教奉行,你不能自己创造一段,从哪里来的——佛说的、祖师大德讲的。所以莲池大师说:现在必须要有分别心。过去讲没有分别心,大家很简单;现在必须要有分别心,你没有分别心,连邪见都弄不明白,美其名曰:没有分别心,那不是随波逐流吗?那不就自误误他吗?

  当年文殊菩萨让善财童子采药,善财童子说:我观山河大地,无不是药者。文殊菩萨说:"是药者采将来。"于是善财童子拿了一株草过来,文殊菩萨提起示众告诉大家:"此药能医人,也可以杀人。"佛法是破执的,把你的执著改变了、生死的恐惧打破了,就可以救活你。为什么可以杀人呢?你执著它就成了障碍,不能解脱、不能解决问题,那不就成了障碍。

  我们经常会看不透世间纠纷、舍不得过眼云烟的繁华、输不起跌宕起伏的情绪、放不下尘封已久的是非。天天说我活得累,能不累吗?因为天天你活在过去,要不就活在未来,唯独没有活在当下,那你不累才怪呢!你不简单就会不自在,你不自在就让别人学得复杂,学得复杂就后患无穷。

我念世间无常故,专心一意修佛法;
世间享用不能缚,心自腾腾长安乐。

  世间无常所以你要专心一意修佛法,你要醒来,即相,离相,这个相不是实在的相。世间种种的五欲(财、色、名、食、睡)也不能束缚你,所以心里面解脱自在、如如不动。我也是假的,对方也是假的。

  当年五百阿罗汉证得宿命通,八万大劫的生死之事、因因果果明明白白,于是心里担惊受怕,五逆十恶往世都曾做过,怎么办?文殊菩萨仗剑逼佛,五百阿罗汉从那个恐惧中出来,所以叫作"以妄遣妄"。能杀的文殊,所杀的释迦牟尼,中间的那剑,都是如幻如化,没有实在性,这才解决问题,才能让人从迷惑中走出来。

  我们现在见着这样的方式就跟着瞎学,见着空就执著空,见着有就执著有。没有开悟前我以为我在度众生,开悟之后其实众生在度我。《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从这个角度来讲,你若不度人,自己没机会解脱;你度人了要感谢对方,我们要感恩诸佛菩萨,只有这样佛法才会辗转增上、才会有希望。开悟以后众生才发现众生在度我,所以我们感恩一切顺境、一切逆境,顺境感恩、逆境锻炼。所以逆境不要逃避,逃避有用吗?如果说今天我们还有一点定力,那是我们的经历决定的,走过来的时候发现我还是比较坚强的,比较坚强才有说服力。

  我们一直在寻找的却是原本早已拥有的,我们缺少的恰恰是寻找的智慧与能力,所以莫向外求。我们寺院有位师父,二十年来住在寺里,从来都不出去,这就是定力。所以我很羞愧,面对他的时候我经常会反省我自己。没有一个参照物你不会去成长的。我们需要去努力,这是我们至今难以如愿以偿的原因,我们老是向外找,找来找去把自己迷失掉。真正的修行者他活得一定是简单的,他一定是看自己不是看别人,彼此成就、互相感恩。

  古代有一首《心命歌》:

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
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
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命实造于心,吉凶惟人召。
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

  心好命不好是可以改变的,佛法不是定法,不是命中注定,你把它当作增上缘,是可以改变的。"存仁道"是要为更多的人考虑。"吉凶惟人召",祸福是自作自受,不要去怨天尤人、不要抱怨谁对不起我了,直至今天你对不起你自己。

  我小的时候听到一个故事——"萧何追韩信",追到一棵树下看到一位小孩,冲他撒了泡尿,萧何叫小孩下来,给小孩银子;项羽过来了,也撒了泡尿,说小孩你下来,把他腿一下给劈了。所以性格决定命运,家长教育子女不能自私,要为别人考虑,学佛必须为别人考虑;我们只考虑自己你没有出路。

  有很多人解脱的心是不具备的,经常会抱怨发牢骚,没有用的。牢骚可以发,但要面对现实,有意义的时候可以说几句,没意义的时候不要说。鲁迅写的《祥林嫂》里祥林嫂经常跟人发牢骚,刚开始大家都同情她,最后大家都厌恶她。为什么厌恶她?因为这话听了多少遍,没有新鲜事,同情心就没有掉了,关键的时候自己要坚强!自己坚强才是有意义的。

  我们讲第二点"正本清源"。祖师引用儒、道教典籍弘法,是要同佛经作对吗?按照佛经教言,讲经说法不应当夹杂外道语义,也不应推广外道书籍。在一些经典、戒本上都有明确的开示,而且非常之严谨。所以我们说:"皈依佛,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如来至真等正觉",宁可舍掉身体性命,这是我们曾经在佛前的承诺。"皈依法,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如来所说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皈依僧,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外道邪众,皈依清静福田僧",这其实就是标准。

  这个标准告诉我们皈依的对象,要安全可靠、要有说服力,你的信仰才会安全。在《佛藏经》中:"佛告舍利弗:‘说法比丘,处在大众;信乐法者,为敷高座;舍佛正法,而说外道,严饰文辞,我久勤苦,求是法宝;而此恶人,舍置不说。但以经中,相违语义,互相是非,不顺正法;于圣法中,高心自大,随意而说,为求利养。舍利弗,若比丘说法,杂外道义;有善比丘,勤求道者,即从坐去。何以故?舍利弗,有信白衣,敷置高座,不应演说,外道语义;若不去者,非善比丘;亦复不名,随佛教者。舍利弗,说法甚难。如是说者,我说此人,名为外道;尼犍弟子,非佛弟子。是说法者,命终之后,当生尼犍子道。何等是尼犍子道?邪见是尼犍子道。何等为邪见?谓是地狱,畜生饿鬼。何以故?舍利弗,身未证法,而在高座;身自不知,而教人者,必堕地狱。"

  这段经文和大家分享,什么意思?释迦牟尼佛开示舍利弗,也是开示我们今天的有缘人。一个讲法的出家人在大众之中要弘扬正法,在家的护法居士为说法的出家人搭一个高台法座,这其实是对法的尊重,下来的时候大家完全平等。
  "舍佛正法,而说外道,严饰文辞",正法不讲了,强调外道所谓的严格规范、漂亮的语言文字,这不对的。我一直以来寻求解脱的法宝。
 
  "而此恶人,舍置不说",什么是恶人?哪怕是出家的比丘,你说的不是佛法,你就是恶人。这是佛经告诉我们的,这样的话我觉得很犀利,对我来讲至少是个警醒。今天许多人放着佛法不讲,讲外道法,大肆在寺院里讲《弟子规》,在家人讲没有问题,世间向善的随喜功德也好;出家人讲、在寺院里讲这个问题是很严峻的。
 
  "但以经中,相违语义,互相是非",这是否定佛法、否定解脱。这个解脱是不住,不是逃避,这个大家一定要明白,佛法的圆融是在于不住,不是逃避、不是断灭。最近我看到一个视频,很有意思,视频中的法师讲天主教的神父就是阿弥陀佛,修女就是观世音菩萨,那这个就很可怕了。请问在世俗谛上你为什么还要穿这身衣服?你穿这身衣服你考虑过自己的影响吗?"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而且他还反过头来说寺院里已经没有正法了,都是邪法了。我们今天很多人沉默,沉默是忍辱吗、是怕惹事吗?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能站出来把佛法的中道义、圆融义、正见义把它说清楚?

  释迦牟尼早就预言:"不顺正法;于圣法中,高心自大"以为他就是教主。我想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我们没有任何了不起,如果没有做我们该做的事情,那纯属不务正业。
 
  "随意而说",自己任性而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为求利养",就为了名闻利养,就为了与众不同。为什么邪知邪见热闹?名闻利养的诱惑而已;为什么非法的热闹?因为任性胡来。
 
  "舍利弗,若比丘说法,杂外道义",释迦牟尼佛对舍利弗说:"如果比丘说法掺杂外道的意思";"有善比丘,勤求道者,即从坐去",有好的出家僧人,为了寻求解脱道的人,应当从座位上站起来,离开!这个很严肃,这是标准。我们今天对着一些现象,来回味这样的标准,这个标准是有用的。如果今天大家谁都不讲,那我们今天的佛法是没有希望的。我并不是了不起,我只是觉得我有责任、我有良心,否则这段经文就不拿出来讲。但拿出来讲就是要敲响警钟。

  "何以故?舍利弗,有信白衣,敷置高座"为什么这样做?释迦牟尼佛告诉舍利弗,有信徒白衣"敷置高座,不应演说,外道语义",护法来给你搭那么高的一个座位,表达对法的恭敬,你不应该说外道的意思。
 
  "若不去者,非善比丘",如果你不离开,你不是好的出家人。我们会看到一些不正常的场合,有我们的出家人,但我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即使是真的你也有问题,没有辨别真伪的条件。
 
  我一直在告诉别人,辨别真和尚、假和尚有六个标准:独身、住合法寺院、吃素、穿僧装、被认定(有认定证书,不是你拿戒牒就可以)、要备案,这就是标准。没标准大家怎么辨别?
 
  "亦复不名,随佛教者",如果不离座,不但不是一位好的出家僧人,还不依教奉行,是冒牌货、假货。
 
  "舍利弗,说法甚难",释迦牟尼佛很感慨地说:"舍利弗,说正法实在是太难了。"大家想一想,在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有这样的感慨,那我们今天还乐观吗?一点都不乐观的。不但不乐观,事实上还很伤感。

  "如是说者,我说此人,名为外道;尼犍弟子,非佛弟子。"说外道典籍、说和正法相违背的人是外道弟子。"尼犍弟子"是著名的一个外道,不是佛的弟子。
 
  "是说法者,命终之后,当生尼犍子道",这个说外道法的人一定会生"尼犍子道",生到外道之中去。
 
  "何等是尼犍子道?","尼犍子道"的标志就是"邪见是尼犍子道",执著有或执著没有,执著非有或非无,这都是外道。因为你执著就不能解脱。有句话"若有一法胜过涅槃者,我亦说之如幻如化",我的老师教我的,来自《涅槃经》,我至今都记得。"有所得者,是魔眷属,非佛弟子",也是《涅槃经》里的话。刚开始是有所得的,慢慢练就不执著,并不是否定世俗谛,要中道圆融。
 
  "何等为邪见?",什么样的是邪见呢?"谓是地狱,畜生饿鬼",鼓励你要贪、嗔、痴的,那就是堕落三恶道。
 
  "何以故?舍利弗,身未证法,而在高座",你的身份对你的信仰不负责任,坐在说法的高座。"身自不知,而教人者,必堕地狱",都不懂正法,不懂中道圆融,那你一定会堕落的。

  这是《佛藏经·净法品第六》的一段经文,对我来讲印象非常深刻。佛经上说得这么严厉,不仅比丘不能说外道法,信佛的白衣都不应当说外道法,甚至听到他人说外道法,都应该立即离座,否则不算一个好的佛教徒。

  我们也看到历代祖师大德都有用儒道经典接引信众,讲解佛法的,那么祖师大德是不是违背佛教呢?当然不是。在中国的历史上道家、儒家原来是本土的,佛教是外来的客人,人们对外来的客人是不了解的,所以当年佛教传入中国的时候用格义说,参照老庄的哲学、儒家的思想来讲说佛法。我们今天很多人依然对佛教是不了解的。我们最初把佛教接进来,用比较宗教学,两者一比较是佛教更圆满。当然我们也不会贬低其他的宗教,我们一定会尊重他们,但是不能从始至终拿这些当作根本,那肯定是错误的。

  曾经我在一个寺院里授菩萨戒,有一群从南方来的居士,后来有成为出家人的,他们在极力地倡导《弟子规》。我说我们的三皈依里没有这样的内容,我很奇怪为什么这个这么兴盛?那是在家人的事情,在家人不是佛教徒是可以的,是佛教徒不可以。如果不是佛教徒,社会的善法我们应该赞叹,他知道《弟子规》,知道怎么样去为人弟子,有一个标准,这样是好事。但是一个佛教徒,佛教明明白白有五戒、有十善、有慈悲、有智慧,然后你再跟着去凑热闹,那大概就是属于不务正业了,这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本末倒置必然会违背三皈依、我们信仰的根本。我也告诉大家三皈依就是我们的"戒",而且是最基本的"戒",如果你连三皈依都不具备,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佛教徒。

  有人跟我讲:"你看我有没有佛缘?"
  我说:"你懂佛教吗?"
  "不懂。"
  "三皈依知道吗?"
  "不知道。"
  "那你没有佛缘。"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永远没有佛缘,你好好去了解一下,然后觉得那些话说得有道理,那个时候你就有了佛缘。它不是定法。有人说你有佛缘,那是别人忽悠你,你就会上当。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的是"八正道",不是邪道,正道一定要端端正正、不偏不倚、空有相济才是正道。空有不相济,逃避现实、贪著现实都不是正道。

  况且祖师大德还通过比较来突显佛教的圆融与圆满,怎么可以舍末逐末、买椟还珠。一个人要买一颗珠子,看到那个盒子很漂亮,把珠子扔了,把盒子拿走了,那是错误的。

  我曾经接待过一位天主教的神父,他问我:"你相信有上帝吗?"
  我说:"我相信啊。"
  "真的?!"
  我说:"真的。我相信有上帝,我不但相信有上帝,我还相信有六道轮回,但是我们不去住著这些,我们才是解脱的。"

  如果你要认为你相信上帝,你皈依上帝,那就有问题了。我们今天在举行法会请护法的时候,都是打问讯的,不是拜下去的;当然在家居士没有要求那么严格。但是出家人一定要严格,你皈依的对象是不可以违背的,你违背了是不行的。

  我们今天一定要把祖师大德的良苦用心给弄明白。祖师大德为了弘法利生,圆融地"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用儒家的思想、道家的经典慢慢地引导我们走入佛门中来,这是方便,但是不离开根本。今天很多人的方便是随便、任性。所以我们必须要清醒,不清醒就是对自己的信仰不负责任。

  第二点,莲池大师开示我们"为什么菩萨不现身来救度我们?",他替大家问,我也经常在想。有人会拽着我说:你把阿弥陀佛叫来、你把观世音菩萨叫来,你只要让我看到一眼我马上就信佛。我说你那业障眼怎么能看得到呢?尤其你有贪嗔痴的想法,你怎么能遇得到呢?先有根本,后有方便,今天很多人的方便是随便。

  你翻开康僧铠译本的《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在因地的时候是法藏比丘,当时的佛教教主定自在王如来给他展现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然后他用五劫的时间思惟空性,空性就是根本。透过现象看本质,你看到本质了吗?用五劫,生住异灭,时间是很长久的。地球的生住异灭是一小劫而已,那个时间的跨度太难了,透过现象看本质,好事坏事不如无事,就是不住著。好事不是定法,坏事不是定法,佛教说:"搬柴运水无非佛道,锄田种地总是禅机",透过现象看本质,那就是空性,那是要炼心的。

  今天你自己的执著没有改变,凭什么说你的是方便?在世俗谛上我们要不破法,要破见。有人说三教是一家,那为什么老道不剃头呢?为什么和尚不把头发蓄起来呢?不还是有差别嘛,没有差别我们还是佛教徒吗?

  有位日本人告诉我说:"你们没有信仰。"
  我说:"为什么?"
  他说:"你们的教授陪我,一会儿到白云观,一会儿到天主教堂,一会儿到佛教的寺院里拜,信仰应该是专一的。"

  凭什么我们的佛教徒没有信仰呢?凭什么你对自己的信仰不坚持?你可以包容别人,我尊重任何一种宗教,他奉行着他的宗教的教理教义,我尊重他,我不尊重"挂羊头卖狗肉"、口是心非的人。当然这种不尊重不是个人的恩怨,就个人而言我们不可能去否定任何人,但是就佛法的大局而言,我们今天是要站出来、正本清源的。

  现今造业的人多,信佛的人少,菩萨既然度众生无休无止的,为什么不分身示现呢?来劝化诱导那些迷惑的众生呢?昔日佛法流传到东方,自汉朝直至宋朝、元朝,善知识不断地出世,多如鳞次栉比。元朝到近现代,还能见到一两个,到现在为什么听闻不到有这样的人呢?善知识难遇。

  善知识就是对佛法能依教奉行的人,决不会牛奶里掺水的人。牛奶里掺水,最后卖的不是牛奶,最后卖的就是一腔情愿的标签,甚至是劣币驱逐良币,最后的结果就是好坏不分、是非不明。

  我们不可以有分别心,一定要有分别智。分别智就是你能把它分得清清楚楚、做得明明白白。如果地藏菩萨的愿力是度尽众生,观世音菩萨号称没有刹土不现身的,怎么还能忍心遗留下没有得度的众生,也不现身刹土呢?我想了很久才明白,菩萨是随缘度众生,众生无缘怎么能度呢?有缘即度,无缘不度。

  那今天我说我们有缘吗?很多人拿一堆皈依证,七八十个给我看,我哭笑不得,我说你就不信佛。《涅槃经》里有一段话:"无人无我观自在。"大慧菩萨急了,无我,那谁修行、谁解脱、谁持戒?佛陀说:那好,有我。修到最后才发现:原来"无我"。"无我"你才会解脱,"有我"你解脱不了的,考虑的都是我。

  同体大悲,感同身受,你要为别人考虑,你自己才有机会,打破我执这才有希望。好比月亮在天上,本来没有在水中显现的心,是水自己不清净,无水月亮也没有办法在水中显现。所以你没有信心,怎么显现呢?"千江有水千江月",水要干净,信心要清净;心不清净,还要认为佛菩萨不慈悲,那是因为你自己没智慧、没什么信心。

  有一个笑话说,灾难来了有人身上挂了许多东西,又有观音、又有耶稣、又有圣母玛利亚、又有太上老君,那谁帮忙呢?谁都帮不了忙。还有个故事,有位小伙子天天去拜伽蓝菩萨,拜完伽蓝菩萨骑着摩托150迈就跑掉了。有天小伙子出车祸死掉了,他家里人急了要砸伽蓝菩萨,寺院里的师父说:"我们的伽蓝菩萨最多跑100迈,你们那小伙子跑150迈,追不上的。"那我们就要思考:是不是要守规矩?应该守规矩,规定的车速不能超速,你为什么要超速?你不玩命吗?玩命你还以为佛菩萨能保佑你?我们今天说你要有水,才能映出太阳和月亮,没有水如何映出来呢?

  第三点,清醒吧!佛经记载如何对待恶比丘。我们今天的出家人要自我检点、自我反省。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你不是透明的,现在是一个自媒体时代。我出去低着头走,大家就拍你,你不检点发到网上去,说是非的人太多了。我们都不代表我们个人,我们代表我们的信仰,你不检点行吗?

  在《大集经》第三十一卷中有这样一段经文:"大王!若恶比丘呵骂责数如法住者。敬信诸王应当摈驱。若驱摈者,王多得福。若王无信。如法比丘不应与彼恶比丘住。如法比丘有智慧者,应先往王所作如是言:‘大王!今者能持法不?’王若答言:‘大德!我能如法护持佛法。’智者尔时便应默然。若彼大王有贪心者,语比丘言:‘大德!是寺庙中多有大众,我当云何为五比丘驱遣多人?’智者闻已不应复往,便当舍去至寂静处。"

  东晋高僧道安法师有一句话:"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肯定大家都清楚,你必须要依靠党和政府。道安法师当时依靠的是王权,我们今天依靠的是人民政府。事情很危险的时候你需要外立护法,没有事情的时候不能无事生非。
 
  "若恶比丘呵骂责数如法住者",恶性比丘在寺院里胡作非为,呵骂打那些如法住的出家人,会怎么样?"敬信诸王应当摈驱。"恭敬相信佛法的国王应当驱除恶性的比丘。我们翻开《佛遗教经》,释迦牟尼佛临涅槃的时候,有人问佛陀:"恶性比丘如何处置?"对待那些调皮捣蛋、不守规矩戒律的出家人应该如何?佛陀告以"默而摈之"。大家都不要理他。这是一个被动的手段,主动积极的我想还应该有护法,国王是最大的护法。

  "若驱摈者,王多得福。"这国王有福报,让守法的人有尊严,让违法的人有成本。这本身就是个公正,如果我们社会能这样,那一定能和谐,大家一定会共同遵守规则。
 
  "若王无信。如法比丘不应与彼恶比丘住。"如果国王不相信佛法,如法比丘不应该与那些调皮捣蛋、不守规矩戒律的出家人在一起,自己要离开。
 
  "如法比丘有智慧者,应先往王所作如是言:‘大王!今者能持法不?’"如法、有智慧的出家人应该先向大王禀报:现在您能够护持佛法吗?"王若答言:‘大德!我能如法护持佛法。’"大王回答:我现在可以护持佛法。"智者尔时便应默然",这个时候智者就什么话都不说了,因为国王就会去做。"若彼大王有贪心者",贪心者就是思想很复杂、难下决断的人。"语比丘言:‘大德!是寺庙中多有大众,我当云何为五比丘驱遣多人?",寺院里有很多的人,我怎么可能为了少数人而把更多的人撵走呢?"智者闻已不应复往,便当舍去至寂静处。"有智慧的出家人听到这些话后,就不要再去找国王了,自己要洁身自好。佛经里面给了我们很多的开示,这个开示是有意义的,可以努力,但结果要随缘,如果做不到,还要拼命地上访告状,那就是有问题的。

  《大集经》第三十四卷有这样一段经文:"若有富伽罗具造诸恶,于三恶趣不能勉离,如是之人受他田宅园林象马车牛资生之具。如此之人非佛弟子,非沙门非释子,于三世佛法中是大罪人,不得与行法比丘乃至和合少时共住,同受衣服卧具饮食汤药。若有剎利婆罗门毘舍首陀及聚落主等,见破戒人与持法比丘同住共受衣服等物而不驱遣。彼剎利等,是三世诸佛正法之中为大罪人。如是剎利婆罗门等。若不驱摈彼恶比丘,虽复更修功德种种布施,欲免此罪终不能灭,要必当堕阿鼻地狱。是故大王,若有欲得自利利他者,于彼破戒人所不应拥护。何以故?若有供养彼恶比丘,失人天善根断三宝种堕诸恶趣。若剎利婆罗门等,拥护行法比丘,不令彼恶比丘与共同住和合受用衣服饮食。是剎利等虽不布施修余功德,即是三世诸佛之大檀越,能持三世诸佛正法,是人命终生于他方净佛国土,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大王,汝等剎利婆罗门等,应当拥护供养供给行法比丘。乃至法欲灭时所有如法比丘,应当拥护供养供给。以是因缘能令三宝久住不灭。"

  跟大家分享这段经文,这段经文也是非常深刻的,佛陀跟大王说:"若有富伽罗具造诸恶",有这么一个人造了很多的恶业,"于三恶趣不能勉离",地狱、恶鬼、畜生不能脱离。"如是之人受他田宅园林象马车牛资生之具,如此之人非佛弟子",就是受很多的供养。出家人要简单,不要弄得很多、很复杂。虽然社会在发展,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告诉我们还是要简单。简单了才不会迷失自己的清净心。
 
  "非沙门非释子,于三世佛法中是大罪人",你弄得太多就会太麻烦,你的心不安住在道心、解脱道上,你所有的心住在物质的现象上,那你就迷失了自己的信仰。"不得与行法比丘乃至和合少时共住,同受衣服卧具饮食汤药",这样的人建议国王:不得与真正的出家人乃至跟大家一起住,很短的时间住也不可以,而且是受衣服、饮食、卧具、汤药四事供养。在家人供养出家人就是要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从古至今这四事供养是如法如律的,是不会有问题的,多了很麻烦,没有又不行。(待续)
 


 编辑|慧容
 责编|妙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