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除欲箭 究竟安隐

编辑:慧容 日期:2018-06-10 18:23

若得五欲,当愿众生:
拔除欲箭,究竟安隐。

  【广释】在家菩萨在享受五欲之乐的时候,要诵这个法偈,将心转过来。"五欲"---财、色、名、食、睡,凡夫得到五欲的时候会生起贪爱之相,就好像被箭射中了一样,被自己的内心的贪欲控制住了。在家菩萨享用五欲的时候,要能够心不为境界所转,如如不动,要拔除贪欲之箭,就能够心安身稳,愿一切众生"拔除欲箭,究竟安隐",不断走向觉悟清净的菩提道。

  【梦参老和尚简释】我们生活中一切行为、言语、身体的行为,意念所想的,都是在五欲境界当中。

  智度论云:‘五欲名华箭,破种种善事故。’又曰:‘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炙疥。 五欲无益。如狗咬炬。五欲增争,如鸟竞肉。 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 五欲害人,如践毒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 五欲不久,如假借须臾。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为之后世,受无量苦。

  要是在五欲当中,等于中了箭一样的。把这种欲箭拔除,你才能得到安稳。虽然在世间,要生起出世间的心。要把事变成理,五欲全是染法,要把染翻成净,转染成净,这就是善用其心。

  【宣化上人1974年版】在家的菩萨,假设得到五欲(财、色、名、食、睡)的时候,应该发愿。当愿一切众生,拔除五欲的箭,得到究竟安稳的快乐。古德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贪财的人、贪色的人、贪名的人、贪食的人、贪睡的人,统统都会跑到地狱去。若不想到地狱去,就要用智慧剑,斩断五欲的根,这是最究竟的办法。

  【宣化上人1981年版】「若得五欲」:菩萨若得到财色名食睡,或者色声香味触这五欲。色声香味触也是五欲,财色名食睡,这都是五欲。这五欲就是五种东西,令你颠倒的,令你忘不了的,令你不能修行了,令你迷恋于这个五欲里边。迷恋到这个上,见着财,也迷了;见着色,更迷了;见著名了,也是迈不动步了;见着吃的,更是不愿意走路了;睡,那更不要说了,入了睡觉三眛,鼻息如雷,谁叫也叫不醒,搞个闹钟,闹钟啷啷啷…,你把它按下了,又睡着了。你看!这个就是贪着于睡。

  若得五欲,「当愿众生」,「拔除欲箭」:这个欲就像一支毒箭似的,你要咬着牙、忍着痛,把它拔出来,拔出五欲的这种毒箭。「究竟安隐」:究竟得到快乐安稳了。

  【大愿法师简释】在家菩萨在享受五欲之乐的时候,要诵这个法偈,将心转过来。"五欲",我们说五欲是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这个是小乘的说法了。凡夫得到五欲的时候会生起贪爱之相,就好像被箭射中了一样,被自己的内心的贪欲控制住了。在家菩萨享用五欲的时候,要能够心不为境界所转,如如不动,要拔除贪欲之箭,就能够心安身稳,所以愿一切众生"拔除欲箭,究竟安隐"。

  其实五欲六尘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面对五欲六尘时,不能保持觉悟的清明的心。问题不是出在外境,不是出在五欲六尘,而是出在我们生病的心,因此我们学佛最重要的就是做心灵的革命。

  佛教里面的戒定慧三无漏学,都是让我们的心更坚定、更深刻、更广大,我们自性本具的德能能够彻底地开发出来。所以在家菩萨得五欲时,要愿一切众生拔除内心贪爱之箭,心安身稳;面对五欲时要善巧用心,将之转化为恰当的用、全体的大用、不可思议的妙用。这个是"拔除欲箭,究竟安隐"。

  恰当的用,最浅的,比方说财、色、名、食、睡,这个世间的财物,佛教导说应该分为四份:一份用来供养父母,以报洪恩;一份用来培育子女,尽责任心;一份用来维持事业,开源节流;一份用来造福社会,广种福田。这样子是善用其心。对财物不贪著,能够恰当地用,就能够拔除欲箭。儒家也说"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忧道不忧贫"。

  面对食物的时候不贪美味,为疗形枯,能够有更高的追求。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亲近有道德、有智慧的人,去行正道。这个是恰当的用。

  第二是全体的大用。我们透过五欲六尘,了知五欲六尘是虚幻的相,是唯心所现,我们真如妙心所显现的,唯识所变的,所以要由相而见性。

  白居易作过一首诗《僧院花》:

欲了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
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

  "方便风开智慧花",其实也就是说我们透过这个花的相,启发我们的智慧,而见到我们不生不灭的真性,成就我们自心本具的般若智慧花。我们逢缘对境的时候,遇到五欲六尘的时候,能够由相而见性,就能够"拔除欲箭,究竟安隐"。所以这个财、色、名、食、睡的五欲里面的这个色,不单单是指男女之色,更是指一切物质,色法;乃至于指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我们面对六尘境界的时候,要按照《金刚经》的教导,"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面对六尘的外境,我们生心而无住。

  凡夫众生不可能不生心,但是生心以后不要分别执著,要破除遍计所执性;不对外境妄起分别、执著,要了知外境唯心所现。这样子就能够将五欲六尘的外境转变为全体大用。开悟以后,见道位以后,已经破了遍计所执性,心无所住而又能够生心,无住而生心,善巧地利用五欲六尘来度众生。这个是将五欲转变为不可思议的妙用。

  很多祖师都是因为六尘的触发而开悟的。

  好像有一个梅花尼,她看到梅花而开悟,这个是因为色尘而开悟的,这个就是已经将色尘转变为全体的大用。开悟的诗说: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手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大佛顶首楞严经?二十五圣圆通章》,二十五圣就是六根、六尘、六识、加七大,在这个里面开悟证圆通。其中有一位大阿罗汉——优波尼沙陀,他就因为观色尘而证圆通。"优波尼沙陀",尼沙陀就是近少,就是微尘近于虚空。"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观佛,最初成道",我也是曾经看到佛示现修苦行成佛道,"观不净相,生大厌离",我怎样子成阿罗汉道的呢?

   我是因为观色法的不净相而悟道的,看到一切色法不干净、人身九孔常流不净、一切外境都是不净,这样子"生大厌离"。"悟诸色法,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空色无二,成无学道。如来印我,名尼沙陀,尘色既尽,妙色密圆。我从色相,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色因为上。"这个是将色尘转为全体大用而成就,而成大阿罗汉,优波尼沙陀是五百阿罗汉之一。

  第三是转为不可思议的妙用。好像极乐世界,六尘皆演妙法:鸟鸣在说法;水流声在说法;风吹树动在说法;一切五欲六尘都在说法。能够令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保持正念,这个是不可思议的妙用!

  好像我们的药师法门:色法、心法、息法。色法是在饮食中间修行,是秘密禅;心法是在睡眠中间修行,是祖师禅;息法是在呼吸中间修行,是如来禅。呼吸、睡眠、饮食每个人都少不了,就可以将它转变为修行,就可以在这个里面得成就、得解脱、能够用它来度众生,这个是不可思议的妙用!所以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善巧用心,在五欲六尘之中不为所染,不断走向觉悟清净的菩提道!所以我们在家菩萨,享受五欲的时候,要"当愿众生:拔除欲箭,究竟安隐"。

  【海云继梦法师简释】生活中的佛法,是我们一再强调的,从生活中来讲佛法,关键在于对于我们所在的情境,要如何去「转」。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就大的环境来讲,叫「娑婆世界」或「五浊恶世」,你离不开这个世界,那我们要如何将这个世界转为极乐世界?

  当下这个转法是就大范围的,总括说的。在小的方面,日常接触的事物中,你是否有分别心,当你有分别心去分这是杯子、那是桌子时,你就会进一步分辨这个杯子好或那个杯子不好;如此一来,你将永远回旋在娑婆世界里,因为这是对幻境的一种捕捉。换句话说,就是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

  你是停留在对幻境的吸收,而那些幻境对我们来讲,并没有真实的意义。可是,我们却会停滞耽溺于其中,就好像在一个银幕上,映出绵密接续的影片,我们却误以为影片是真实的。

  这只是第一层迷雾而已,还有更深层的,就是你把里面的剧情当成真实人生,随着剧中人的悲、哭、喜、笑,莫名其妙哭笑后,明知道那是假的,可是,看的时候,却仍旧哭得很伤心、笑得很高兴,明知「做戏『空』(河洛语,装疯卖傻的意思),看戏憨」,但是你就喜欢做憨仔,这就表示你已被那个境转了。

  现在,我们修行就在这地方着眼,当下这些状况,你能不能转过来,而不是反被转过去,这是老生常谈,可是我们一直做不到。所以,希望各位对佛法当中修行的部分,只要抓住一个,能一个就好了。

  修行,难在『行』

  唐朝白居易曾问鸟巢禅师:「什么是佛法?」禅师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白居易说:「这还不简单,三岁小孩都懂。」禅师说:「八十老翁做不得。」八十岁的老翁都做不到,三岁小孩如何懂得?对于修行的原则,也许都懂,但可能一直做不到。

  昨天,有同修到中坜道场,提起要买一块地,想找几个同修,每个人盖一间茅蓬,然后要开始潜修。我问他要如何精进?他答:「一心念佛。」我问他要念到那里去?他说:「要念到极乐世界。」我说:「你那里准备当坟墓了。」一心念下去,就念到坟墓去了,因为他对整个状况没有弄清楚。也许,他是想放下身心世界,但当他开始念时,发生问题怎么办?古人可以有这种设想,安居在一处茅蓬,潜心修道。现代人的茅蓬是无形的,如果住进茅蓬,海青、缦衣、冰箱、电话等等设备还一应俱全,这就不叫茅蓬,叫别墅,哪有办法放下身心世界,一心念佛?这就是环境没有弄清楚。

  这个时代,只要把自我面子、身段放下,会比古代好修行。古代要填饱肚子,为了生活需求,还需要去化缘;现代不需要,只要累积一年的资粮,存在银行里,每月去领一点来吃饭,一日一食就够了,有时,同修道友还会供养你几餐,你可以专心精修,又不怕生病,倘若生病,还有全民健康保险提供医疗服务。

  但是,现在我们就是放不下,怕饭霉菜馊,要买最大的冰箱;怕天热气燥,要冷气机,自己一直在描绘那个理想,那就是执着,执着于那一点,想要一心念佛是不可能的。如此这般,骗人也是骗自己,因为我们对自己不了解,对五浊恶世的娑婆世界也不了解,如此想要找一个极乐,去到那边,只会是极苦,绝不会是极乐。因为现在你不懂得修行,到了极乐世界,谁教你修行?这里极苦都不想修了,到极乐世界会修吗?试想目前,我们只要生活稍微改善,就会耽于逸乐,退转道心,到西方净土那么唯美极乐的地方,我们如何能不放逸享乐,怎么可能努力修行?这是一个很切身的问题。

  生活的困境,绝大部份问题在于心

  修行人有修行人的憧憬、理想与执着;凡夫也有凡夫的理想、憧憬与执着。两者都有同样的缺点,要想出三界、了生死,两者都同样要破除这些。不只修行如此,在其它事情上也是一样。当你在这个环境有烦恼,工作不顺意的时候,除非是工作能力的问题,否则绝大部分是出于心的问题。例如,是读书人却要他舞枪弄剑,是劳动者却要他吟诗填词,都会难适其任,这两种人只换对位置,就能各展所长。

  又如人际关系处理不当,造成工作上的不如意,无法协调,那不是换工作就能解决的,而是要换你的心。把我们的心境转过来,学习如何与人相处融洽、如何使自己的生活过得自在。假如心念不转,只改变其它,那只是换另外一个洞钻进去而已。一个人如果老是爱与人计较,爱与人争风吃醋,爱与人争长论短,不管到哪里去,都无法与人相处,所以,最重要的是转变你自己的心。

  刚刚曾讲,凡夫与修行人都有执着,都有目标与理想。当执着产生的时候,什么都不对了,正知、正见也会因而消失,所讲的一切都是假的,这一点要先了解。了解以后再看经文中如何用心的部分:「若得五欲」,五欲指七情六欲,有这些色声香味的享受,会过得比较舒服,俗语说:「乞丐也有三年的好风光。」当我们生活好转,渐入佳境时,就要注意了。

  「当愿众生,拔除欲箭」,是希望一切众生,把这种贪都能除掉,才能「究竟安隐」。因为有贪欲,就不安稳(隐)。这里有几个重点,第一、「当愿众生」的意义,看文意,是希望别人的意思,其实我们都是众生,自己也包括在内,即使是菩萨也是众生,十法界中,只有佛才是究竟的,其它都是众生。所以当愿众生,指所有的众生。

  当愿众生是一种心量的展开

  为什么要说「当愿众生」而不说「当愿我」,「当愿自己」或「当愿每人」?这是一种心量的展开,告诉我们,不要自己得了利益就忘了别人。虽然发此愿是很大的愿,我们也希望大家共襄盛举,共成菩萨,所以才说:「当愿众生。」意义就在此,一发愿就要训练我们的心量。

  有很多同修念到愿代众生苦时,常常会将「众生苦」省掉,或是念的声音特别小,不敢当下承担。不发愿,所受到的苦更多,一发愿要代众生苦,菩萨与护法就来了,因为有苦,他们会帮你挑一些,你不发愿,那就自己挑吧!自己去承担。

  同样的道理,像我们发愿要进学校读书,义务教育三分之二的费用是政府负担,那些负担是从我们的税赋而来的,贫富各照所得缴税。不能说进学校要缴学费,就不进去,那是你的损失。所以在发愿时,相当于这种情况,发愿做一件事,法界中历劫成就的诸佛、诸菩萨,会帮我们承担许多,这叫法如是故。我们不懂法的道理所在,一看到发愿,就以为兹事体大,难以承当,要知佛、菩萨绝对护持你的,除非你的愿是为贪图自己的名利,那就没办法了。你的心真的是为众生的话,佛、菩萨绝对帮你承担。

  今天我们的福报很大,虽然我们的道场,没什么积蓄,但有大家的拥护,算是福报很大了。这些都是三宝的加持,释迦牟尼佛的感化,使得僧宝的形象优良,才受到大家的拥护。所以,发愿进入菩提道,愿意来弘法,愿意利益众生,愿代众生受一切苦,三宝就会来加持。既然有如此宏愿,你就要修行;既然要修行,佛、菩萨就会加持你,除非自己盲修瞎练,所以,「当愿众生」很重要,有他的真意深理在。

  「拔除欲箭」,就是去除执着

  「拔除欲箭」,欲指五欲,五欲射中我们的心,就会迷惑颠倒,会造种种的业。这里的欲,主要是指贪,五欲都是贪的范围,贪是一种很严重的毛病,像一支箭,要去贪,就要将射中我们的贪心之箭拔除。贪心是一种执着,一种习气、性癖。

  「拔除欲箭」,就是去除我们的执着。执着的脾性要怎么除掉呢?即使一家人,习气都会差异很大,有的很爽快、有的很执着,不同习气造成人格发展的不一样。执着的事物有很多种,一般人不是执着钱财,就是执着情感,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只要有执着,内心就会不安稳,经常要心想口说,这大部分是由于自己内心的某种不平衡,有不平衡就会不安稳。

  用静坐除去那执着

  要如何确确实实除掉那个执着性?在修法中有一个方法,就是静坐。靠静坐如何拔除欲箭?当坐下来,姿态动作如何,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训练自己不妄想、不空心静坐、提起正念、照得清清楚楚,这是第一个阶段。

  其次,当我们的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照得清清楚楚以后,该如何处置?例如坐了五分、十分钟以后,脚会开始酸麻,甚至腰酸背痛,躁痒难忍,这个感觉要很清楚的知道,也就是清清楚楚的感觉到身体的某一部位已给我一个讯号,这里在酸、那里在痛,如果准备要移它,或动它,那个酸痛就会继续加深,但也会自然消失。

  现在,看得清清楚楚,知道业力来了也去了,来来去去,一切是无常的,好的境界来也无常,一下子会过去。懂得这个大前提,到了中期,那些现象会消失,内心开始产生一种宁静感。开始进入第三阶段,这时你就要清清楚楚,身体以外,还有心理的变化。

  凉风进来了,我感受得到,看得清清楚楚,就会知道风向对我们所坐的位置的关系,下次是否需要变动,以免受到风寒伤害身体。光线强弱对定力是否有影响,自己会很清楚。不但如此,更会发现在静坐时,什么欲望、妄想,诸如关瓦斯、打电话、喜怒哀乐、贪瞋痴会逐渐显露出来,出现时也要看得清清楚楚。你会发觉这些东西不能执着。因为,这些都是无常,它来了,它去了,这种在内心里头来了又去,去了就已拔除,不再产生了,这就是修行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