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佛教中什么样的典籍可称为“经”?

编辑:两车 日期:2021-12-09 10:30


简单地说,经是一种圣典,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有所谓“圣经贤传”的区别:圣人的著述称为“经”,贤人的立言叫做“传”,比如《左传》、《谷梁传》、《公羊传》,还有儒家的四书五经,都是圣人的著述。但是,我们现在讲的“经”,是从印度梵文翻译过来的,说法就不一样了。


“经”, 梵语叫“修多罗”、 “修妒路”、 “素怛缆”,直译为中文叫做“线”,有贯穿的意思,意译为“经”,完整来说应该称为“契经”。契,是契合的意思,具有契理和契机两种含义。


什么叫契理?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佛法,与十方三世诸佛,所讲的是一样的。不可能说释迦牟尼佛说生老病死是痛苦的,阿弥陀佛说生老病死是快乐的,药师佛却说是半快乐半痛苦的,绝对不会那样说的,佛说的四谛,是不会改变的。因此,契理指佛经的道理,是永远契合于真理,不会改变的。


什么叫契机?众生的爱好、个性、所能够接受的程度(智力)等等,虽然千差万别,但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道理,每个众生都能够接受,正如经中说的:“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说的这句话,大学教授听得懂,幼儿园的学生也听得懂;人听得懂,畜牲听得懂,天人也听得懂,所有的一切众生都听得懂,所以适合大家的根机。



关于经的定义,在各种经论里面,有很多解说,以《杂心论》来说,对经的定义有五种的说明:


出生:假如去研究、读诵,佛经里面就可以出现许多善法,教我们走上好的路,不会去为非作歹,造作种种的坏事。


涌泉:佛经里面含藏了无尽的法味,好像滔滔不绝的泉水一样。


显示:佛经所显示的真理,都是开示我们断烦恼证菩提,可以得到大解脱的。


绳墨:绳墨原本是木匠用来确定曲直的工具,比喻一个人要是不依据规矩,就不能成为方圆了。我们学佛、研究佛法,才能够辨别邪正、了解因果的道理,而不会胡作非为,这是绳墨的意思。


结鬘:鬘,指花鬘,就是用线把一朵朵的花贯穿起来,成为一串一串的。佛法的真理,就好像花一样,经过佛说了出来,把它连贯起来,才不会遗失,所以称为结鬘。


经论中,对于“经”字的阐释,还有很多很多:


镜子:我们想要知道脸上肮脏不肮脏、好看不好看,一照镜子就清楚了。佛经就像一面镜子,我们每天从早到晚的所作所为,对或是不对,到了晚上,念一卷《普门品》。


《普门品》中说:假如我们有贪欲心、有嗔恚心,或者有什么愚痴,应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这时候,镜子照到了,我们就跟着去做。


我们必须常常去念、去诵读佛经,并加以研究,就好像拿着一面镜子来照,才知道哪件事做得对,哪件事做得不对,是必须纠正的。


总之,镜子的作用,就是无论你是什么样子,它都会照出你的本来面目,所以,我们要常常念经,把它当一面镜子来照。


路径:这条路就是由凡夫到成佛的光明大道。如果我们只要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永远做一个愚痴的凡夫,那就不谈;我们假使希望成圣成贤,要成佛的话,那就要走上这一条光明的大道。想要走上这条光明的大道,佛经就是指南针,就是光明大道。因此,我们常常念经,才不会走上斜路、羊肠小道上去,才不会碰到危险。


门:我们要成佛,一定要经过这个门。从这个门进来,必须要研究佛经。我们要度众生,就必须研究佛法,用真理去度化众生,才能从这个门出去。因此,佛经是个大门,是成佛度众生的法门。


正:就是正大光明,至正无邪,不偏不倚。我们学佛、研究佛法,是最中最正的法宝。我们面对一切的外境,一切不好的习气、烦恼,都能够因佛经而解除,而能够解脱。


常:常就是恒常,永远不会改变,所谓“亘古今而不变”,无论过去、现在、或者未来,永远不会更易的,这种道理,才称得上是真理。


法:就是法则,给我们作为模范的,好像一条轨道,永远也不会差一丝一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