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③

编辑:两车 日期:2022-11-03 08:45

轻安:远离粗重,调畅身心,堪任为性;对治昏沉,转依为业。


粗犷沉重,故名粗重,无所堪能的不调柔相即是粗重相。离重名轻,调畅名安,由离粗重,身心调畅,轻松安稳,故名轻安。


轻安有两种:(1)无漏的轻安,除遣有漏粗重,则粗重通于三性。(2)有漏的轻安,除遣烦恼粗重,则粗重唯不善性。有漏轻安,不能伏有漏善及无记上定障,以力劣故。有漏轻安伏一切能障碍定的法,无漏轻安除一切能障碍定的法,令所依身转去粗犷沉重,得到轻快安稳,故论说转依为业。


昏沉由粗重而有,是无堪任性,轻安是堪任,故能对治昏沉,得到有漏无漏的转依。这轻安唯在定地,调畅身心,余位无故,由定滋养,才有调畅故。故十一种善法中,唯轻安一法不遍善心。除此一种,其余十法,皆遍善心起。


不放逸:精进三根,于所断修,防修为性;对治放逸,成满一切世出世间善事为业。


不放逸没有别的体性,即以精进、无贪、无嗔、无痴四法为体。由精进三善根的力量,于所断的恶法,防令不起,于所修的善法,修令增长。故不放逸的体,即于四法的功能上假施设有。由不放逸对治了放逸,所以能够成为圆满世间一切有漏的善法,出世间一切无漏的善法。


行舍: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对治掉举,静住为业。


行是行蕴,行蕴中的舍,是简别受蕴中的舍,故说名行舍。这行舍,也是以精进三根四法为体。即由四法令心远离掉举等障定之法,寂静安住名舍。


说平等正直,无功用住,有从初、中、后三位辨舍的差别相。即初位由舍与心相应,远离掉举等高下的不平等性,心得平等。其次远离加行,即离分别作意的偏曲相,心得平等自然相续,不偏不倚的正直住。由心正直,善心相续,于诸杂染无怯,绝思绝虑,无发动性地任用而转,放心得无功用住。静住,即不容染义,由舍与心相应,故心心所能够寂静安住。


不害:于诸有情,不为损恼,无嗔为性;能对治害,悲愍为业。


不害是依于无嗔,对于有情不作损恼的意义上假名安立。不害既然是无嗔,为什么要各别建立呢?因为无嗔正翻对断物命的嗔,不害正违于但损恼物而不断物命的害;是这两法的粗相差别。又无嗔与有情乐,是慈心的体;不害拔众生苦,是悲心的体。有这些差别,所以各别建立。


实际说来,无嗔实有自体,不害是依无嗔一分的意义假立。为了显示慈悲二相的差别,和慈悲两种在利乐有情中的极胜功德,故依无嗔别立不害。

这十一善法,不放逸、行舍、不害三种,无有别体,故是假有;其余八种,各有自体,皆是实有。十一法中,十遍善心,轻安不遍,要在定位才有轻安故。散位粗重无定,所以没有轻安。


十一善法,第七八识有漏位中,不与相应,已转依住,皆具足有。前六识中,定位皆具;若非定位,唯缺轻安。五识的体性散动,为什么有轻安呢?因为由定所引起的善五识,亦有调畅。如天眼天耳,善者有轻安故(无记者无)。


十一善中,十种与五受相应;轻安一种,除忧苦二受。因为忧苦皆是逼迫性,既然有逼迫性,就没有调畅了。十一种皆与别境五所相应,信等与欲等不相违故。轻安非欲界有,其余十种,遍通三界。此十一善,有学无学的圣者,和非学非无学的常人,一切皆通。信等十一,非邪教邪师之所引生,不是障碍见道的法,所以非见所断,唯是修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