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示|谛闲法师:此忏以实相为体,发菩提心为宗,离苦得乐为用,生酥毒发为教相

编辑:两车 日期:2022-05-21 08:32



显体


显体为二:


一、须显体。体者,主质之义。名是傍,体是正;名是宾,体是主;名是假名,体是实质;名是体上之能诠,体是名下之所诠。一部忏文,从始至终,无非能诠文字名言。我人理须顾名思义,寻名得体,如因指见月,因筌得鱼。就此名言之下,一一皆显所诠之体。得此体已,方能全性起修、以修合性,故释名之后,须显体也。


二、正出体此忏以实相为体。于三慈中,取无缘慈;二悲中,取同体悲;于道场中,取真性菩提场;于三德中,取法身德;于三因中,取正因;于三道中,取苦道即法身。普贤观经云: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故以实相为所忏之正体也。


显体竟。

明宗


明宗分二:


一、须明宗。前显体,显于性;此明宗,明于修。全性起修,故不二而二;全修即性,故二而不二。要知体是性德,非因非果,不二法也;宗是修德,是因是果,不一法也。性比虚空,宗喻建屋。有梁有柱,为屋之纲维;屋内之空,为屋之所取。由有梁柱,方得屋空受用。故次体之后,须明宗也。


二、正明宗此忏以发菩提心为宗。文云:但作福德,不发无上菩提道心,譬如耕田,不下种子,既无其芽,何处求实?以是义故,须以发菩提心为宗也。举因以摄果,因赅果海,果澈因源,与不生不灭因果为宗同也。


明宗竟。

论用


前明宗,有宗宗,有用宗。因果为宗宗,慈悲为用宗。此论用,有宗用,有用用。因果各有伏断为宗用,但论当部获益为用用。


此忏以离苦得乐为用。且看郗后,脱蟒身而生忉利,是用之明证也。其实,苦有苦苦、坏苦、行苦、沉滞苦、因迁果易苦。乐有五欲乐、禅定乐、趋寂涅槃乐、游戏神通乐、八大自在乐。彼郗后仅离苦苦之少苦,得五欲之微乐,而不知犹是坏苦中暂得斯须之乐耳。


论用竟。

判教


教是圣人被下之言,判是分剖异同之致。世尊五时教典,涅槃以乳等五味,判定五时。今之忏文,概取方等时中大乘教典居多。大经云:譬如良医,置毒乳中,如其毒发,五味俱能杀人。如于华严会中,能入法界,乳味毒发也;阿含会上,八万诸天获无生忍,酪味毒发也;方等会中,闻法授记,被挫耻伏见性者,生酥毒发也;般若会上,得受记莂,领教识法见性者,熟酥毒发也;至法华时,破无明,开佛知见,授记作佛,醍醐毒发也。今部当云生酥毒发为教相也宜矣。


五重玄义释题已竟。


——节录自《慈悲道场梁皇宝忏随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