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艺术

历史|南朝时期佛教与儒、道二教的论辩——中国佛教史略之南朝佛教(六)

宋初,沙门慧琳,作《黑白论》(又名《均善论》),论儒佛的异同,而和佛理甚相违反,为众僧所摈斥,但何承天却加激赏,把此论送给宗炳评判。宗炳复书,破斥慧琳的异见,遂和承天往复辩难。他更作《明佛论》(又名《神不灭论》),唱导“精神不灭,人可成佛,心作万有,诸法皆空”之说。承天作《达性论》反对说:“生必有死..

发布时间:07-22

二十四节气|大暑——人情正苦暑 物怎已惊秋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氤氲着清雅荷香的岁月一点点流经我们的日子悄然缓缓,又火速急急今日22点26分我们将迎来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大暑有三候,分别是腐草为萤、土润溽暑和大雨时行月坠西楼夜影空,透帘穿幕达房栊流光堪在珠玑列,为火不生榆柳中一一照通黄卷字,轻轻化出绿..

发布时间:07-22

释氏源流应化事迹——船师悔责(064)

船师悔责本行经云。世尊安详渐行。从闭塞城至恒河岸。河水暴涨。平流弥岸。世尊欲渡。诣船师边。即语船师言。乞愿渡我。向于彼岸。船师报言。尊者当与我渡价。然后我当渡于尊者。世尊报船师言。我今何处得有渡价。但我除断一切财宝。没有见者。观于瓦石土块无殊。我以是故。无有渡价。船师复言。尊者若不能与我渡价。终不相..

发布时间:07-21

赏析|《华严经》与卢舍那佛法界人中像

1卢舍那的意思是“光明遍照”,法界人中像是卢舍那佛的一种形式,从华严信仰而来,即基于《华严经》的法界观,在佛像表面刻绘诸世界形象,表示整个法界皆由卢舍那佛的愿力所化现,借以反映观想所产生的世界形象,实现法界思想的具象化。“人中像”的人中二字意指“人体之中”,旨在表达《华严经》所说的“无等平等妙法界,..

发布时间:07-21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慧作尊者(164)

四十九年大教主,波旬请故入涅槃。佛身常寻法界住,非其境界故不见。未法众生蒶福田,众魔染衣汗戒律。稽首那迦住世间,令我常生遇佛想。——宋 黄庭坚《罗汉赞》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第一百五十七尊至第一百七十二尊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壹佰陆拾肆尊慧作尊者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慧作尊者铜像诗 偈心高气傲不胜才,君本星宿下凡来..

发布时间: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