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融无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和谐

编辑:慧容 日期:2018-04-09 08:50

文:文卿

  编者按:近期,杭州灵隐寺学习"两会"精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讨论。灵隐寺《狮子吼》杂志主编文卿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核心价值观是国之"维""纲",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旗帜,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的重要论断。

  价值观是人类信念系统,决定着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直接关系着国家、政党、团体的的精神旗帜和发展道路,深刻影响着国家、政党、团体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是民族精神最深层的思想内核,直接反映社会价值的本质和特性,全面涵盖人民群众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在国家层面,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观与国人的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处事态度融为一体,正确引导国人认识和评价所生存的社会。指明和引领现实社会向着这个方向前进。
  在社会层面,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道德力量。

  在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全体公民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能够形成爱国守法、敬业奉献、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的良好社会人文风尚。
  在核心价值层面,中国共产党相继提出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不断觉醒成熟的核心价值,塑造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党魂"、"国魂"和"民魂"。
  佛教,作为在人类历史上,在人类社会走向文明进程中的重要的文化现象与宗教信仰,千百年来,对人类思想,对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传承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说,"任何一种牢固的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路上,必须以传统价值体系为理论依托,不能脱离中国传统价值观念。
  佛教上的和谐讲求圆融无碍,"圆"的意思是智慧圆满,待人能够通情达理,做事能够进退随缘。而"融"的意思是融洽,融洽以后才能得和谐;心里便会感受到安详、自在、解脱,并能体悟到殊胜的寂静境界了。
  佛教主张要圆融无碍去待人处事,具足智慧能够融洽不同的关系,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与人文环境都能和谐共处,不令自己与他人生烦恼。
  圆融和谐是智慧人生的表现。佛陀看世间万物正如《金刚经》所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有事物都是一个生灭法,都是变迁无常的。若有碍则不得自由,"法不孤起、仗缘方生",任何事情的背后都有错综复杂的关系,圆融方能无碍。中国古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是代表天时、地利、人和各种因缘条件的结合,只有因缘具足,和谐方能万事功成,与国,与家,与个人都是这个道理。
  《心经》有云:"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这是释迦牟尼佛赞叹观自在菩萨得到大智慧、大自在。因为无挂碍故,究竟涅盘,便是圆融无碍的境界。迷悟就在一念之间,人生若能超越得与失,便可心无挂碍,灭除烦恼。
  佛教经典浩如烟海,义理深奥,内容丰富,涵盖了对整个宇宙人生真理的阐述,其中有很多爱国,和谐,平等慈悲的精神和思想。
当前,我国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转型时期,充分发挥佛教界爱国爱教精神,正确引导,慈悲为怀,善济天下,包容感恩,平等和谐,和平利他等积极向上的精神和作用。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净化人类思想,维护和谐和社会秩序,都能起到积极的,良好的作用。
  佛陀在各种经典中教导弟子们要守护自己的国家,报答国恩,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而精进努力。佛经中的上报四重恩的其中之一就是报国土恩。佛陀在各种戒律经典中,特别教导弟子们"不做囯贼,不犯国制,不漏国税,拥护国主",要作遵纪守法的爱国公民。作为佛教徒不得为了名闻利养有通敌叛国和卖国的行为,作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不得进行破坏祖国统一,搞分裂闹独立的活动。这些爱国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

  社会和谐稳定,生活幸福快乐,是人类永远的美好追求,和谐思想,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更是佛教的核心价值观和主要精神思想的体现。佛教中蕴藏着丰富的和谐思想的资源,发掘、研究和利用这些资源,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特殊的意义。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的和谐,佛教素来以人为本,关怀人生、提倡人间净土思想,造福社会,利益大众。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倡导平等待人、恭敬待人、宽厚待人、和合待人;在社会关系方面,佛教主张各阶层,各种族,各阶级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团结协作,反对等级及一切不合理制度;在宗教关系方面,佛教倡导求同存异,共同为维护社会稳定,共同为人类谋福祉;佛教在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方面,主张通过平等对话,相互沟通,积极交流,用慈悲精神去促进世界和平。佛弟子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维摩经》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使人心境平和,去恶向善,是改善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
  佛教制定"五戒,十善",不杀生并倡导素食。其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慈悲情怀,进而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良好和谐的运作状态,确保生态圈的活力与社会的永续存在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佛教秉承慈悲为怀,普度众生,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以和为尚,六和皆敬的大乘佛教思想,始终把和字与止恶行善,利益众生放在第一位,在僧团内部实行世界上最早的民主制度,以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为共同依止。无论从思想到行为都高度统一,以戒为师,利益大众诚实守信,团结合作,公平正直,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平等相待。
  佛教主张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自我内心,和谐应该首先从净化反省每个人的内心开始,心与心和谐了,人与人自然就和谐了,整个社会自然就和谐了。同时佛教所倡导的平等,和谐,和平,慈悲,感恩,包容,无我,利他,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理念与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一致的。如果人人都能以五戒,十善,六和敬为指导思想和遵循目标,社会与人类就和谐了,世界也就和平了。

   佛教中积极向上的精神思想对人生世界,现实生活,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和推动作用。充分和发挥佛教中积极向上的,利益人类社会的精神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化解社会矛盾,净化人心,培育良好社会道德风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圆融立世处事,无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