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泉大和尚戊戌九月十九皈依法会开示

编辑:慧容 日期:2018-11-07 20:09

  各位善男子、善女人,大家今天来到寺院皈依三宝,按照佛教的礼仪对大家称之为善男子、善女人,受过五戒之后称之为优婆塞、优婆夷,受五戒之后住在寺院护法、常随三宝的称之为近侍男、近侍女,各个称呼不一样。

  我们今天在灵隐寺皈依,我们要明白什么是三宝?为什么要皈依三宝?了解了这些意义以后,在我们今后的行持方面你就会做得更好。

  皈依就是依止、归向、依靠的意思,在日常的修行、待人接物的过程中,我们有什么疑惑、不解来和师父做一个交流,请师父们能和大家做一个开示,这就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良师益友。所以皈依的皈就是归向,依就是依靠的意思。

  首先,皈依和世俗的拜师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世俗的拜师是求生学艺的一种手段,在佛教中皈依不是拜师,而是皈依三宝,我们解决的是人生道路上的困惑、如何在佛法修行的道路上去迈进。

  第二、三宝就是佛、法、僧。"佛",到了寺院里我们都会在大殿里看到供奉着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等佛像,但是我们所要皈依的佛是远远不止这么三尊佛,我们要皈依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十方,就是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十个方位涵盖了所有的一切方位。在十方的世界里有无量无数的佛,有些我们虽然看不见,但在佛经中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他们的存在。

  美国的科学家,发现在银河系里有无量无数的类地星球。前几天在《参考消息》中也登了消息说是发现了类地星系有几十亿的存在。在浩瀚的太空中,地球只是非常渺小的一点,如同一粒微尘,所以我们讲的十方世界是一个无穷大的概念,佛经上讲"心包太虚",整个虚空只要我们的心能够想到,我们都能到达,所以这十方佛土只要我们发心,今后能够往生是都能到达的。现代的科学发现我们一念之间就能到达,这就是意念的活动,所以我们讲管好自己的身、口、意,举心动念都能产生作用。

  现在随着量子科学的发展,我们知道有微粒子、暗物质的存在,在量子纠缠理论中,两个非常非常小的微粒子在千里之外互相影响、感应发生变化,现在已把量子纠缠理论应用于保密通讯技术。这也证明了我们原来对世界的认知是错误的,远远不止我们以前认为的三维空间,存在着N维空间,这就不能排除佛告诉我们的这些道理是真实存在的。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在十方世界有存在着无量无数的佛,他们在各自的世界教化众生,就象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教化众生一样。所以我们要皈依的是十方三世的一切诸佛,因为他们在十方世界各地教化众生了生脱死、远离烦恼痛苦,都是能解决我们人生问题的,所以我们要皈依。

  佛陀在佛经上告诉我们,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层层无尽、无量无边的华藏世界,我们人类对大自然的了解是微乎其微。比如说中医学的经络,中医的搭脉是靠着我们手上的寸、关、尺,左右手六个地方,通过感觉脉搏的跳动,有沉、浮、迟等状况,来了解我们身上的所有器官的活动。但是这些是无法通过今天的科学技术来解决的,但是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知道了。我们的祖先能够神农尝百草,他们没仪器、设备,但能辨别出中草药的性,这就是古人的智慧。

  佛是觉悟的人,他看世界的角度、观念与凡夫是完全不一样的。佛教中大家非常熟悉,也是我们供在前面的这尊菩萨——观世音菩萨,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讲到,应以何种身得度菩萨即现何种应化身而为说法。观世音菩萨有一种像是千手千眼,我们如何去理解千手千眼?不是身上真的长了一千只手、一千只眼,而是她有种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维摩诘经》中,佛陀曾赞叹维摩诘居士手段了得,在我们"五观堂"上有一句话:"有维摩的手段斗金易化",这个手段是他有他的智慧。观世音菩萨有千手,你有问题她有一千个办法来解决;千眼,是她看问题的视角和我们凡夫不一样。

  菩萨是有智慧和手段的,就象是一千个人从不同的方位看问题,就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没有这个智慧,看不破人生的苦难,今天有一些好处,开心得不得了,认假为真,我们没有看见好处背后存在的问题。所以凡夫看问题短浅,只顾着眼前,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就是为了让我们增长智慧。为什么要修行?就是把障碍我们智慧的烦恼慢慢地去掉。当你能够把问题看透、看破,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你和菩萨一样有智慧,你当下就是观世音菩萨。这就是我们要皈依佛、学佛的道理。

  "佛"这个字本身是梵语翻译过来,汉文义即佛者,觉也,所谓的佛就是觉悟了的人。哪一天我们也觉悟了,我们也是佛。这是佛教与其他宗教不同之处,释迦牟尼佛讲"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出自《金刚经》。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他悟到"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众生一样都具足了智慧德性,但是因为种种的贪念欲望遮蔽了我们本有的智慧德性。如同黄金跌入尘土之中,遮蔽光芒,无法看见,一旦把这个灰尘去掉,如来本性显现出来,你就是佛。所以佛告诉我们,去除烦恼我们也能成为佛。

  那怎么去掉烦恼呢?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他们在各个世界教化众生,用不同的方法告诉众生怎么去除烦恼。我们今天能看到的佛教经典,他就是佛陀告诉我们的方法。佛陀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涅槃了,我们今天看不见佛,我们今天能见到的佛像,无论是泥塑、木雕、绘画的,只要看起来是佛的形象,都是佛的法身所在,这表的是法,用这些艺术表现手段来启发我们的佛性,是一种方法。我们拜佛、供佛,就是学习佛的精神,表达对佛的尊敬与礼拜。

  接下来我们要深入经藏,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二部份"皈依法"。"法"就是佛陀所讲的道理,"圣人之言为之经"。"经"就是路径,是一条道路,圣人把他们的经验总结出来告诉我们人生的道理,指引我们朝这个方向去走。佛也是如此,他觉悟之后,把他所思考的人生、宇宙整个情况告诉我们,让我们如何去了生脱死,去解决我们的生死问题,也让我们如何去觉悟、放下。

  所有的经典都是一种方法论,比如《弥陀经》告诉我们的是"念佛",不仅仅是念佛如此简单,"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你不但要念佛,而且要一心不乱。不仅仅是一心不乱,后面还说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不可以少福德因缘。他把方法都告诉我们了,要去执持名号,要一心不乱,还不够还要有前提条件——不可以少福德因缘,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看经典、读经典,要了解里面的意思,经典里面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你抓住了主要的几点,怎样念佛、目的怎样,最后怎么去求取我们的福德因缘。

  《金刚经》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有的一切"如梦幻泡影",所有的一切你不要执著,所有你看见的、听见的未必就是真实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其实看见的未必就是真的,如你所想象的那样。所以我们要学会看破、放下,放下后你就没有烦恼,智慧就会显现。

  《地藏经》也一样,告诉我们有那么多的地狱,是要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检点自己,种种事物都是因果连环。我们在修行地藏法门的时候,要依照《地藏经》去做。

  包括《法华经》、《华严经》,所有的经典都是一样,告诉我们方法。我们今天在这里要皈依这些经典,皈依法,是因为这些法告诉我们如何去解脱、修行,所以我们要依靠着佛陀告诉我们的这些办法,去了生脱死,所以我们今天就要皈依这些法,依教奉行。

  第三个就是"皈依僧",僧就是出家师父。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当中观世音菩萨有个愿力:应以何种身得度者,即现何种身而为说法。你应以僧人形象得度,观世音菩萨就变现成僧人来给你说法,来帮助你解决问题,让你看破、放下。我们眼前的这些师父们,我们看看他们都是凡夫,但是他们都有一颗向佛的心,走在了我们的前面。他们是佛与法的奉行者,并且也是佛法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师父们,我们今天可能就听不见、接触不到佛法。所以他们的存在表示着佛法的存在。

  眼前的这些僧人,因为是凡夫,我们是用世俗的眼光在评判着他们,我们灵隐寺有一位济公和尚,他活着的时候世人也指责他不正经、喝酒吃肉、破戒,还抢人家的新娘。刚刚我们说过《金刚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表面上看他是抢人家的新娘,背后是救度这方的老百姓。到他圆寂之后,大家才知道济公是位罗汉。

  当年玄奘大师取经回来,唐太宗对他非常恭敬,问他:"供养凡僧也能得福否?"玄奘回答:"泥龙虽不能行雨,祈雨须祷泥龙。凡僧虽不能降福,修福须敬凡僧。"我们看见的都是泥塑木雕的龙王,我们要祈雨还是要向它们祈求;同样我们要求福报,必定也是凡夫僧当中,我们看见的只能是凡夫,他们内心在行菩萨道你是看不见的。所以我们要恭敬这些凡夫僧,他们内心在发心。我们要依止他们,当我们佛经看不懂的时候,我们要请教法师。

  佛、法、僧我们称之为三宝,是佛教这座大厦的三个角,三角是力学上最稳定的。佛法之所以传承千年不衰,是因为有佛、法、僧三宝的存在。今天我们在这里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皈依三宝的目的就是要去烦恼,要了生脱死。

  我们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在这里只能把三宝的关系简单地和大家讲一讲。我们每年都有培训,我希望大家都能踊跃地参与,我们专门抽三到五天的时间给大家讲这些道理。现在我们灵隐寺也建立了"周末讲经",法师们每星期六给大家讲这些佛法,也欢迎大家来听。杭州每年都有全国讲经比赛。今年全国讲经交流活动就在下个月的16日开始,到时我们也可以组织大家来听,听听全国各地来的法师们的演讲。我觉得杭州人福报还是挺大的,别的地方听不到,杭州每年都有这些活动,大家要珍惜这些福报。


编辑|慧容
摄影|一叶等
视频|妙莲  隐文
责编|妙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