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很关心优波离,有些从各方游化回来的比丘,佛陀见到时就会问他:“你有见到优波离比丘吗?”“佛陀!我见到了,他正在各处弘化!”“他行脚的地方,大家很恭敬供养他吗?”“佛陀!有些地方对优波离尊者的恭敬供养实嫌不足,在家信徒不知道他是持戒比丘,出家比丘总不愿和他见面,甚至还有比丘起瞋骂他!”“这是为什么呢?”佛陀怀疑的问。“因为和持戒比丘在一起,大家感到很多不便!”这位比丘诚实坦白的回答。佛陀听后,很不高兴,马上召集诸比丘,说明戒的可尊可贵,持戒的人,就像一盏明灯,品行端正,身心清净的人自然欢喜在光明之下,那些为非作歹的人,才不要光明,喜欢黑暗!佛陀又特地派人把那些对优波离无礼的比丘及瞋骂优波离的
发布时间:2025-05-27
南天竺国有个男子,皈依佛法,出家修道。但他有一种习气,喜欢经常洗澡,又用酥油等物,满身涂抹,一定要使身体十分洁净香滑,其他吃的穿的也要求十分讲究。总之一句话,他是挺宝贵他的肉体的。可是佛门修持方法,最要紧的是把一切幻色妄境看透,知道那些都是幻妄的,不要为它们引起什么爱憎好乐的情绪。因为这种情绪会缠缚正智慧,叫你迷而不悟。这位比丘因为有色身的爱缚,所以修了好久,竟不能证得圣道,他自己还不明白是什么缘故。后来听说摩偷罗国有一位优波笈多尊者,是已得道的善知识。他便登山涉水跑去请教。到了那边,得见尊者,照例礼了足,然后请问圣道。尊者见到比丘前来顶礼求法,尊者是有慧眼的,明知比丘的病根是由于色身的爱缚未
发布时间:2025-05-25
优波离证悟以后,因其个性拘谨,对于生活上最注重行住坐卧的威仪,佛陀所制定的戒条,他都能一一遵守,从不毁犯,不久,在同学比丘中,他就被大家一致公推为持戒第一!说起持戒,真实发心修道的人,对严持戒律的长老,当然欢喜恭敬供养,但那些不守规矩不持戒的人,就不会喜欢持戒的人,这是很自然的事。因此,优波离在僧团中,有些人对他不欢迎,甚至也有批评他的人!一个持戒的比丘,住在家中,恭敬他的人,自会跑上门来,若是出外游化,不一定会受各地僧信的欢迎。有一次,优波离和一些持戒如法的比丘到各处去行脚弘化,他们发扬持戒精神,对于诃责羯摩、驱出羯摩、依止羯摩、举罪羯摩等的忏悔法,经常举行,有一些比丘听到优波离来,就非常不
发布时间:2025-05-20
从前有一位国王的女儿,国王十分溺爱她,一刻也不能离开,女儿要什么东西,国王会千方百计给她办到。一天下着大雨,水积在庭院中,雨点打着积水,溅起许多水泡来。王女见了,心中喜爱。于是向父王要求说:“我要水上的泡泡,把它穿成花鬘,装饰头发。”国王道:“水泡这东西是取不起来的,怎么可以穿成花鬘呢?你傻了么?”女儿撒起娇来,说道:“若是不给我穿水泡花鬘,我就自杀。”国王听到女儿要自杀,心里惶恐起来,只得召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吩咐道:“你们都是有灵巧心思,精湛手艺的,应该没有做不成的工作,快给我取水泡,穿成花鬘,我女儿立等要戴。如果做不成,便都处死。”众匠人听了,面面相觑,都说没有本领取水泡做花鬘。独有一位老
发布时间:2025-05-20
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明日凌晨2时54分,小满到来《说文解字》曰:“满,盈溢也”这一说法正合南方地区小满节气的情形此时南方雨水渐盛,江河至此小得盈满由于正值蓄水种植水稻期间如果雨水偏少,田里蓄不满水难免“小满不满,干断田坎”而在北方,“小满”指的则是小麦的饱满程度此时北方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却未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故名“小满”正是“映水黄梅多半老,邻家蚕熟麦秋天”小满三候一候苦菜秀小满时麦子将熟,但仍青黄不接过去这时百姓们往往以野菜充饥二候靡草死靡草是一种喜阴的植物小满节气,各地开始真正步入夏天靡草死也是这时阳气日盛的表现三候麦秋至此候原为小暑至,后改为麦秋至时虽
发布时间:2025-05-20
优婆伽受梵德王的信任,权威一天大似一天,到后来,人民有的只知道有优婆伽,而不知道有梵德王。优婆伽并不就此满足,他竟想在梵德王睡午觉的时候,把他刺死,自立为王,当他有了这样企图的时候,有一天终于自己反省觉悟,深深的感到名位权欲的可怕,他把自己的恶念完全坦白的告诉梵德王,梵德王仍嘉许他的忠实,但优婆伽愿舍弃权柄,忏悔出家,他修行不久,就证得神通!在这时,王宫中有位理发师,名叫恒伽波罗,听到梵德王赞叹优婆伽的出家,生起随喜的心,他也发愿出家,做了优婆伽的弟子,一心修道,终于同样的获得神通!优婆伽和恒伽波罗,同样有了神通,同样都是圣者,所以当有一天梵德王到高山森林里供养优婆伽的时候,他顶礼以后,心想,
发布时间:2025-05-16
就在优波离出家的那年夏天,僧团内举行安居的时候,优波离因精进修道而开悟了,因此,他自然的成为教团中的上首,受出家在家二众的尊敬,当然,因为这个事实,使很多人惊奇,一个首陀罗贱族的人,他的根机是这么敏锐,这不只是首陀罗族之光,而且也是佛教的平等之光。佛陀为此,特别叙述了一段优波离的本生谭——过去,有两个人,他们是朋友,都生在贫穷的家庭,不过,他们虽然贫穷,但没有忘记布施行善,以这样的功德因缘,后来再生的时候,一个做了国王,名叫梵德;一个生在有崇高名闻的婆罗门家,名叫优婆伽,优婆伽娶了一个年轻美貌的妻子,非常爱他。有一天,大概因为优婆伽对别的女子表示亲切的态度被他太太看到,所以他很不高兴,开始嫌恶
发布时间:2025-05-12
优波离很欢喜,跟在舍利弗的身后去见佛陀,佛陀很欢喜的为他剃度,为他授具足戒。“百川河水,同流入海;四姓出家,同一释姓。”这是佛陀在法制上规定的精神,现在能由优波离的出家而实现佛陀的理想。佛陀嘉许优波离说道:“你很有善根,我知道你将来一定能宣扬我的正法。在你来此以前,跋提王子等已先来此要求剃度出家,我虽然已允许他们做我的弟子,但他们要经过七日的修行,等他们忘记王子的身分,真正知道是我的弟子时,我才允许他们剃度,他们才会有礼貌和你见面。”优波离感激涕零,他过去虽然替佛陀理过发,但想不到佛陀是这么慈悲,他发愿今后要好好做佛陀的弟子,好好的跟随佛陀学习。经过七日,佛陀叫出跋提王子等七人和大家见面,在众
发布时间: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