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茶禅之味

编辑:慧容 日期:2018-12-21 15:43

  我们现在经常听到"茶禅一味"这四个字,或者说"茶禅之味",除了对禅悦之味有深刻的理解外,也要对茶味有一番体悟。如果没有煎水烹茶的践行,没有对禅修的体悟,就仅仅是"口头禅"而已,毫无实意。

  什么是茶禅之味呢?

  饮茶并非简单的吸香啜味而已,而是要通过煎水瀹茶这些具体的茶事程式,以期证得一盏茶汤的真实意味。这样的品饮过程就称作"喫茶"。

  作为茶道修习,喫茶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茶事过程中,对于诸如备器、煎水、投茶、烹茶、出汤、奉茶、饮茶这些程式,都应该认真对待,不可粗疏和敷衍。

  譬如备器,凡茶巾、茶垫、茶瓯、茶盏、茶壶、水缶、水瓢、茶杓等都应该事先抹拭干净,按一定的次序和位置摆放整齐。

  茶事完成后要收回器具,同样应该将每件茶器抹拭干净,放入茶厨,以备下次茶事使用。

  这些虽然都是一些细微事情,但要真的会喫茶,喫出一碗茶汤的真实滋味,就必须从这些细微处做起。佛教说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就是这样的用意。

  证得茶中禅滋味

  参禅要真参实悟,要肯承当。承当自己本来是佛,只因妄想分别执著,而在生死海中轮转而做凡夫。

  佛陀在华严会上说:"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说明佛性人人具足,个个现成,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若离妄想执著,一切现前。

  如果我们将这个问题稍稍引申一些,作更加深入的探讨,即参禅和喫茶之间,到底意蕴如何?

  古人参禅开悟,到底悟个什么?

  这是个大疑问,值得我们深思。佛在《金刚经》里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这个无所得之法,就是佛法。

  我们饮茶是这样。啜饮茶汤,并非简单的吸香啜味而已,而是要通过煎水瀹茶这些具体的茶事过程,来约束、勘验,最终证得一碗茶汤的真实意味。

  要证得茶汤的真实意味,就应该以恭敬心、喜悦心、平等心以及清静心来品饮眼前这一碗茶汤,参究这一碗茶汤。

  此时茶味即是禅味,禅味即是茶味,茶禅互参,禅茶不二。喫茶即是参禅,参禅不异于喫茶。

  茶即是禅,禅不异于茶。这就称作茶禅一味,这就是参茶与喫茶的真实意义所在。

  珠光禅师说:"佛法存于茶汤",证茶汤真谛。

  赵州和尚接引学僧时,往往只说"喫茶去",独得茶汤三昧。

  师问二新到:"上座曾到此间否?"

  云:"不曾到。"

  师云:"喫茶去!"

  又问那一人:"曾到此间否?"

  云:"曾到。"

  师云:"喫茶去!"

  院主问:"和尚,不曾到,教伊喫茶去,即且置;曾到,为什么教伊喫茶去?"

  师云:"院主。"

  院主应诺。

  师云:"喫茶去!"

——《指月录》卷十

  一日,两位刚到寺院的行脚僧人慕名来找赵州禅师,请教修行开悟之道。赵州禅师先问其中一人在以前来过这里没有,回答没有来过,赵州禅师让他喫茶去。又问另一位僧人以前来过这里没有,回答来过,赵州禅师还是让他喫茶去。在身边的寺院监院这时满腹疑问,连忙问赵州禅师:"师父,新来的叫他喫茶去是可以理解的,来过的人为什么也叫他喫茶去呢?"赵州禅师突然喊了一声监院的名字,监院应声答应,赵州禅师同样让监院喫茶去。

  这三声颇有回味的"喫茶去",道出了赵州以茶接人的一片禅心,这杯茶是赵州禅师的心印传法受用,并毫不犹豫地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这杯茶,禅林中人誉为"赵州茶",千年以来开化了无数学人。

   禅在哪里?佛又在哪里?

  就在当下,我们的生活中,生活中的一切无不是道,无不真实,禅心如同一盏灯把生活照亮,赋予事物崭新的意义,如同"喫茶去"。院主的疑问,是心念有执,赵州禅师以一杯茶把他救回来,在一问一答的瞬间将迷失的心唤醒。体现了赵州"本分事"接人的禅修魅力。

  本分事在日用中,活泼而又现成的。在赵州禅师这里只有一杯茶,生活与信仰,形而上与形而下,最超越的精神境界与最物化的日常生活,就这样水乳交融,一味无别。

  赵州"喫茶去"公案,其实就是引导学人走向生活实践的一种体验方式,也是赵州作为禅宗直指人心的一种开示,"喫茶去"三字已非字面内涵所在,其深刻意蕴在于使人即事而真,即俗超凡。

  "喫茶去"是禅茶一味的真谛,是茶道的精神源头,是东方智慧奉献给人类文化最珍贵、最璀璨的瑰宝,也是佛教"慈悲、包容、感恩"的真谛所在。

  唐代皎然禅师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写道:

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这里所谓的"道",就是茶禅之味。说到此处,依然如众盲摸象,毕竟隔著一层。到底此中意味如何呢?不免也效仿古德一句曰:喫茶去!


编辑|妙莲
责编|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