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佛教如何辨别善与恶?

编辑:王华 日期:2019-03-22 09:34

普雨法雨润一切,

难行苦行为众生。



  为善最乐,如果做的是好事,那么心中充满欢喜,脸上会洋溢着快乐,身心舒泰。如果做的是坏事,那么心中充满愧疚、忐忑不安,或者充满愤恨与仇恨,脸色难看,脸上皮肤发麻,身体颤抖,焦躁不安等等,都是由于气不通顺的缘故。所以为善可以让人健康快乐,为恶则可以让人疾病缠身,心中忧愁而愤愤不平,怨天尤人。
 
  当今社会,讯息发达,我们的大脑会被各种讯息所吸引而生关注贪爱之心,根本来不及去察觉、去辨别什么是我们"需要"的,什么是我们"想要"的。



到底"需要"什么?
 
  我们"需要"的是善业、善法。但是,大脑不假思索的、立刻陈述出"想要"的东西可能会有一大堆。
 
  当我们心生烦恼时,根本无暇往善法方面去思考,满心都被烦恼所充斥,心因此失去了自由。
  相对而言,若心存善念,我们的心会更加自由,更有思维空间、更有时间去辨别真假及好与坏。



如何用佛法判断是与非?
 
  佛法中,"是"就是真实、正确的;"非",则是颠倒、错误的。如果你的知见符合宇宙人生真相,就是真实的。
 
  如果这一知见不符合客观事实,是出于我们的想当然,以黑为白,指鹿为马,那它就是错误的。
 
  是与非,可以从身心健康的角度来评判。凡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就属于"是";凡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就属于"非"。



如何用佛法定义善与恶?
 
  善的行为,能给自己带来利益和安乐。比如布施这种善行,既能帮助我们克服自身的贪心和吝啬,使人格得到净化,还能招感未来福报。
 
  善的行为不仅对自身有利,更能对其他众生有所利益。以布施为例,我们在自己受益的同时,也给被帮助的人带去利益。
 
  衡量一种行为是否属于善行,可以用这个标准检验:自己和他人都能获得利益。



  有些行为虽能带来眼前的快乐和满足,却不能使人格得到提升,不能给未来生命带去利益,甚至会造成过患,则不能称为善行。所以,佛教评判善恶行为的标准,不仅看现前产生的苦乐,更要看它对未来生命的延续是否有益,对究竟的解脱是否有益。





编辑|妙莲
责编|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