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偈|举难劝修——除灭我慢难⑫

编辑:妙莲 日期:2019-04-22 16:08


《佛说四十二章经》
第十二章 举难劝修

佛言:人有二十难。
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
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
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
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
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
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
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
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
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
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除灭我慢难
"除",消除、消灭的意思。
"慢",骄慢、骄傲。骄,是自鸣得意,自认为了不得;慢,比骄更进一步,轻视、看不起别人,认为人家不如他。

"我"
"我"字是什么意思?依中国文字的结构,是由"手"与"戈"两个字组合起来的,跟人家打架。日本人的汉字,把"我"写成"私",因此"我",存有私心的意思。 

"慢"  
慢是六个根本烦恼当中的一个。"我慢",就是自认为了不得,自高自大。再看看中国字,"自大",两个字结合起来成为"臭",自大就"臭"了,所以一个自高自大的人,自以为了不起,看轻人家,人家也会瞧不起他,甚至见了他,还要退避三舍,敬而远之哩! 


佛经曾经记载,佛在世时所发生的一件事情。难陀刚出家的时候,他见到所有的出家人非常恭敬,都顶礼膜拜,唯独对在座的其中一个,他不要礼拜,为什么?那人就是优波离尊者。难陀心想:这个家伙当年是在我家里做工的,是个奴才,我本来是他的主人,我怎么可向他顶礼。 

释迦牟尼佛看到难陀这种轻篾的态度,马上纠正道: 

"难陀啊,出家后,是以戒律为先后,谁比你先出家、先受戒,你就应当尊敬他,绝对不可再以各人过去的身世、背景来分贵贱。学佛的人必须尊重圣道,切切不可骄慢。" 


慢心生起 障自觉道
世间之人,见到落魄、贫苦之人,便心生傲慢,觉得自己强过其人,更是有人,幸灾乐祸;见到强于自己之人,嫉妒心起,多有不满,不屑一顾。究其根源,皆因我慢心在作怪,执著自我,目无他人。

众生无始劫来轮回生死,多因有我执而不得出离,生生世世,已成惯性习气,无形之中障碍了自己心性的平等和清净。

一切众生的觉性,本来平等无二,佛性本无差别,圣凡无别,功德无异。既然如此,为何轻慢他人。慢心生起,障自觉道,于本自平等的佛性中生起不平等之慢心,故障碍自性的复苏与觉醒。修行人,应将心量放大,增长利他菩提心。


何谓觉悟心

菩提心即是觉悟心。觉悟心有两种,清净与光明,清净之时内心平等;光明显现时获得自性的智慧功德。慢心生起,心不平等,轮回不止,源于多见他人有错,不见自身过失。譬如有二人同时种田,一人总见他人田中杂草丛生,指点令其拔除,其人闻语,将田地杂草铲除干净。而见他人田中有草之人,不知自家田地荒草一片,秋收之时,颗粒无收。我慢之人即是如此,总见别人好坏对错,不见自身有过,最终亦无法获得解脱圣果,仍然要轮回六道之中。


珍惜当下的善缘
六祖大师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意思是说:想要学习无上菩提之道,便不可轻忽初学者。地位低下的人也会有过人的智慧;地位尊贵的人也会有心智迷失之时。若轻傲他人,将造无量无边难以计算的重罪。

修道之人,不论学历高低,不论年龄大小,不论容貌美丑,纵是有人才华横溢,学富五车,若不能常观自心,发菩提心,自利利他,亦难见道;纵是有人贫穷落魄,一字不识,若能常见自身有错,不见他人好恶,发广大菩提心,此人很快便可成就。

成佛与否,取决于自心的清净觉悟,与他人优劣无关,若因他人而生起慢心,他人的过错,会成了自己成就的障碍。佛性人人具足平等,因各自业力不同、福德显现各有不同,但多是轮回果报。而解脱的圣因,每一世皆可创造,故应珍惜我们当下解脱的善缘。


编辑|妙莲
责编|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