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四十二章经》
第十二章 举难劝修
佛言:人有二十难。
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
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
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
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
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
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
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
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
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
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偈颂大意
释迦牟尼佛说:人世间有二十种难以做到的事。贫穷的人,要想布施是很难的;尊贵而富有的人,要想学佛修道是很难的;想要掌控生命而不死,是很难的;要想看到佛经,是很难的;想要生在佛出世的世间,是很难的;想要忍住美色,离开欲望的诱惑,是很难的;遇到好的东西,不贪求是很难的;受到侮辱而不愤怒怨恨是很难的;有权有而不利用权势,仗势欺人是很难的;遇到事情不起心动念,能泰然处之是很难的;要想广泛地学习深刻地探究事理是很难的;要想除灭傲慢自负是很难的;要想不轻视尚未学得佛法的人是很难的;要想具有平等慈悲之心是很难的;要能不说是非是很难的;要想遇到有真才实学的有知识的人是很难的;学佛的人要想明白真正的佛理、明心见性是很难的;随缘教化众生是很难的;遇到任何环境、处境都能安然处之是很难的;要想明白世间各种行为方法的实质是很难的。
【善解方便难】
用方便法门来教化众生,也不是易事。华严经有云:「一切唯心造」,人们的心猿意马,一剎那间,不知转换了多少次,所产生的烦恼,不下八万四千种之多,对治方法,虽有八万四千个法门,但要看清楚,是那种病,开甚么方,即是要对症下药。要找到病之根源是一难,要懂得用正确之方法来治疗,又是一难,所以要善用方法,随机说法。但现世我们遇到善知识,有善解方便的机会多不多?恐怕也难。
做任何一个善法,以方便摄持非常重要。世间上做一件事情,都离不开善巧方便,如果你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财物制度,经济运作起来会非常方便,做什么都不太花时间,最后的效果也不错。同样,我们行持善法也需要方便法。
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
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佛说方便法,度脱众生心,
众生若无心,佛亦无法说。
方便法的重要性
佛陀说:"善解方便难",意思是说:能适当地体会方便法确实是很难。其重要性在于"会事启理",使我们于人事中领会道理,启发我们真净的本性。因为众生习性多有所偏执,有的迷执于事相,有的迷于理论,无法事理兼顾,所以不能事理圆融,不能圆融事理则易生事障、理障的困难烦恼,这都是不能"善解方便"的困"难"。如能会得"方便"个中之妙法者,则得诸事无难、万事无碍了!
金刚经中有:"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我们总不能搭船渡河之后,还把船背着不放吧?学佛也是一样,所听的一切法和礼拜的行动,都是一种方便之法——借假修真,借方便(事相)来会理启真,如能晓了方便妙法,则能无难不解,通达诸法、智慧如海,和睦群众一切无碍了!
孔子学生受人回报的公案
孔子有一位学生,出门途中,遇到一人落水,赶紧将其救到岸上,被救者感激不尽,便将自己家中一头黄牛相送以表谢意,孔子学生便将牛拉回,而其他学生见此情景,马上指责道,我等乃圣人门徒,助人为乐,帮助他人,不求回报,理所当然,怎可心有所图,又将所送之物带回,如此做事,岂不让众人耻笑。另有部分学人,也觉得将黄牛带回是应该的,大家争论不休,僵持不下,最后来到孔子面前,请求开示。
孔子说道,学生救人,又受人回报,毫不客气,将牛拉回,此为大善之举。众人不解,孔子继续说道,虽然表面看来,救人之后,受人回报,看似有图,但却因此事件成就了后人的善行。譬如,又有人落水,或是遭遇其他危险,一定会有很多人积级参与,出手相救。因为人类,多是有所企图,世间做事不图回报者甚少,当救人后,被救者亦会将自身财物相送,以表感谢,如此一来,生命被得到救度,人心亦不会太过冷漠,人们会将善事辗转相告,互相学习,至于相送财物,久后将被忽略,能记起的仍是这一份大善之事。若是救人之后,被救者为表感谢将家中财物相送,而救人者百般推辞,坚持拒绝,看似不图回报,众人也纷纷赞扬,虽自身美名远扬,但今后有人遇险,也少有人能够挺身而出,出手相救。故如此说来,学生之举,乃为大善,后人当应效仿。
佛陀引导众生有诸多方便
喜求大法,好高务远,内心障重慧浅,自然不解佛说方便道的真正含义。
诸方便法,是佛陀面对二乘根性的众生,不得已而说,否则此类众生将无得度因缘。所以,众生多以局部执着为全貌,或看表相,不能通过表面现象深入了解。而佛陀智慧如海,宣讲八万四千种方便法门,引导众生,如五戒十善,四圣谛法,十二因缘法,六度万行,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等等,皆是方便善巧,一时之用,并非永久。
譬如有人头疼,服用治疗头疼的药即可,病好转后,无须服药,佛说三藏十二部方便之法亦是如此。未曾有过永久不变之法。而恒常不变的法非关文字,众生不能善于理解,反被法缚,不得解脱。
又如放生,表面救度众生,更多是救度自己,放掉自己现有的害人心、不慈心,不平心,嗔恨心,杀生心等种种不善之心,通过放生净化自心,自心得到净化,外境之中也真实的救度了很多生命。有人认为,买生,放生,导致商家有机可图,从中赚取利益,因此而拒绝放生,其实这些都为表面现相,至于商家暂且不说,当下被放走的生命,才是真实受益,有机会皈依三宝,得闻佛法,放生之时,我们的念诵仪轨,大量的经咒,都是利益众生种下善根的,如若这些生命没有被买来,仍在商人手中,除了即将被杀外,终不能听经闻法。
纵使一次次的放生,商家为谋利益,纵使放掉之后又被打鱼者捞起,而我们参与放生的人员,是真实的为这些生命在做佛事,真实的令这些众生闻到了佛法,种下善因,必定转生善趣。
又如药店药品,所有药品都是为治疗病人的某种疾病,无病无药,病愈药除,若是继续服用,反被药害。佛说方便法即是如此。众生不可贪执其中,应具大智慧,善于辨别,善于理解,很多时候眼见耳闻都并非真实,事与事之间当应反复对比,观察思维,不可妄下结论。有些事情,眼前有利,以后有害,此不为善;有些事情,眼前有小利,以后有大害,此为大害;有些事情,眼前有大害,以后有大利,此为大善;前前苦者为善,后后乐者为善,后后苦者为恶。
修道之人,付出一生辛苦,看似很累,但今生或来世,却可受益,此不为苦。而有些人,不去修道,享受人生,山珍海味,高楼大厦,看似享福,实际是苦。
人有二十种难,佛已略说,我等佛子,不论何等根器,只要有缘接触佛法,不要怕难,俗语说得好: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必须把握机会,依教奉行。
佛说二十难,虽然是在谈学佛修行,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相当实用,因为我们若明白有这些难处,自然更透彻地明白自己的缺点,大家不要望而生畏,应该从而修正,也因为知道难,所以更懂得去珍惜。
具有我傲贡高的凡夫众生,不但对别人的功德不予认可,甚至对佛陀所讲的三乘方便教法,亦概不接受,总觉自己是上根利智之人,修证无上究竟圆满了义的法,怎么可能学修不究竟的方便法呢?这种对佛法的不善取舍,是对了义与不了义、究竟与不究竟的教义没有理解,未能明了佛陀针对不同根性众生的应机方便法。(第十二章举难劝修简介 完)
★ 往期回顾 ★
▲每日一偈 | 举难劝修——贫穷布施难①
▲每日一偈 | 举难劝修——豪贵学道难②
▲每日一偈 | 举难劝修——弃命必死难③
▲每日一偈 | 举难劝修——得睹佛经难④
▲每日一偈 | 举难劝修——生值佛世难⑤
▲每日一偈 | 举难劝修——忍色忍欲难⑥
▲每日一偈 | 举难劝修——见好不求难⑦
▲每日一偈 | 举难劝修——被辱不嗔难⑧
▲每日一偈 | 举难劝修——有势不临难⑨
▲每日一偈 | 举难劝修——触事无心难⑩
▲每日一偈 | 举难劝修——广学博究难⑪
▲每日一偈 | 举难劝修——除灭我慢难⑫
▲每日一偈 | 举难劝修——不轻未学难⑬
▲每日一偈 | 举难劝修——心行平等难⑭
▲每日一偈 | 举难劝修——不说是非难⑮
▲每日一偈 | 举难劝修——会善知识难⑯
▲每日一偈 | 举难劝修——见性学道难⑰
▲每日一偈 | 举难劝修——随化度人难⑱
▲每日一偈 |举难劝修——睹境不动难⑲
编辑 | 妙莲
责编 | 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