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释月真
湖山藏古寺 禅僧育佳茗
——浅谈佛教对杭州茶文化的影响
西湖山水之于杭州,
可谓得天地之造化,
成一方百姓之福源。
杭州灵山秀水,
蕴育出了千年优雅的文化,
高僧名土,层出不穷。
除诗文书画艺术之外,
佛教文化与茶文化相得益彰,
成为西湖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撷录文献所载,
略述二者渊源。
一、茶道因禅而兴
国人饮茶,赋诗论禅,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诚如《茶经》所言: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僧人中最早以饮茶来助修的,是南北朝时期敦煌高僧单道开。梁慧皎(497~554)编撰的《高僧传》卷九记载:"单道开,姓孟,炖煌人。少怀栖隐,诵经四十余万言。绝谷饵柏实,柏实难得复服松脂。后服细石子,一吞数枚,数日一服。或时多少啖姜椒,如此七年,后不畏寒暑,冬温夏凉,昼夜不卧。"
唐房玄龄(579~648)等编撰《晋书·艺术传》记载:"单道开,敦煌人也。常衣粗褐,或赠以缯服皆不着,不畏寒暑,昼夜不卧。……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姜桂、茯苓之气,时复饮荼苏一二升而已。自云能疗目疾,就疗者颇验。视其行动,状若有神。"
陆羽(733~804)在《茶经》里也据此记载道:"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余茶苏而已。"
西晋时期,单道开饮茶,主要是利用了茶提神、破睡、醒脑的自然功效,只能说是把茶的自然属性与人的生理属性结合起来,还没有把茶与佛理结合起来。
真正最早把茶与佛理结合起来的是东土释迦、陈隋国师、佛教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智者大师(538~597)。
据《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所载,智者大师于"陈太建七年(575)秋九月,初入天台,历游山水,吊道林之栱木,庆昙光之石龛,访高察之山路,漱僧顺之云潭,数度石梁",以茶礼供罗汉,从而产生后世所说的"罗汉供茶"。
日僧成寻(1011~1081),宋熙宁五年(1072)来到中国,于五月抵达天台山,参拜天台宗祖庭,瞻礼罗汉道场。在其所著的《参天台五台山记》中最早详细记载了"罗汉供茶"。
又有日僧道元(1200~1253),南宋宝庆元年(1225),登天台山求法,回国时将"罗汉供茶"仪式移植到日本曹洞宗总本山永平寺。并亲撰《罗汉供奉式文》一文,文中写道:"现瑞华之例,仅大宋国台州天台山石梁而已。"石梁"罗汉供茶",名扬中外,宋苏轼、罗适、贺允中、王亚夫、宋之瑞等均有诗题咏。
智者大师又曾在华顶修头陀行,尝以茶供佛,奉行止观双修、茶禅一味。智者大师不仅在坐禅的同时以饮茶来提神醒脑、定性发慧,而且还用茶来供养佛陀,最终得出茶禅一味、清寂一致、心自茶止、性随味定的结论。由此可见,茶的自然属性与人的生理属性都被智者大师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所以,智者大师堪称是中国佛教文化史上首开佛茶结缘、以茶助修、赋茶以佛性的第一人。
自智者大师将茶升华到"茶禅一味"的精神境界后,植茶、采茶、炒茶、煮茶、观茶、品茶、供茶诸事在寺僧中蔚然成风。
唐代诗僧寒山子隐居天台寒石山七十余年,日日云游山水、煮茶品茗、吟诗题作,在大自在中参禅悟道。此后,天台山僧人植茶,饮茶渐成传统。
唐代诗人刘禹锡(772~842)
曾作过一首《西山兰若试茶歌》
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
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觜。
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
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彻骨烦襟开。
阳崖阴岭各殊气,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虽尝未解煎,桐君有箓那知味。
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顷余。
木兰沾露香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
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客。
不辞缄封寄郡斋,砖井铜炉损标格。
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
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跂石人。
诗中"斯须炒成满室香",说明唐代出现了炒制绿茶工艺,这是我国炒青绿茶最早记录。对茶树栽培环境要求区分"阳崖阴岭各殊气",以"竹下莓苔地"为宜;对茶的香型指出"木兰沾露香微似";对茶效作出了"悠扬喷鼻宿醒散,清峭彻骨烦襟开"的生动描写,这些都是有关唐代制茶工艺的珍贵史料。
天台也是我国茶种和茶文化向海外传播的最早源头。据《日吉神道秘密记》记载:(日本桓武天皇)延历二十三年(即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9月,日本遣唐僧最澄(日本天台宗开祖,又称传教大师,767~822)来到中国天台山修习天台宗教义,并受到寺院茶礼的熏陶。唐顺宗永贞元年(805)5月回国时,除带回了128部345卷天台宗经典外,还携带了大量团茶与茶籽。归国后最澄将茶籽种在近江国(今日本滋贺县)比睿山(今大津市坂本)日吉神社旁,成为日本种茶之始。
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和淳熙十四年(1187),被誉为"日本茶祖"的荣西禅师(1141~1215)两次上天台山求法。在两年多时间里,他全面考察了种茶、制茶技术,饮茶习俗和以茶供佛的仪式等。1191年,荣西学成归国时,还带去大量天台山茶种,并于次年用汉文著成被誉为日本"茶经"的《喫茶养生记》一书,大力提倡饮茶养生,被后人誉为日本"茶圣",并为此后形成日本茶道文化奠定了基础。
七、八百年之后,日本奈良称名寺僧村田珠光(1423——1502)尝试将人生两件大事——参禅和饮茶,合二为一,完成了日本式茶道的建立,提出了"谨、敬、清、寂"的茶道四规,千利休(1522~1592)在继承村田珠光、武野绍鸥(1502~1555)的基础上,使草庵茶更进一步深化,他把村田珠光提出的"谨、敬、清、寂"改动了一个字,以"和、敬、清、寂"为宗旨,其精神主旨仍没有离开佛教禅宗的境界,并一直传持至今。
天台山的茶与茶文化不仅传到日本,还传播到了朝鲜半岛。韩国最早的历史文献《三国史记》,记载了新罗遣唐使大廉带回天台山云雾茶茶种,并种植在地理山(今韩国智异山)。
饮茶与修道相得并论,名为"茶道"。据现有资料,"茶道"一词最早见于唐代江南高僧皎然和尚(约720~约805)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
素瓷雪色漂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徒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候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皎然和尚在诗中明确提出了"茶道"一词,而且誉之为"三饮便得道",足见在当时茶于僧家修道之重要了。
又如皎然和尚的另一首诗:《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
喜见幽人会,初开野客茶。
日成东井叶,露采北山芽。
文火香偏胜,寒泉味转嘉。
投铛涌作沫,着碗聚生花。
稍与禅经近,聊将睡网赊。
知君在天目,此意日无涯。
诗中明确指出茶道与佛经教义具相近之处,且可祛除睡魔。
在佛教的修行方法当中,坐禅为僧人重要之常课。坐禅方法以"调身、调息、调心"为要诀,循序渐进,心境平和并且远离昏沉之后,则有清明的智慧生起,从而照破烦恼心结,证自在解脱之圣果。
依佛教戒律,习禅者宜过午不食,减损睡眠,端身正座,心念专注而修习禅理。由于饮茶提神、养心、止渴、驱睡眠及消除疲劳等功效,自然成为僧人们首选的坐禅辅助饮料。更因其功效显著,便得到了各个寺院的广泛提倡,坐禅饮茶相得益彰,因茶而得道益者不在少数,故有"茶禅一味"之说。
日本茶道高僧泽庵宗彭(1573~1645)描述其煮茶心境说:"苟筑小室于竹阴之下,铺水石、植草木,置碳、安釜、生花、饰以茶具,赏四季风花月夜之景,感草木荣落之时。松风飒飒闻于釜中,忘却尘世念虑;渭水涓涓流于勺上,洗去心中尘埃。"
松风飒飒闻于釜中,
忘却尘世念虑;
渭水涓涓流于勺上,
洗去心中尘埃。
这和禅者宴坐于阿兰若处,澄心静虑何其相似。可以说禅者借茶修心性,茶亦因禅而得以普及,茶道与佛教禅宗一同得以兴盛。
作者系中国佛教书画艺术交流基地常务副主任、杭州市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月真法师。(待续)
编辑 | 妙莲
责编 | 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