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 释本空
"安乐"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期待获得的,安乐的表现形式则有财富的圆满、寿命的延长、生活的幸福……总的来说,就是身心都能远离痛苦获得安乐。
"安乐"要分成两方面,一种是暂时安乐,另一种是究竟的安乐,也就是追求世间和出世间的差别。但"趋乐避苦"这一点是我们所拥有的共性,我们一切的行为也都为此所驱使。
如何才能获得安乐?
吉祥即是安乐的原因,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人们却无法达到统一,甚至大部分人是迷茫的,由这一份迷茫所引发的一场大讨论,发生在了两千多年前的古印度。
三种观点
相传,在当时人们对于"何者才是吉祥"展开了一场讨论,而人们主要分成了三种观点。
第一种人认为"看到的就是吉祥。"比如清晨看见了美丽的鲜花、或者代表吉祥的图案(好比我们在新年里会挂中国结、贴窗花、贴福字等等),这样就是吉祥。
第二种人认为"听到的就是吉祥"。比如听见喜鹊的叫声或者听到祝福语。
第三种人认为"觉知到的就是吉祥。"觉知是指香、味、触这三类,也就是闻到的、尝到的和接触到的,比如闻到甜美的香气,尝到可口的食物或身体有非常舒服的接触。
这三类人各持己见,互相无法说服对方,甚至这场人间的讨论都影响了天人,整个天界也在为这个问题争论不休,或许你都不敢想象,这个问题居然一直持续了十二年之久都仍然没有得到一个定论。
一场十二年的争论,确实应该有个结果了。于是天人们商量要去请问帝释天,因为他在天界中福报和智慧都是最大的,他肯定能为大家决疑。可是没想到当天人向帝释天提出疑问后,他却谦卑的说到自己的福智与佛陀比起来,好像火的光明和萤火虫的光明的差距。如此这个问题的终结者就只能是佛陀了,于是他便派遣了一名天子去往人间请教于佛陀。以上便是《吉祥经》的缘起。
《吉祥经》有很多种版本,我所选用的是《小诵经注》的版本,现将全文录出:
经文浅释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沙瓦提,揭答林给孤独园。那时,有位容色殊胜的天人,在深夜照亮了整座揭答林,来到世尊处。来到之后,礼敬世尊,然后站在一边。站在一边的那位天人以偈颂对世尊说:"众多天与人,思惟诸吉祥,希望得安乐,请说最吉祥。"
这段经文中所描述的情形,也就是那位天人来到佛陀处所发生的故事,这部经之所以会发生在深夜,是因其天人只有在人们都休息后才会来到人间(据说,是因为他们嫌弃人间的吵闹与污秽,所以只有夜深人静时,他们才能勉强来到人间,但如今的夜晚是如此的喧嚣,真不知他们何时才会下来了。)而他们庄严的身体在黑夜中则显得光明耀眼。
【如是我闻】
几乎在每部经的开头都会出现,他是阿难尊者亲自聆听过佛陀讲法的证明,我们也要像一个专心的听客那样认真的听着那天所发生的一切,但按照佛教的观点来看,我们甚至可以超越时空的局限,使自己成为那场法会中的一员,所以"一时"就不再是"那个时候",而是"这个时候",如此我们便不是听故事的那个人了,而是法会中那个人。
【揭答林给孤独园】
佛弟子对于这个地方是不陌生的,因为佛陀常常在这里说法,这里也是圣地之一,汉译经典中一般翻译为祇树给孤独园,它是由祇陀太子和给孤独长者共同供养给佛陀和僧团的。
佛陀那夜住在祇树给孤独园中,天子来他的身边,向他问出那个困扰了人间和天上十二年之久的问题——
众多天与人,思惟诸吉祥,
希望得安乐,请说最吉祥。
我想现在我们大部分人也还困惑于此,我们希望获得安乐,但我们不知道怎么才能获得安乐,甚至我们一直认为自己在追求安乐,可也许我们都不清楚什么才是安乐。我们不停的在努力,但我们迷茫的是,这条路能否到达终点,更重要的是这个终点真的就是"安乐"吗?这样的问题我们即使竭尽所能也实在无能为力,因为我们对于因果是何其迷茫,我们没有办法确立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对于安乐是何其困惑,我们没有能力找到产生他的原因,这种迷茫造成了我们的猜测、焦虑、恐惧……
所以,我们寄希望于觉悟者——佛陀,祈求他为我们教导什么是安乐,什么是获得安乐的方法,当然,你的祈求有多么真诚与迫切,那么佛陀的回答就会对你有大加持与帮助!
不结交愚人,亲近诸智者,
礼敬可敬者,这是最吉祥。
从这句开始就是佛陀对天人的回答了,这些答案便是帮助我们趋向吉祥安乐的方法。
我们生活在世间必然要与大众来往交流,同时,我们自然也会受到他人对我们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明显且巨大的,所以是否能清楚的认知我们所处的环境并对此有着正确的判断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于是,佛陀首先将一切众生,划分成了三类,分别是愚人、智人和可敬者。当然,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划分的标准,智者与愚者的差别是在于愚者分不清何者是善、何者是恶,或者他知道,可他并不认为善恶的行为会带来相应的结果,所以他会让自己的生命逐渐走向痛苦黑暗的深渊,而智者正好与此相反,他深谙因果之道,并努力的使自己达到安乐光明的彼岸。可敬者因其所具有的功德(慈悲与智慧),故而称为可敬。
我们可能习惯性的当一个旁观者了,认为这三种划分是除自己之外的一切人,其实不然,我们必须要看看自己是属于哪一种人,认清与接受自己也是改变自己的前提。
当我们完成分类之后,就应该要明确自己与这三类人相处的态度了,所以,佛陀告诉我们"不结交愚人,亲近诸智者, 礼敬可敬者。"不结交、亲近、礼敬这三种态度,清晰而鲜明。也许,大家在看到"不结交"时会有些诧异,认为这不应是佛教徒该有的冷漠,因为我们的誓愿不就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吗,怎么可以放弃一部分呢?特别还是急需帮助的那一部分呢?是的,没错,我们要帮助他,甚至要毫无条件的帮助他,但是,我也清晰的认识到了自身的能力,以我现有的能力不仅帮不了他,或许会和他一起迷失,我们都希望能改变环境,事实上却被环境改变了自己,那时我还怎么帮他呢,而迷失后的我会像一个传染源似得,要伤害更多的众生。所以,现在我选择了"不结交",但这份选择里没有抱怨、没有嗔恨、更没有舍弃,我为了更好的帮助你,才暂时的离开你,我离开后的所有努力,只为有一天能真正的给予你安乐。
离开你后,我就要去"亲近"智者了,我知道他能帮助我生起慈悲和智慧,因为他知道生起的方法。我更要"礼敬"具足慈悲和智慧的有情,我的礼敬源于我对善知识的敬仰、对善法的向往以及对悲智的希求。与他们在一起,我会发现自己在不经意间,就改变了很多,恰似古人所说"亲附善友,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为此我欣喜不已,不仅是因为我自身的改变,更是因为能帮助你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当一切回归到我们内心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内心的烦恼就是"愚者",而有时出现的慈悲、智慧就是"智者"和"可敬者",如此,我们就要时时提醒自己不结交内心的"愚者",应该去亲近内心的"智者"和"可敬者",这样便是吉祥与安乐。(待续)
大吉祥天女画像
供稿 | 释本空
编辑 | 妙莲
责编 | 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