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得最吉祥—《吉祥经》学习分享②

编辑:王华 日期:2020-02-16 19:38

 

  庚子春节之前,一次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举国上下民众的心。我们必须做到不慌乱、不恐怖、不盲从,保持良好心态、理智面对、科学解决。"专家管对治、政府抓管理,大众守规则"。

  面对疫情,佛弟子要依据佛法,通过修行自利利他,发心利众更积极,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正能量。

  面对疫情,我们一起诵读《吉祥经》,祈愿国泰民安,四大调顺,疫病消除;祈愿你我,身心安乐,福慧增长,吉祥圆满!

  《吉祥经》出自南传佛经小部经典的小诵经部分,在南传佛教极为重视,被奉为在家人修持遵循的宝典。在汉传佛教的《法句譬喻经·吉祥品》中也收录此经。

  《吉祥经》经文很短,却很有名。这篇经文的开头讲,当年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半夜时分,有一位天神从天而降,祈请佛陀开示,如何获得"最吉祥"。佛陀为天神说了十一个偈颂。今天解说第二、第三偈颂。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沙瓦提,揭答林给孤独园。那时,有位容色殊胜的天人,在深夜照亮了整座揭答林,来到世尊处。来到之后,礼敬世尊,然后站在一边。站在一边的那位天人以偈颂对世尊说:

众多天与人,思惟诸吉祥,
希望得安乐,请说最吉祥。

不结交愚人,亲近诸智者,
礼敬可敬者,这是最吉祥。

居住适宜处,往昔曾修福,
自立正志向,这是最吉祥。

多闻与技术,善学于律仪,
所说皆善语,这是最吉祥。

奉养父母亲,扶养妻与儿,
正当的职业,这是最吉祥。

布施与法行,接济诸亲族,
行为无过失,这是最吉祥。

避离诸恶事,自制不饮酒,
于法不放逸,这是最吉祥。

恭敬与谦逊,知足与知恩,
适时听闻法,这是最吉祥。

忍辱易受劝,得见诸沙门,
适时讨论法,这是最吉祥。

热忱与梵行,照见诸圣谛,
体证于涅槃,这是最吉祥。

接触世间法,心毫不动摇,
无愁染安稳,这是最吉祥。

此等实行后,各处无能胜,
去各处安稳,是其最吉祥。
——《小诵经注》版本
 

 
偈颂之二

居住适宜处,往昔曾修福,
自立正志向,这是最吉祥。

  上一个偈颂中佛陀讲述的是如何与大众相处的方法,这是在人际关系相处中的原则,而这一颂中佛陀首先告诉我们的是如何选择地理环境。

  选择适宜住处的标准

  "适宜"即是其标准,但"气候的舒适"和"环境的优美"并不应该成为这里主要参考因素,是否有"三宝"(佛法僧)的行化才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如果没有任何"三宝"的行化,甚至没有一点三宝的形象出现,此地便成为了八难中的——边地,边地之所以是难处,就在于此地的众生无法亲近殊胜福田,更难以培福、增福从而趋向安乐之地。

  适宜的住处应该拥有接触三宝的机会,只有接触后才可能进一步依止三宝修学,也就是说有三宝的地方便是吉祥之地。所以,我们应该常常去亲近三宝、忆念三宝,假如我们无法忆念时就要依靠外在的三宝形象或者象征三宝的事物,帮助我们想起三宝的功德。

  今世能遇佛法的原因是什么?

  从过去世至今生,我们无法将上世的财物带至今生,也无法找到过去世的眷属,就连我们万分珍爱的身体也没有任何办法带着它一起轮回,但是业力随着我们从过去来到了现在,我们现在所遭遇的一切,从内在的身心到外在的世界,都是自己业力的显现。

  所以,如果我们带来的是福业,今生今世能再遇见"三宝,"自然一切皆是吉祥的,与之相反的就是罪业,那么感受的便是灾厄。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后,也就能坦然的接受现有的一切,接受了现有即是放下了所有的恶心,而选择了善心,这份善心所带来的福报,也将陪着你前行。

  学佛需要有志向和目标

  志向在修学的过程中十分的重要,却总被我们所忽视,这也往往造成了我们修学的停滞或失败。我们最初修学就是为了引发我们正确的志向,也就是正确的动机。因为,如果我们的动机不正确,我们所做的一切也将是错误的,即使你表现出来的行为是贤善的,其实也只是伪善。

  你最初的发心和动机是什么?

  动机决定了行为的性质,所以,修学的第一步便是树立自己正确动机,大乘法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启发我们的菩提心,只有在菩提心含摄下的行为才能被称为菩萨行,或许,你会觉得调整动机很简单,但是当你真的试图去改变自己动机的时候,才会发现这并非是件简单的事,你可以做到每天拜佛上百次,但你可能很难做到为了成就佛果而礼佛一次。经典中比喻时说到在未发菩提心时即使拿着如同整个地球那样大灯具去供养佛,也不及发了菩提心的人仅以点燃一根稻草的光明供佛的功德大,由此可见,调整动机或许不应该被你忽视。

  当我们仔细观察自己的动机时,才会发现它其实常被贪心和嗔心所污染,即使我们成功的逃避了贪嗔,我们难免也要堕入无记心当中,在重复的念诵、礼拜、学习当中,我们慢慢发现自己好像只是在重复动作,自己的信心、慈悲以及相应的功德为何没有随着自己的日课而增长,甚至在倒退,这时我们恐怕就在打退堂鼓了,我们恐惧了,迷茫了,困惑了,也许有人选择了放弃,也有人虽然没放弃,因为他觉得付出了太多,舍不得放弃,只能无奈的继续坚持,只是这种坚持能带给他的只是更深的迷茫和痛苦,或者把他带入错误的深坑。

  当你出现这种情况时,应该做的是去观察自己的动机,也许你的动机一开始就是错误的,那么这种错误坚持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只有正确的才应该努力让他延续下去。或许你一开始只是一时热情,凭着这样的感觉去念诵、礼拜、学习,但当这份热情过去之后,剩下的就是无所依凭的迷失。我们常常不关心自己的动机,认为这并不重要,行为才显得的更为关键,但只有在正确动机的引摄下,我们才能明白当下自己所行的意义,这样的修学之路才可以持续的走下去。

  我们依止三宝使我们生起正确志向,在这样志向的引导下,我们积累福慧两种资粮,这便是吉祥安乐的。


偈颂之三

多闻与技术,善学于律仪,
所说皆善语,这是最吉祥。


  多闻的利益

  我们学习佛法的第一步就是听闻佛法,那么,我们先来看看多闻对我们的好处。《大宝积经》云:

多闻解了法,多闻不造恶,
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

  我们通过闻法才能知道什么是法,什么是非法,只有知道了善恶标准,才能正确断恶修善。否则,连善恶都分不清,又该如何断恶修善呢?听闻佛法也会让我们明了何者是有义的事情,何者是虚耗人生,并非所有的勤奋都是有意义的,也许看起来十分努力的行为,其实还是空度一生,要想避免白白的辛苦,多闻就是必不可少的了。多闻会帮助我们获得正见,目标的设立正确是最终成功的必要因素,不然南辕北辙的劳苦,难免让人惋惜。

  知识的分类

  上面是从修学佛法的角度来说的,世间的角度也是如此,在古印度时把一切知识划分成五类,也就是常说的五明。

  1.声明,语言、文典之学。
  2.工巧明,工艺、技术、算历之学。
  3.医方明,医学、药学、咒法之学。
  4.因明,论理学。
  5.内明,专心思索五乘因果妙理之学,或表明自家宗旨之学。

  知识的获得尤为重要,足够多的知识,才能使我们正确认识事物。

  何谓技术

  相对于了解知识的更深的层次,就是技术,这需要我们对某一类知识有着熟练的掌握程度。在世间,物质生活是我们生存下去的基本保障,一项熟练的技能将有助于我们获得更多的物质资源,从而能去除生活的贫困。在出世间中我们同样要对自己所修学的法门熟悉善巧,这也会使我们更多更好的获得出世间的资粮。

  受持律仪的目的——去恶修善
  在佛教中,是依靠每个人所受持的戒律来区别不同的身份,如果受持三皈依就是佛教徒,不然就是非佛教徒,受持了比丘戒,就拥有了比丘的身份,受持菩萨戒,就成为了菩萨。

  每个人都应该承担符合自己身份的义务和责任,要遵循的规则,就是相应所受持的戒律中的规定,虽然每种戒律各有不同,但十善业是其共通之处,十善业即从身、口、意三个方面对我们的行为进行了规范,即身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语善业即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善业即不贪、不嗔、不痴。

  律仪就是要求我们做到从内到外的去恶修善,内心的改变是其关键,我想佛教中"律仪"绝不止是在外在的形象上用功,因为在世间上,如军人、演员、以及服务行业的工作,外在威仪绝对是过关的,但这却不是佛教中"律仪"。佛教中"律仪"一定是内心的庄严,才能外显出威仪,内心的慈悲,才能外显出调柔,内心的保持正念,才能外显出宁静专注。虽然,在改变自我的时候可能不太容易,但我们总算知道了努力的方向。

  多说真实语 柔软语 勉励语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但是这个"工具"我们用的好像不是那么好,不经意间我们就造了语言的恶业。

  因为在大部分人看来,语言的行为比身体的行为轻的多,所以我们对语言也就掉以轻心了。然而语言的力量,强大到超乎你的想象。

  古人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恶言可能带来杀身之祸,但一句安慰的话也能让人重新燃起生的希望。这个"工具"要用好它,我们要费点心,让自己学会说真实的话、柔软的话、勉励的话……

  了解丰富的知识,并拥有熟悉的生活技能,通过律仪的学习,身心内外变得调柔,所说的话语总能给自己及他人信心和欢喜,这便是吉祥与安乐的。(待续)


 
《释迦牟尼佛说法图》大英博物馆藏


供稿 | 释本空
编辑 | 妙莲
责编 | 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