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处 | 初于闻中 入流亡所①

编辑:王华 日期:2020-03-11 22:08

   观音菩萨圣诞日(农历二月十九)即将来临,我们一起学习了解观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祈愿观世音菩萨慈悲护佑一切众生永离苦痛,长得安乐。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二十五

  初者。发决定心起修下手之初也。按如来立教常仪。

  行人若有罪障。及未具戒。先须忏求瑞应。誓断四愆。如后道场所明。今约无障具戒之人。故径谈大定。行人宜自谅之。

  闻中二字。即所见之性。亦所趣之理。今为所入之门。亦所照之境。首宜分明。不可堕于二种差误。前粗后细。最当辨识。

  一者不是肉耳之中。以此闻性本惟藏识心海。一体而具六用。在眼为见。在耳为闻。乃至在意为知。今取第二。故曰闻中。

  于经最初取见为例。以例余五。委悉发挥。如十番示后。离二见妄。乃为妙净见精。结云。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明●交光大师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是《楞严经》所开示的"耳根圆通法门"的入门功夫,自古以来解释的人很多,但是犹以明朝交光大师在《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中的解释最为细致、完备。

  ● 什么是"初"

  "初者。发决定心起修下手之初也",就是说:所谓"初"的意思,就是我们刚刚发起修行成佛的决心的时候。

  比如我们以前不懂佛法,通过听闻明白了学佛是人生的唯一出路,成佛是人生的唯一目标,那我们就决心按照法门修行了。这个时候就叫作"初"。

  ● 该做什么?

  这个时候要做什么事情呢?交光大师说:"按如来立教常仪。行人若有罪障。及未具戒。先须忏求瑞应。誓断四愆。如后道场所明。"

  意思是说:按照如来所立的佛教仪轨,修行人如果有罪障(指杀、盗、淫、妄这四类大罪业),或者还没有受戒,那么在发起修行决心的时候,首先就要在佛前忏悔,而且一定要得到祥瑞的感应,才算是把罪业忏悔清净了。忏悔清净以后,还要发誓用不再犯杀、盗、淫、妄四种过错。(这样才能以一颗干净的心,如初生之婴儿一样接受佛法的灌溉)。就象后面《楞严经》所说的道场规矩一样。(《楞严经》中提到道场的建立时就说过,如果道场中有一个修行人戒行不清净,那这个"道场"就无法成就)。

  但是交光大师并不是为了解释"忏悔"和"戒律"的,所以他马上就转口到:"今约无障具戒之人。故径谈大定。行人宜自谅之。"意思是:我今天所讲的,就假设你已经是一个没有业障的(或者说业障已经忏悔清净的)、具备清净戒体的修行人了。所以就直接谈如何成就楞严大定,不再啰嗦发心之初要做的事情了。

  ● "闻中"二字的意思

  交光大师谈如何直接如何证得《楞严经》一直所指示的佛性、理体。"闻中二字。即所见之性。亦所趣之理。今为所入之门。亦所照之境。"

  他说的意思是:"闻中"两个字的意思,就是证体时所见之佛性,也就是我们修行所追求的理体。今天这个耳根圆通法门的"门",也是我们的智慧要照见的境界。

  就是说,"佛性"、"理体"都是无法说的,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怎么去说呢?如果那么好说,我们早就听明白了,也不用佛指示来指示去了。所以就只能以"显示"的方法来表示。

  在《楞严经》第二部中,佛陀问波斯匿王:"在生灭中,有不生灭性,你知道吗?"我们只能看到"生灭",却看不到"不生灭","不生灭"只能通过"生灭"显示出来。比如你的眼睛老化了,可是能见之性却从来如此,于是聪明的人就明白了,哦,原来不生灭性在这里。所以"闻"也一样,闻是耳根的作用,一会儿听见,一会儿听不见了,反应的都是外境声尘的变化,而实际上能闻之性,却一直在那里如如不动,观照八方。我们却以为是"耳朵"听,不知道在"耳朵"中还有一个"闻性"在,交光大师说,这个就叫"闻中"。

  如果不明白这个"闻中",耳根圆通法门就没有办法修。因为你还没有找到"门",也不知道去观照什么"境"。

  ● 不堕二种差误

  "首宜分明。不可堕于二种差误。前粗后细。最当辨识。"

  意思是说:修行开始就要把稳定盘星,也就是不能认不清什么是"闻中",尤其最容易犯的有两种错误,一个是比较粗的,好说些;另一个错误比较微细,都要好好分辨清楚,认识明白。

  交光大师怕大家看不明白《楞严经》就开始修,最终是荒谬的开头导致荒谬的结尾,于是就又指示了一遍:什么是真心。也就是什么是"闻中"(闻性)。这种指示是通过辨析两种错误的下手处而完成的。

  【一者不是肉耳之中。】
  这是第一种错误,也就是以为"闻中"就是"肉耳之中"。

  比如"闻中"就如同"电",耳朵如同"机器","电"在机器中吗?如果电只在"收音机"里,电灯就不亮了,电视也没法看了。。。。。。实际上电是不可能在某一个机器里的,所以我们什么都能干,可以开灯、看电视、煮饭、取暖等等,电是无处不在的,就象佛性无处不在一样。

  "以此闻性本惟藏识心海。一体而具六用。在眼为见。在耳为闻。乃至在意为知。今取第二。故曰闻中。"

  【以此闻性本惟藏识心海。】
  "以"是因为的意思,因为这闻性(也叫"闻中")本来就是我们的如来藏、第八识、心海,并不只是"听"的作用。

  【一体而具六用。在眼为见。在耳为闻。乃至在意为知。今取第二。故曰闻中。】

  如来藏虽为一体,却有六种作用,对眼睛来说,就叫"见";对"耳朵"来说,就叫"闻",对大脑来说,就叫作"知"。。。。。

  条条大路通罗马,通过每一根都可以见性,而"耳根圆通法门"的下手处就单取"第二",所以就叫"闻中"。

  交光大师以《楞严经》举例,来让我们开悟"闻中"(因为不悟就没办法起修耳根圆通法门)。他说:"于经最初取见为例。以例余五。委悉发挥。如十番示后。离二见妄。乃为妙净见精。结云。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意思是说,比如《楞严经》中,佛陀最初就是拿"见性"为例,来表明见性和其它五种性能都是一体佛性,并不是各有六种(如果有六种,阿难就有六个真心,到底谁修呢?修成谁呢?真搞不清楚谁是谁了)。

  "委悉"就是完全彻底地的意思。佛陀在《楞严经》中就是以"见精"为例,通过对"见精"彻头彻尾地讲解和指示,比如我们熟悉的"十番显见"后,让我们离开两种对"见精"的错误认识(眼睛和色尘),才见到清净的"见精"的,见到之后我们才明白什么是"妙",所以叫"妙净见精"。真实佛性确实妙不可言。

  所以,佛陀在讲述十番显见之后,作一结论"清净本心。本觉常住"。(待续)



编辑 | 妙莲
责编 | 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