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廿一,普贤菩萨圣诞。值此殊胜日,吃素、念佛、放生,持诸善行,广利有情,功德无量!
你我共同祈愿,大众行普贤行愿,事事皆能满愿。祈愿菩萨,分身尘刹,护佑众生,疫情早日消除,法界吉祥安宁。
明代 普贤菩萨骑象图
普贤菩萨赞偈
大行菩萨称普贤 重重愿海浩无边
端坐示座六牙象 智慧化生七宝莲
一切三昧皆自在 本来妙德尽周圆
宝威来赞娑婆化 灵感神通震大千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摩诃萨
普贤菩萨,又作遍吉菩萨,汉传佛教四大菩萨之一,道场在四川峨嵋山。
在佛经造像中,普贤菩萨与文殊菩萨同为释迦如来之胁侍,普贤菩萨乘坐白象,位于如来右侧;文殊菩萨则驾狮子,位于如来左侧。
二大士表法
文殊显智、慧、证,普贤显理、定、行,共同诠释如来理智、定慧、行证之完备圆满。
文殊、普贤两位菩萨是十方三世一切菩萨之上首,在佛经中,经常协助宣扬如来弘扬佛法、摄受众生。《大日经疏》:"普贤菩萨者,普是遍一切处,贤是最妙善义。谓菩提心所起愿行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处,纯一妙善,备具众德,故以为名。"
华严三圣
普贤菩萨与文殊菩萨、毗卢遮那如来合称华严三圣,就是《华严经》华藏世界的三位圣者。杭州灵隐寺华严殿即塑华严三圣造像,殊胜庄严。
毗卢遮那佛
毗卢遮那意为遍一切处,谓佛众德悉备,身土相称,遍一切处,能为色相所作依止,具无边际真实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又称法身。
因毗卢遮那佛理智完备,故居中位;文殊菩萨主智门,立于佛之左侧;普贤菩萨主理门,位于佛之右侧。
普贤菩萨名字的由来
菩萨因何名为普贤?《悲华经》云:"我行应当胜诸菩萨。宝藏佛言,以是因缘,今改汝字,名曰普贤。"
在《悲华经》的记载中,当阿弥陀佛为转轮王时,普贤菩萨当时为第八王子"泯图",他在宝藏佛前,发愿要在像娑婆世界一样不清净的国土中,修菩萨行救度众生。更愿修治庄严十千不净世界,使其庄严清净,就如同"青香光明无垢世界"。同时要教化无量的菩萨,令他们心地清净,都能趣向大乘佛法,使这种发大心的菩萨都充满他所化度的国土世界。于是,宝藏佛即为他将"泯图"这名字,改号为"普贤",并授记他未来在北方"知水善净功德世界",圆满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佛号为"智刚吼自在相王如来"。
普贤菩萨为何骑六牙白象?
大象走路很慢,但是一步一个脚印。普贤菩萨骑大象,代表的是佛教的实践精神,就像大象一样,不急、不快,但是也不停顿下来。尽管慢,它却不停地在动,有毅力、有韧性、念念相续、无有间断。
一个人在修行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耐力、没有韧性、没有毅力,是很难取得成就的。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往往有间断、有停顿。觉得我今天累了,休息一下,明天再来。普贤菩萨的大行,那是一定保持一个状态,永远都延续这个状态,这才是"行"的精神——行动的现在进行时,一种毅力、一种忍耐、一种坚持不懈的行动。
普贤菩萨像大多头戴宝冠,身穿菩萨装,坐于一六牙白象上。六牙白象据说原为菩萨所化,表示威灵,《普曜经》云:"菩萨便从兜率天上垂降威灵,化作白象,口有六牙。"
释迦牟尼佛从兜率天宫降生于人间时,乘六牙白象;其母摩耶夫人昼寝,梦六牙白象来降腹中,遂生释迦牟尼佛。《异部宗轮论》说"一切菩萨入母胎时,做白象形。"《普贤观经》等说,菩萨乘六牙白象为其显身,并谓六牙白象之六牙,表六度,四足表四如意。
象有大威力,而其性柔顺,意表菩萨性善柔和有大势,象征力大无比。也就是说,我们行动的时候,一定要坚韧不拔,有大无畏的精神,才能成功。
白色,表清净无染;白象代表愿行殷深,辛勤不倦。在大威势中,能够清净无染,这才是菩萨的行持。
六牙表示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慧智。六牙白象是菩萨所化,以表威灵,象征"愿行广大,功德圆满"。
普贤菩萨十大行愿
在《四十华严》之《普贤行愿品》中,普贤菩萨讲述十大行愿: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
一者敬礼诸佛。二者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能。六者请转法轮。
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
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一切修行都离不开发愿。《华严经》中云:"不发大愿,魔所摄持;不化众生,魔所摄持;舍菩萨行,魔所摄持"。
永明延寿大师说过:"发大愿者万行之因,能长慈悲,不断佛种,成道利生皆因宏誓"。
有行无愿,其行必孤;
有愿无行,其愿必虚;
行愿相从,自他兼利。
修持十大愿王,便可以具足一切行愿,成就无上圆满正等正觉。
普贤"行"的精神本质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
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普贤菩萨十大愿每一愿后面都有四句话:"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代表的就是普贤菩萨行的精神本质。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你每一念每一念,都是同一个念头,念念相续,无有间断,不管念阿弥陀佛也好,念观世音菩萨也好,都是一个念。
所谓念念相续,是前后的每一个念都是一致的。比如念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每念每念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念头,这叫念念相续。你如果坐在那个地方:"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心里却冒出来一个念头,观世音菩萨在哪儿呀?这就是另外一个念头了,是杂念,是妄想。
普贤菩萨坐象图 绢本着色 12世纪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法海寺壁画之普贤菩萨图
为什么要强调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因为念头非常重要,我们只要把念头保持好,就成佛有余。"一念觉悟一念佛,念念觉悟念念佛"。
你一念保持觉悟,这一念你就是佛。念念保持觉悟,你每一念都是佛。我们可以保持这一念,这一刹那我觉悟一下,可是要保持每一念的觉悟不容易。
编辑 | 妙莲
责编 | 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