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处 | 初于闻中 入流亡所⑤

编辑:王华 日期:2020-03-31 10:55

 

  (续前)之前,交光大师基本上把观照的智慧和功夫都解释完了,于是便有修行人提问。下面内容是交光大师回答修行学人问题的部分。

  问:见闻觉知。同一根性。永嘉谓"起知知于知。此非无缘知。如手自作拳。非是不拳手"。今云反闻闻自性。若准永嘉。应云。"起闻闻于闻。此非无缘闻。如手自作拳。非是不拳手"。二义何得不违。

  这句问话是关于如何决定所观之境无谬的。
  问道:按照《楞严经》所说,见闻觉知虽然各个不同,但都是同一根性。按照永嘉大师的话就是"起知知于知。此非无缘知。如手自作拳。非是不拳手"。意思是说,做功夫的时候,如果所现起的"知"还是来源于意识能知的"所知",那就说明这个"知"还是需要缘的,还不是无缘的那个"了知"。就象以手(意识)成拳(法尘),所成的拳相(法尘)并不能不依靠手(意识)的存在。

  如果按照这个来讲"耳根圆通法门",是不是就应该是"起闻闻于闻。此非无缘闻。如手自作拳。非是不拳手",意思是,耳根圆通法门里,这个所观照的"闻性"是来自于能闻所觉察的所闻的,这也不是无缘的"闻性"啊,就象拳与手的比喻一样。那永嘉大师说的不是和"耳根圆通法门"互相违背了吗?

  这个人的问话的意思是:"入流"不是从能闻、所闻入"闻性"吗?那么此此"返闻"功夫还不是要借助能闻、所闻吗?不是还是依缘而生的吗?这和永嘉大师所说的"无知而知"的真知修法不是互相矛盾的吗?

  答:彼约根尘已销。妙性显后。不可更有二知。今约初心起修。方作亡尘方便。故须暂假反闻以为入门。若到闻所闻尽。亦是根尘已销之后。更不存于二闻也。

  交光大师回答说:彼约根尘已销。妙性显后,不可更有二知。
  彼指永嘉大师,约是"指"、"意思"。这句话是说,永嘉大师是指做功夫绵密、达到根尘双消、妙性显露之后,是不可能再有两个"知"(能知和所知)存在的。

  今约初心起修。方作亡尘方便。故须暂假反闻以为入门。
  今是指现在所讲的耳根圆通法门,是为刚刚发心修行的人所说的方便法门,所以必须暂时假借能闻、所闻而修行"返闻",才能让初学者入门。

  若到闻所闻尽。亦是根尘已销之后。更不存于二闻也。
  如果到了能闻、所闻双泯的时候,那就和永嘉大师说的根尘脱落境界一样了,能闻、所闻也同样不存在了,只有闻性了了长明。

  此二字即是合觉。下二字乃是背尘。亡者。脱也。所。即声尘也。故上二字即旋闻。下二字即与声脱也。
  入流两字的意思是合觉(与觉性相合),下两字(亡所)的意思是背尘(背离声尘)。亡是"脱离"的意思;所就是指声尘。所以上两字入流的意思是旋闻(返闻),下两字亡所的意思是不再随习气追逐声尘。

  约前四卷末第二决定义中。详明根结全由于尘。故尘亡而结自尽。
 《楞严经》前四卷末所讲的第二决定义中,佛陀详细说明了根尘勾结的缘故才使本性不得显露,所以外尘消失之际,根尘勾结便消失了,真心、自性也能得以解缚,而重拾王位,当家做主。

  今解耳根。其所应亡。
  那么对于现在所讲的耳根圆通法门,是为了给耳根解缚,所以就要把耳根的"所"脱离掉。当即是动静二尘。动谓有声。静谓无声。今初先亡动尘。耳根的所就是指"声尘",有动、静两种,动就是有声音,静就是没有声音。动尘比静尘粗很多,所以我们做功夫首先要能和动尘脱离,不被动尘所转。

  仍有二种。一者屈曲声。谓有意味者。如言语歌曲之类是也。二者径直声。谓无意味者。如风水鸟兽钟鼓等声是也。
  那么动尘又有两种。
  一种是屈曲之声,意思是有意思、有感受的声音,比如言语、歌曲之类,都能与人沟通,触动人之心灵,引人心动,屈曲就是沟通的意思,也有令平直坦荡之闻性委屈、弯曲的意思;
  另一种叫作径直声,就是不能直接与人沟通的声音,比如风声、水声、鸟兽声、钟鼓声等等。

  其最有力。能牵心流转者。屈曲声也。先须断此。永不接缘。
  在这两种动尘里面,最有力量牵动我们身心流转生死的,当然就是屈曲声,所以修行最初要断掉这种声尘的束缚,永远不要和语言、歌曲接缘,也就是不随语言、歌曲所转。修行首先要心平气和,一会哭一会儿笑的,一会儿高兴一会儿苦恼的,都不行。

  然此屈曲复有二种。一者世俗屈曲。二者道理屈曲。
  那么再细分下来,屈曲之声又有两种,一种是世俗的语言沟通,一种是道理的语言沟通。

  世俗复有二种。一者无力。二者有力。
  而世俗屈曲之声又有两种,一种无力,一种有力。(有力、无力都是指能引发我们内心散乱的力量大小)。

  无力。谓评品古今文章事物。他方昔日不干己事。但恣散乱。无增长烦恼之力。故云无力也。
  所谓的"无力",是指评论古今之文章事物,后者其它地方和自己不相干的事情。这些只能增加我们内心的散乱,却不会增加烦恼,所以叫作无力。

  有力。谓说诸欲境。令心起贪。说诸不平。令心发怒。背面誉毁。当面称讥。一切切己利害之言。令人不觉喜嗔陡发。忘失正念是也。此皆世俗曲屈也。
  有力就不同了,有力的语言文字说的或者都是一些欲望之词,令我们内心生起贪意;或者说的是一些愤怒之词,令我们内心发怒。也许是当面对你的称赞或者讥讽,也许是背后的毁誉。。。。。。所有这一切关系自身利害的言语,都会让我们在不觉之间欢喜或愤恨之心陡起,而亡失正念、觉照,都叫作世俗曲屈。

  道理屈曲者。如说内外邪正道理。乃至法门宗说。玄妙意趣。令人不觉随言生解。拟议思量。若许攀缘于此。亦是寻声流转。最障本闻。所以宗门于佛祖言教如生冤家也。
  那么道理屈曲呢,比如说些内、外、正、邪之道理,甚至法门宗说,谈玄说妙,令人在不觉之间随文生意,徒增妄念,或者就执着于所说的境界之中,妄加追求。
  这也是循声流转,是本来闻性的最大障碍,所以禅宗连佛祖的经论都视同冤家,只是一味地安住本性,要你参、参、参。

  为何说道理屈曲是最大障碍呢?
  因为我们常常以为天天读经、闻法就是成佛之路了,其实你读经被经转和被境界转有什么区别呢?读了半天一直被转,看见佛经就高兴,看见世俗就烦恼,还是没有丝毫真实功夫啊,生死现前的时候根本做不了主的。但是这里迷惑人的地方就在于,我们天天接触的都是佛法、佛经、佛事,就会自以为修行很用功,将来准去西方极乐世界,也不会再去求法了,甚至有人告诉你走偏了根本听不进去,执迷不悟,那确实是最障本闻的。佛气满身的人转念是最难的,他还想度你呢。



持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祈请诸佛菩萨加持
祈愿疾疫早除 国泰民安


编辑 | 妙莲
责编 | 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