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的迷人风采——扫一切相 离一切执(二)

编辑:西行者 日期:2020-05-10 15:28


  从古至今的悟道祖师大德灿若繁星。从这一篇开始,我们从多个几个角度去探寻古德悟道的足迹。透视历代禅师悟道的实例,从中获得一些启迪和信心。



  01  雷人悟道

  文殊思业禅师

  南宋初年湖南常德有个屠夫,祖上世代以屠宰为业(所以不要轻视自己的职业和出身,以为业障深重,悟道无望。历观古来祖师,大多是穷苦出身,很多是“没妈的孩子像棵草”的贫困孤儿)。这个屠夫在还没出家前的某一天,正在杀猪,就在尖刀刺进猪颈,猪血向外喷涌的时候,忽然洞彻心源。于是放弃屠宰,出家为僧,名叫文殊思业禅师思业禅师。思业禅师开悟之后作了一偈云:


  昨日夜叉心,今朝菩萨面。

  菩萨与夜叉,不隔一条线。


  这种见地不是学习佛法得来的,也不是思维观察得来的,而是从自已心地自然流露出来的。


  思业禅师出家后,投到圆悟克勤祖师的法侄文殊心道禅师座下。心道禅师初次见他,便问:“您正杀猪时见个什么,便乃剃头行脚?”思业禅师便作鼓刀势。心道禅师于是大声喝道:“这屠儿参堂去!”后来,思业禅师继承了心道禅师的法席。







  雪峤圆信禅师

  杭州径山雪峤圆信禅师发誓一定要究明“三天竺”公案。当天晚上疑情顿发,奋志用功,通宵达旦,目不交睫,天亮以后,为了提起猛利正念,他跃上寺前一块高耸危石,时而奋力跳下,时而猛力跃上,不断提撕话头,疑情越来越浓厚,以至于通身成了一个大疑团,参情绵密不断。就这样跃上跳下,勇猛精进参到中午时分,忽然感觉前后际断,桶底脱底,如同太虚空中迸出日轮一般,于是脱口喝道:“张三杀人,李四偿命。”


  这也不是思考得来的玄言妙语,而是初悟之后油然而生的家常话。这汉太有意思了,挟疑情以消妄想,纵上跳下,结果把历劫无明桶底给跳落了。


  第二天,圆信禅师回天台山,当他抬头看见“古云门”三字匾额时,终于豁然大悟。






  石头自回禅师

  合州钓鱼台石头自回禅师本是个凿石工人,虽不识字,但是用功精勤。大随禅师令他暂时放下诵经,一心专看赵州勘婆子的公案。


  自回禅师于是依教参究,念念不离此公案。这样用功既久,一日凿石,碰到一块非常坚硬的石头,于是用力一锤,只见火星一闪,就在这个当下,忽然大彻大悟。他欢喜踊跃,跑到方丈寮。大随禅师一听,非常高兴,说道:“子彻也。”这个不识字的乡下人悟后上堂竟然说出以下精彩绝伦的开示来,他说:


  参禅学道,大似井底叫渴相似,

  殊不知塞耳塞眼,回避不及。


  且如十二时中,行住坐卧,

  动转施为,是什么人使作?


  眼见耳闻,何处不是路头?

  若识得路头,便是大解脱路。


  方知老汉与您证明,山河大地与您证明。

  所以道:十方薄伽梵,一路涅般门。


  诸仁者,大凡有一物当途,

  要见一物之根源。一物无处,

  要见一物之根源。


  见得根源,源无所源。

  所源既非,何处不圆?


  诸禅德,您看老汉有什么胜您处,

  诸人有什么不如老汉处?还会么?

  太湖三万六千顷,月在波心说向谁?






  慧圆上座禅师

  慧圆上座,东林常总禅师之法嗣,俗姓于,开封酸枣人,其祖上世代务农。慧圆上座少时即依本邑建福寺德光禅师出家。慧圆上座虽然性情鲁钝,不识字,但是他勤于祖道,修行精进,常坐不卧。在德光禅师座下呆了几年之后,终于落发受戒得度。不久即出游庐山,投东林常总禅师座下参学。 


  慧圆上座经常以本分事向常总禅师请益。但是,朋辈们不知深浅,见他生得相貌丑陋,举止乖疏,又不识字,就经常戏弄他,欺侮他。但是他并不把这些放在心上。


  一日,慧圆上座问朋辈道“如何是禅?”  众人戏弄他说:“往问能鸣者乃蝉也。” 


  慧圆上座不明其旨,乃面壁深思,昼夜不息,以至于形销骨立。


  数月之后,有一天,慧圆上座在殿庭行走,忽然被绊了一跤,倒仆在地上,一下子豁然大悟。他作了一首偈子,因为不识字,便请一位行者帮他写在墙壁上:  


  这一交,这一交,万两黄金也合消。 

  头上笠,腰下包,清风明月杖头挑。


  说完偈子,慧圆上座当即便离开了东林寺。后来,众人把慧圆上座作偈之事告诉了常总照觉禅师。 


  照觉禅师一听,大喜,赞叹道:“衲子参究若此,善不可加!” 说完,便派人去寻找慧圆上座,结果不知其所住。 


(可见话头本身只是一个敲门瓦子而已,不要枯饼觅汁。)




  案例启示


  1.真心佛性的确是人人本来具足的,人人都有开悟见性成佛的潜质。


  2.能否开悟与有没有文化毫无关系,与有没有学习佛法理论也毫无关系。古德说“浅闻深悟,深闻不悟”,知见越多,意识心越厚,反而往往越不容易开悟。


  3.能否开悟与什么出身、啥子职业毫无关系。谁也不必妄自菲薄,不要以为只有高富帅的人才能悟道,屌丝就不能悟道。


  4.悟道不一定要在禅堂里静坐,杀猪之时也可以悟道,打石之时也可以悟道。


  5.悟道仍然需要借助一些敲门瓦子。六祖之所以一言之下顿悟,那是多生多劫用功的结果。


  圆信禅师窜上跳下,那是参究话头的猛利。屠夫在杀猪时开悟,那是他出生在湖南常德。这个地方是古代出大祖师的地方,在他当屠夫的时候,一定听过有关禅宗开悟这样一些事迹,然后用之于心,时常参究,机缘成熟,触使他一下子打破漆桶。



  02 利索悟道


  禅宗是佛教的心髓部分,扫一切相,离一切执,气势磅礴,人才辈出,所以,唯有禅宗,独称宗门。


  禅宗的进修,最重要的就是师资。学人之所以能够迅速开悟,全赖明眼老师的适机拶逼与锤钳锻炼,否则,禅门学人,则难有入门之处。现在人又到哪里去寻觅大宗师呢?这就要看禅门学人的福报与机缘了。


  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

  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

  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

  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

——傅大士偈句


  试问:诸人知这声音的去处么?今代酬一语:诸声去处即来处,来处去处一事同。试问:诸人还见这“语声的来去处”么?见则当下见,拟议即不得。宝志公禅师也说:“未了之人听一言,只这如今谁动口?”


  天不能盖地不载,无去无来无障碍。

  无长无短无青黄,不在中间及内外。

  超群同众太虚玄,指物传心人不会。

——南岳慧思大师偈句


  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

  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

——布袋和尚偈句


  临济禅师说:“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要识这无位真人么?即今说法、听法者是。”


  僧问大珠慧海:“如何是佛?”大珠慧海直截了当地说:“清谈对面,非佛而何?”


  僧问归宗智常:“如何是佛?”归宗智常更加直截了当,答道:“即汝便是。”


  等等这样的禅话,不胜枚举。这样的直指人心,多少直捷,多少痛快!可惜,很多人却不曾识得此“心”。


       接下来欣赏一些痛快淋漓、简捷利索的禅师悟道因缘。它们以雄辩的事实,有力地诠释了佛陀有关“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的教言。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有辛苦的十月怀胎,哪有可能一朝分娩?因此,禅宗顿悟只是体现祖师超绝的因才施教和接人手法,以及学人真参实修以后的直入顿超,而不是宣扬什么天上掉馅饼的懒人思想。





        二祖慧可禅师

  有一天,二祖慧可禅师问道:“诸佛法印,可得闻乎?”初祖达摩祖师道:“诸佛法印,非从人得。”慧可禅师听了很茫然,便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祖师回答道:“将心来,与汝安。”慧可禅师沉吟了好久,回答道:“觅心了不可得。”祖师答道:“我与汝安心竟。”慧可禅师当即豁然省悟。


        三祖僧璨禅师

  僧璨前来礼拜二祖。病苦的折磨使他感觉到自己罪障深重,于是问二祖:“弟子身缠风恙,请和尚忏罪。”二祖回答道:“将罪来,与汝忏。”僧璨沉吟了很久,回答道:“觅罪不可得。”二祖道:“与汝忏罪竟,宜依佛法僧住。”僧璨大师当下领旨。


        四祖道信禅师

  四祖道信禅师初礼三祖,便问:“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三祖反问道:“谁缚汝?”道信道:“无人缚。”三祖道:“何更求解脱乎(那您还要求解脱干什么呢?岂非多此一举?)”道信禅师闻言,当下契入。






  再来看看六祖下二世孙马祖和石头祖师是怎么接人的?


  马祖禅师接引后人的案列


        有一次,法常禅师初礼马祖,便单刀直入地问:“如何是佛?”马祖道:“即心是佛。”法常禅师言下大悟。


        慧海禅师参马祖。马祖问:“从何处来?”慧海禅师道:“越州大云寺来。”马祖道:“来此拟须何事?”慧海禅师道:“来求佛法。”马祖道:“我这里一物也无,求甚么(什么)佛法?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么!”慧海禅师道:“阿那个是慧海宝藏?”马祖道:“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外求?”慧海禅师一听,身心踊跃,礼谢马祖。


        无业禅师参马祖时不能领会,开始迈步向外走,这时马祖在背后大声招呼道:“大德!”无业禅师一听,连忙回首。马祖问道:“是甚么?”无业禅师言下豁然开悟,于是不停地礼拜马祖。马祖道:“这钝汉礼拜作么?”无业禅师涕泪悲泣地说:“本谓佛道长远,勤苦旷劫,方始得成,今日始知法身实相本自具足。”


        西山亮座主善于讲解经论,颇为自负。一日参马祖,认为马祖的讲法不正确,于是起身告辞。正准备下台阶,马祖突然在背后大声招呼道:“座主!”亮座主刚一回头,马祖问:“是甚么(什么)?”亮座主豁然大悟,连忙向马祖礼拜致谢。

  马祖道:“这钝根阿师,礼拜作么?”亮座主道:“某甲所讲经论,将谓无人及得,今日被大师一问,平生功业一时冰释。”


        水潦和尚问道:“如何是西来的意?”马祖道:“礼拜著!”水潦和尚刚跪下礼拜。马祖突然当胸一脚,将他踢倒在地。就在这突如其来的一踹中,水潦和尚豁然大悟。他从地上爬起来,拊掌呵呵大笑道:


  也大奇,也大奇!

  百千三昧,无量妙义,

  只向一毫头上,识得根源去。


        庞居士参谒石头希迁禅师。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石头禅师连忙用手掩住庞居士的嘴。庞居士豁然有省。庞居士后参马祖。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马祖道:“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庞居士于言下顿领玄旨,从前所残留的疑情一扫而光。





  石头希迁禅师接引后人的案列


        灵默禅师参石头希迁禅师:“若一言相契即住,不契即去。”石头禅师坐在禅床上不理睬。灵默禅师刚走几步,突然听见石头禅师在背后招呼他:“阇黎!”灵默禅师刚一回头,石头禅师道:“从生至死,祇(只)是这个。回头转脑作么?”灵默禅师一听,言下大悟。


        尸利禅师,初参石头和尚,问:“如何是学人本分事?”石头和尚道:“汝何从吾觅?”尸利禅师道:“不从师觅,如何即得?”石头和尚道:“汝还曾失么?”利禅师一听,言下大悟。


        慧朗禅师礼忏石头和尚之后问:“如何是佛?”石头和尚道:“汝无佛性。”慧朗禅师反问:“蠢动含灵,又作么生?”石头和尚道:“蠢动含灵,却有佛性。”问道:“慧朗为甚么却无?”道:“为汝不肯承当。”慧朗禅师一听,当即信入。


        振朗禅师初参石头,便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石头和尚道:“问取露柱。”道:“振朗不会。”石头和尚道:“我更不会。”振朗禅师沉吟了一会儿,突然省悟。






  其他诸祖师接引伶俐汉的情形


        有一天,大安禅师参礼百丈怀海禅师。问:“学人欲求识佛,何者即是?”百丈禅师道:“大似骑牛觅牛。”又问:“识得后如何?”师道:“如人骑牛至家。”问:“未审始终如何保任?”师道:“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不令犯人苗稼。”大安禅师由此领悟佛旨,安心住山,再不向外驰求了。


        灵训禅师初参归宗智常禅师,问:“如何是佛?”归宗禅师道:“我向汝道,汝还信否?”灵训禅师道:“和尚诚言,安敢不信?”归宗禅师道:“即汝便是。”灵训禅师问:“如何保任?”归宗禅师道:“一翳在眼,空华乱坠。”


        严阳尊者初参赵州和尚,问:“一物不将来时如何?”答道:“放下著。”问:“既是一物不将来,放下个甚么?”赵州和尚道:“放不下,担取去。”严阳尊者言下大悟。


        漳州罗汉和尚初参关南道常禅师,问:“如何是大道之源?”关南禅师没有吭声,却打了罗汉和尚一拳,罗汉和尚当下省悟。


        张拙秀才参石霜禅师。石霜禅师问:“秀才何姓?”道:“姓张名拙。”石霜禅师道:“觅巧尚不可得,拙自何来?”张拙秀才一听,豁然有省,乃呈偈曰: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断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

  随顺世缘无罣碍,涅槃生死等空花。


        神照本如法师曾以《法华经》向四明尊者请益。四明尊者突然大声喊道:“汝名本如!”本如禅师一听,言思路绝,豁然大悟。后作偈,云:

  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

  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


        唐朝因禅师一日随众持槌击土,看到一大块土坷垃,一时游戏心起,举槌猛击,土坷垃应声而碎,当即豁然大悟。后来有一位老尊宿听说了此事,赞叹道:尽山河大地,被因禅师一击百杂碎。


        道闲禅师参岩头禅师。问道:“去住不宁时如何?”岩头和尚道:“从他去住,管他作么?”道闲禅师一听,豁然有省。


        可观禅师初参雪峰,雪峰禅师便道:“近前来!”可观禅师于是近前作礼。雪峰禅师忽然踹他一脚,可观禅师一下子言思路绝,豁然契悟。


        一日,献蕴禅师问青林和尚:“如何用心,得齐于诸圣?”青林和尚仰面良久,说道:“会么?”献蕴禅师道:“不会。”青林和尚道:“去!无子用心处。”献蕴禅师便礼拜。就在额头触地的时候,他豁然契悟。





  有许多干脆利索、直下悟道的案例。为什么有的禅师开悟那么容易,有的禅师开悟却那么艰难呢?(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