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语 | 欲为佛门龙象 先做众生马牛

编辑:西行者 日期:2020-05-22 10:40



欲为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华严经》偈句


  《华严经》这句偈句是意思是,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如果想成为佛门龙象,就要先付出,为众生服务)。


  龙象是诸佛普度的乘骑,马牛是凡人的奴仆,都是服务者,只不过境界不一样。


  做什么事,都应该是要从最基本的做起,这样才会逐渐进步,提高自己。成佛者是在芸芸众生的苦难中历练顿悟才得道的。




欲入地狱的公案


“大师,您圆寂后会去地狱吗?”


“会!”


“您这样的高僧也会下地狱?!”信众惊了。

“老僧不下,又有谁来教化你呢?”


这是赵州和尚欲入地狱的公案。


其实不止赵州禅师如是,

诸佛菩萨利乐众生的行愿莫不如是。


如阿弥陀佛有四十八愿

药师佛有十二大愿

地藏菩萨誓度地狱众生

有些佛菩萨甚至化为

畜生、恶鬼来救度众生


“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马牛。”这句话并非戏说。



  从服务他人做起


  ■沩山充典座

  沩山灵祐禅师在住持沩山之前,曾在百丈怀海禅师门下任典座,相当于“后勤部部长”,当时他早已大悟却仍常年负责僧人们的饮食、床坐、花果等杂事。


  一日,一位司马头陀来参访百丈怀海禅师,想在他门下寻觅人选去担任沩山的住持。在众多弟子之中,第一上座华林觉落选,最后反倒是灵佑禅师当选,司马头陀连声赞叹:“此人正是沩山主人。”


  而当华林觉不服时,百丈禅师指着地上木质的净瓶说道:“不得叫它净瓶,喊得出另外一个名字的,就去当住持。”华林说:“不是木头”,而灵佑禅师踢倒净瓶就走了,由此成了沩山的住持。


  注:华林在意胜负,因此在他的理解中,既不能叫它净瓶,也就不该叫它木头;而灵佑禅师不在意胜负,就不必管那个瓶子叫什么,干脆踢倒了事。


  ■印光任行堂

  光绪十六年(1890),而立之年的印光大师辞去“藏主”的职务,来到北京龙泉寺担任“行堂”。所谓的“行堂”,就是为大众铺碗筷、打饭打菜等。


  千万别小看寺院打饭打菜的“行堂”,在寺院过堂,不允许说话闲聊,粥饭稀稠、饭菜多少都依据用斋者的手势比划,这就要求行堂的人在打菜饭时小心谨慎,打多了,人家因吃不掉而起烦恼;若打少了,人家因吃不饱而生发恼,由此可见小事中亦可修行。


  ■从小事做起

  赵州扫地、石霜筛米、云岩制鞋、丹霞除草......大德服务大众的例子比比皆是,对于佛弟子来说,既已发心学佛、做如来使者,就要接引有缘,学会以慈悲、供养的心态为众生服务;而对于普通人来说,要想成就大业,也需要从最基本的服务他人做起。



  从两方面理解


  一是“未成佛道,先结人缘”。


  佛教常说要自度度他,但众生是很难度化的,相比陌生人,更愿意听信熟人的话,因此本焕老和尚就曾开示:


未成佛道,先结人缘,

广结善缘,随众随缘。


  二是“折服习气,长养圣胎”。


《印光大师言行录》有云:

古昔名德,每于悟彻之后,

陆沉贱役,潜修密证,

自远于名闻利养之地,

所以折服习气,长养圣胎!



  每个人都有成龙成凤的梦想,但甘愿脚踏实地从众生马牛开始努力的人却寥寥无几,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绝大多数的人都在通往罗马的路途中半途而废了,说到底,还是因为不够坚持。


  其实最简单的事情就是坚持,因为人们通常可以把坚持细化为最简单的小事,就像每天早上起来要坚持洗脸刷牙一样。但最难的事情也在于坚持,因为大多数人再坚持的过程中急于求成,也常为琐事所累,从而导致放弃。


三十年诸佛龙象,六十年众生马牛;

数年众生牛马,三十年诸佛龙象;

六十年我为众生,未百年授道众生。



  处世的真谛

  与其常常抬头仰望光环炫目的大人物,不如踏踏实实地从众生牛马做起。攀爬是一道徐徐上升的轨迹,即使有时候速度不尽如人意,但是经过一种长年累月的资粮积累,也必然能促进人格的提升与完善。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也是在说明这个道理。想拥有一件没有瑕疵的玉器,需要长期精心雕琢与打磨,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理想付出应有的努力。


  眼光要远,但脚步要近,星云大师认为做人、做事、求学,都要放大眼光,但是不能好高骛远,脚步要从近处开始,要脚踏实地。虽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成为龙象的愿望,但是从牛马做起,从低处做起,从细节做起,会距离成功的顶峰更近一步。



  佛陀时期的公案


  有一天黎明,佛陀进城。在路上,佛陀看见一个男子,向着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礼拜着。


  佛陀问他:"你为什么这样做啊?"那个男子说:"我叫做善生,每天向各方礼拜,是家族传下来的习惯。据说这样做会得到幸福的。"


  佛陀说:"我也有六种礼敬的方法。"接着,佛陀慈祥地说了活得幸福的方法:


  第一,孝顺父母:做儿女的要孝养、顺从,令父母欢喜、安慰;第二,敬重师长:做学生的要敬重师长,接受教导;第三,爱护妻子:做一个好助手,夫妻要互相敬爱;第四,善待朋友:对待朋友要诚实、互敬;第五,尊敬僧众:对待僧人要布施、恭敬;第六,善待仆人:对待仆人要宽大,不要令他过分疲倦。这六种人是我们生活中的人物,和他们相处得合理,会有快乐的家庭、美满的人生。否则,只是礼拜各方,有什么用呢?


  善生听了十分高兴,从此参禅悟道,心中的幸福感日益增多。



  佛陀所说的"获得幸福"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并没有什么神奇玄妙可言。但是,这种简简单单做人方法,世间众生谁能够完完全全地照做呢?


  若想成功,就必须从身边所有琐碎的事情做起。神照本如禅师曾做过一首禅诗:


  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

  本来现成事,何必待思量。


  当我们忽视了身边很多现成的小事时,又怎么能够奢望生活给予我们更多的恩赐呢?


  先学做人,再学做佛,这是世间不变的真理,先做牛马,再做龙象,这也是颠扑不破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