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的迷人风采——祖师加持 冥冥之中(二十四 续完)

编辑:西行者 日期:2020-07-03 10:17

640.jpeg


  离师太早


  宗门禅师彻悟之后,往往还要在师父身边打叠知见旧习,温润成熟日渐玄奥,顶门具眼肘下悬符,处处有个转身之路,时时透脱自在无碍,才谈得上出道江湖,入草为人。


  有一天,兜率从悦禅师正在吃福建特产的蜜渍荔枝,看见清素首座从门口经过,就招呼进来同吃,于是两人聊了起来。


  清素首座是何许人?他是福建人,在石霜慈明大师座下依止十三年,尽得宗旨,八十岁那年隐居在湖湘鹿苑寺,没人知道他的根底。


  清素边吃边感叹:“自先师亡后,不得此食久矣。”“先师为谁?”“慈明。”


  我的天哪!我的师父是真净克文,克文的师父是黄龙慧南,慧南的师父是石霜慈明。我这不是遇到师太爷辈份的人了?从悦听完震骇不已,把剩下的蜜渍荔枝全都送给首座,以表尊崇和亲近。


  “子所见何人(你参见过什么人)?”清素反过来问从悦。


  “洞山文和尚(真净克文祖师)。”“文见何人?”“南和尚(黄龙慧南祖师)。”


  清素又感慨地说:“南匾头见先师不久,后法道大振如此!”清素与从悦师公慧南是同门师兄弟,直称他的外号为“南扁头”,从悦听后更加惊异。


  于是,从悦捧香作礼,想拜清素为师。清素赶紧避开说:“吾以福薄,先师授记不许为人。”


  从悦苦苦相求了一个多月。清素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就指点他说:“你能入佛,不能入魔。末后一句,始到牢关。”


  经过半年的钳锤打磨,从悦终于彻悟透脱,清素才印可他,并告诫说:“吾虽为子点破,使子受用自在,恐子离师太早,不能尽其道。”


  钦山禅师也有过类似的遗憾,他说:“某甲离师太早,不尽师意。”后来,从悦遵照清素首座的嘱咐,又回到克文祖师身边,并成为真净克文祖师座下最为杰出的嗣法弟子之一。


  学人开悟以后,如果能够在宗师身边接受炉韛钳锤,锻炼成就,决破疑虑,深入阃域,尽得玄奥,到时出来接物利生,那自然金声玉振,内外圆通八面玲珑。


  当初,怀让祖师在曹溪依止六祖八年,马祖在怀让祖师、德山在龙潭祖师、仰山在沩山祖师、临济在黄檗祖师那里服勤均不下一二十年,无不成为名动千古的超一流宗师巨匠。


  无明慧经得到常忠祖师的印证之后,继续依止长达二十四年,直到五十一岁时才出世为人,广开法筵,自成寿昌一系,法嗣有博山元来、晦台元镜、寿昌元谧、鼓山元贤等,全都成为明末著名的曹洞宗师。


  蔗庵范禅师在《训门人十要》当中,第一要就是“既得法印(明心见性),必加精研差别,不得离师太早。”如果离师太早,则难以深明宗旨,易成渗露,为人则有祸害。


  这好比一件工艺品才刚出炉,尚未打磨净尽,就匆忙上市,难免成为次品。百痴禅师说,“更有一等,才承付嘱,便出头来吓鬼瞒神,自尊自大,蹉因昧果,言行乖张,凡此皆是离师太早,煆炼未纯。”


  古圣禅德,不仅在自家师父那里濡染渐摩,而且遍参诸宗诸家,广研差别因缘,成就差别后得智。


  比如,云门宗开山鼻祖文偃祖师在睦州大师的恶辣手段下开悟,继嗣雪峰祖师的法脉,又历参临济宗志闲禅师、曹洞宗曹山祖师等不下十位禅师。


  又如,法眼宗德韶祖师彻悟之后遍参五十四员善知识。再如,临济宗汾阳善昭祖师大悟之后历参曹洞、云门等宗的七十一位宗匠。


  出世为人


  宗门祖师不仅悟前老老实实地参究用功,而且悟后也老老实实地保任涵养,不轻为师,直至龙天推出,方才出世领众。


  有一天,源明和尚为本善禅师举赵州无字公案,本善当下有所领解。源明惊叹不已,同时告诫他:“观子根器,有异于人。切莫途中被人哄去作长老(禅寺住持),误汝大事!”


  这真是金玉良言!不是明眼人,何能出此警策之语?想当初,中峰古佛的得意弟子千岩元长禅师曾经随顺世缘,过早出世弘化,中止专修将近十年。这十年的生活,元长禅师并不自在,他喟然长叹道:“生平志气,充塞乾坤,乃今作瓮中醯鸡(酒瓮中生的一种小虫,比喻见闻狭隘的人)耶?!”


  只有真正明眼宗师,才能深明其中要害。比如,当年万峰时蔚禅师印可普慈禅师时就咐嘱他:“子当(你应当)匿迹(藏身)护持(悟后保任),莫轻为人师范。”正传禅师在德宝祖师逼拶下豁然大悟,德宝赠他一顶笠子,咐嘱道:“覆之(藏身起来),毋露圭角(莫露锋芒)”。正传秉受师嘱,前往五台山秘魔岩寺隐修十三年之久,才出世化众。


  话又说回来。如果只是一味地藏身匿迹,不想入尘垂手,捞摝群生,“有推而不出,亦未圆通,知时节因缘而不失机会,乃通方之士也”(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当年,六祖彻悟之后隐匿在猎人队长达十五年,后来觉得大弘宗门顿法的时机成熟了,就主动自觉地出世度众。


  药山大师彻悟后在马祖身边侍奉了三年。马祖勘验他:“子近日见处作么生?”


  药山答:“皮肤脱落尽,唯一真实在。”


  马祖欣慰地说:“子之所得,可谓协于心体,布于四肢。既然如是,将三条篾束取肚皮,随处住山去(意思是住持一方、开堂化众)。”


  药山谦虚地说:“某甲又是何人,敢言住山?”


  老人慈悲地说:“不然(话可不能这样说)!未有常行而不住,未有常住而不行。欲益无所益,欲为无所为。宜作(当为众生作)舟航,无久住此(不要一直呆在这里)。”


  汾阳善昭祖师开悟以后,道誉日隆,各地郡守争相邀请他住持名刹,先后共有八次,都遭到他的婉言谢绝。


  他的同门师兄弟契聪禅师推门而入,责备他说:“佛法大事,靖退(安静闲居)小节。


  风穴惧应谶(担忧预言应验),忧宗旨坠灭,幸而有先师。先师已弃世,汝有力荷担如来大法者,今何时而欲安眠哉?”


  善昭一听,惊惶而起,紧握着契聪禅师的手,说道:“非公不闻此语。趣办严(快去置办行装),吾行矣。”


  不久前往汾州太子院开法,励精图治,殷勤接众,三十余年足不出山,人称“汾阳禅师。”


  古音净琴禅师说:“假使悟后不能通达化门,古人谓之坐在百尺竿头,不能至于一切智海。”


  有一天,马祖问智藏:“你怎么不看经啊?”


  智藏答:“经与禅难道有什么不同吗?”


  马祖说:“话虽如此。你以后为人,却有这个必要。”


  悟前研习经教语录可能塞自悟门,障自路头,悟后本智法尔现前,心光朗露,自然无为,不为道理所障,不为境界所惑,一切经教语言和万别千差机境统统转化为般若大用,以备有情之机,广度有缘众生。


  慧照禅师曾经示众云:“心法既通,不阅修多罗藏,无以阐扬正教,耸人天之听(既已明心见性,若不广泛阅读经教,无以弘阐正教,广契众生之机)”。所以古德说:“未透的人,参句不如参义;透得的人,参义不如参句”。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私淑古德


  古时候,学人依止举世公认的具眼大宗师,可以百不知、百不会,不用建树正知正见,不用披读祖师语录,仿佛一张朴素洁净的白纸。


  这完全没有问题,而且容易证悟,因为有宗师家的笼罩和指引,不会让您踏错路、走弯路,再加上您没有知见障碍,两相比较,自然优势更为凸显。


  然而,时至今日,形势已经完全不同了。去圣时遥,魔外益盛,在没有明师在旁的时代大背景下,您如果还是依前百不知、百不会,那岂不像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不堕坑落堑也大难。


  读经须具透经眼,参禅须具参学眼。我们只有把前进的方位和路头摸透,才不致于盲修瞎炼,误入歧途。所以一准要先入泥入水(建树正知正见),然后上岸抖落干净(透脱知见解路),轻装上阵蓦直行去(说时千千万,用时一字无)。


  现在学人该怎么办?


  一句话,现在学人应该怎么办呢?多数禅和子唯一的办法,也是最好和最保险的办法,就是私淑古德(不懂古文、自力不足的学人仍须依赖具德、正见、正行的善知识)。为什么这样说呢?理由有五:


  第一、领略祖师开示。

  若能正确领略祖师开示(切记:要看原著,千万不能看白话文,否则魔魅你没商量),可保眼目端正,不受人瞒。只要方向正确,终将不会落入邪魔窠巢。祖师语录好比标月指,指虽不是月,但是若不指出月亮在哪儿,您可劲地往坑里看,永劫也见不到真月。


  第二、领受祖师教导。

  若能正确领受祖师教导,可以学到纯正的用功心法。只要方法正确,终有到家之日。欲知山前路,须问过来人。拙无之所以拖泥带水,不怕人笑,引尽祖师金玉良言,明知拾人牙慧而乐此不疲。原因如下:


  一是如同《宗镜录》、《万善同归集》、《正法眼藏》、《宗门武库》和《禅关策进》等体例那样,重在原汁原味地“原装进口”和吐血整理,供人自看。


  二是行事偏于谨慎,绝不师心自用,断不敢瞎人眼目,篇篇所述,段段所讲,务必以祖师开示为印证,以宗门“乡情”为随俗,方敢供人镜鉴。


  第三、避免自以为“悟”。

  如果您实有所悟,可用祖师正法眼藏、千七公案和纲宗偈颂进行自我勘辨、自我验证,避免自以为“悟”了,其实是“误”了,或者被人盖上冬瓜印子,被卖了还在帮人数钱。


  第四、深信祖师加持。

  深信,私淑古德,遵祖师教,必为祖师常寂光中冥冥加持,庶几不走弯路曲径。


  第五、随身携带锦囊法宝。

  特别是在家之人,孤军奋战,好比一人与万众对敌,世事俗念一向混得滚瓜烂熟,道念微弱恰似狂涛之中一枚浪花,道力难胜业力,这时更需要一件无上法宝助阵。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辽天阔。人家西天取经尚有师徒四人相依为伴,可这一路上,您形单影只,茕茕孑立,或走得疲惫丧志,或流连于山阴风光而忘返,或遇险遭贼束手就擒,总之,往往要经历七魔八难。


  此时,请务必随身携带一套锦囊法宝,那就是彻悟祖师的入道因缘和开示语录,它不仅能为您指明前进正确的方向和道路,而且能带给您无穷无尽的加持力量。


  抚昔追今,饮水思源,我等今日能够沫浴佛光,品茗禅味,历代祖师,恩深无量。当初拙无接触祖师语录,每每惊悚不已:某甲几为当代法师所误,真真粉身碎骨难报祖师恩德于万一。因此,与其胡看乱学一通,不如老老实实深入祖师语录宝藏,是不是最为直截、可靠和管用?


  拙无也是走过几段弯路的学人。曾为浪子偏怜客。正因为有过深刻经历,所以才敢苦口相劝。


  除非您是古佛再来,否则既名习禅,却又数典忘祖,对于祖师语录一概拨置,弃如敝履,自以为是,自立规矩,则难免盲趣瞎修,步入邪途,断送自己法身慧命。


  师传断了,心印未断。若能聆听祖师真言,祖师宛如住世无异。这大概是唯一可行的办法。这也是唠唠叨叨、不惜眉毛、涂鸦写作的原因之一。如果仁者执取一个字儿不放,则拙无罪过不少。(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