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中的智慧 | 随众生住 恒不舍离

编辑:西行者 日期:2020-07-15 15:54


  在《华严经 净行品》中,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云何得十种三业?


  云何得十种具足?

  云何得十种慧?

  云何得十种力?

  云何得十种善巧?

  云何得七觉三定?

  云何得六度四梵?

  云何得十种智力?

  云何得十王护持?

  云何得十度生、十超众?


  智首菩萨问的问题很长,主题就是菩萨如何得到修行的最大利益。文殊菩萨以偈子的形式回答。文殊菩萨首先赞叹智首菩萨的提问很好。文殊菩萨说:


  若诸菩萨,善用其心。

  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于诸佛法,心无所碍。

  住去来今,诸佛之道。

  随众生住,恒不舍离。

  如诸法相,悉能通达。

  断一切恶,具足众善。


  善用其心是修行的核心。


  我们一般人常会觉得活得很累,经常抱怨。我们内心本具的光明如果能开发出来,生活就不会觉得累,而会成为一种享受,我们就会将被动的生活变成主动的生活。


  要领之一:体验做自我内心的主

  诵经、打坐是佛弟子修行“充电”的一种必要方式,但是,修行还远不只这些。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每天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环境,如果你作得了自心的主,才可以说迈出了修行的第一步。如果还没有作自心的主,说明你的修行还没有真正开始。


  按照临济禅师的“四料简”来说,第一步要体验到内心的主,主看宾或叫“骑声盖色”。声色,指我们生活的外在环境。这一点是需要通过修行才能做得到的,如果没有修行,就会像古人常讲的“认贼作父,心随物转”。


  修行的第一步就是用心转物,而不被物转,做到这一步,我们内心的修行功德才会念念相续、增长起来。


  《净行品》偈子中的“当愿众生”,是引领我们从慈悲这个门进入佛性、进入我们的心海。一旦从这里进入,我们就会有很多发现:


  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不是在于“自我如何”,

  而在于是否能够通达与众生一体的大悲心,

  这个心,就是我们常说的“诸佛之心”。


  要领之二:内心生起“当愿众生”愿


  《华严经》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与佛相同的这个心,不是我们平时的妄念、妄想。平时的这个心是很肤浅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是被各种先入为主的“有色眼镜”所局限的。因此,“善用其心”这个法门的第二个要领是在每一种情景下,都要在内心生起“当愿众生”这样的愿。


  研究《净行品》中的偈子,大家会发现,这“当愿众生”的内容,是跟我们所处的环境相关连的。比如


  正身端坐,当愿众生,

  坐菩提座,心无所著。


  表达的是坐在菩提座上,希望众生都能坐在觉悟的座位上,内心没有执著,而很自在、解脱。所以,在安住当下的前提下,把我们的行动变成一种思想,行动成了行动者的思想,而思想也成了一种外化的思想中的行动。这两点是互相增上的。


  愿力和善念,只有外化到语言与行动之中的时候,才会变成现实与力量,才会逐渐地得到强化。


  我们如果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能够生起“当愿众生”的善念,我们的心量必定会越来越广大;随着心量的扩大,我们生活的天地会越来越宽广;而这个心量会随着我们生活的延展逐渐得到强化,一直强化到把我们身心里面的自我中心、烦恼、偏执等一切覆盖住;进而使我们自己发生一个蜕变,就像种子在地里生长,自己超越自己,自己否定自己,修行也是这样。


  如果我们侧重于从空性的智慧去进入,有时候是难以把握的,而且有可能落在边上;而“当愿众生”的慈悲心、善愿则是很好把握的,也很容易感受得到。这种修行较容易突破自我中心,使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内容都能够与众生相关连,与成佛相关连,把修行成佛这件事落实到每一个当下。


  利益众生 绝不动摇

  《净行品》偈句讲的境界有三种:有开心的、合意的;也有不合意的,比如看到病人,看到自己生病,看到残疾的人;还有中性的,既没有特别好的感受,也没有特别坏的感受。


  当你在好的感受之下,比如你今天得了一万块钱,这时你发愿众生能和自己一样都能得到财富,这个愿对你可能不太困难。而当你处在逆境下,还要发愿以你所处的逆境为增上缘,然后增上,这就有点难,需要勇气,要有一种把生活中所遭遇的每一件事都进行转化的力量与气度。


  我们亲近善知识,其实也就是学习这些。善知识的心,永远都不会失败,因为任何一个外在的得失、是非等境界,他都能当下地转化它,把它变成修行,这个转化、放下的能力就是一种功夫。如果我们学会了转化和放下的功夫,那我们就可以成为生活的主人,我们的心量就会不断扩大。


  有些学佛人的功利色彩比较重,希望学佛以后什么样的好事都落在自己的头上,比如出门有晴天,坐车有准点,买东西有便宜,一拜佛就灵,一拜就分来房子,一拜就得到晋升等等。我们从学佛那天起,就应该有个信仰,要敢于对落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好事与坏事都能接受,相信一切都是佛加持的结果。这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我们的内心有转化的力量。就像《净行品》所讲,无论在任何一种情景下,都能“高高山顶立”,是不能被动摇的。


  开发三种心

  善用其心,一定会有受用。内心功德的开发,会使自己很知足、很快乐,这种快乐与知足,不是由于外在的得失,而是由于内心好像有一个活水源头被开发了出来。善用其心,要体验三种心。


  一是直心。

  直就是不拐弯,祖师讲,“蓦直去。”直心就是从是非、美丑、得失、利害这些功利的判断和分别里面跳出来、解脱出来的心。


  《净行品》的修行法门,必须是直心才可以修,才会逐渐相应,因为在每一种情景下都是“当愿……”,这就是三昧,这就是直心。祖师们的语录说得很形象:


  榔栗横担不顾人,

  直入千峰万峰去。


  在禅师的作略中,也经常表现这种直心,像拂袖而去、一去不回头等,都是没有第二念的。这里也需要有点勇气,因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很复杂的,有很多东西会牵动着你,在最能牵动你的地方,你的心不动,保持你的对众生的大愿,这个就是直心。


  第二是深心。

  我们的心有深浅,我们的生命有深浅。生命的现象很复杂,比如人长得有美丑、地位有高低。国家有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语言;人有生病与衰老的阶段;所有这一切都是生命的现象。但超越这些现象,或在这些现象的深处,有一个共同的东西,是大家都可以通达的一个心态,这个心态就叫深心,也可以说是大悲心。


  由于众生是一体的,众生的心在很深的地方才会有能够相通的一面,这也正是生命之间可以互相交流的前提。


  比如一个中国人和一个美国人,双方不懂对方的语言,但心有相通的层面,美国人笑,中国人不需要翻译就知道他是在笑,而不会误解为哭。当你好好修持这个法门时,一定会体会到这个深心,会发现到你的心像大海一样是很深广的,在深广的这一部分里,自我中心、自我执著的特征就会消融了。


  三是调柔的心。

  调柔自心,就是指把我们的心降伏了,我们成为了生活的主人。这个调柔之心不一定表现为柔和、慈善、温柔,调柔的心既不柔也不刚,而是自在,是可以随机变化的,是随缘转化的。


  就像一块面团,把它柔得很软时,既可以作成面条,也可作成馒头、饺子。我们的心也一样,当我们调顺了我们的心,我们的心自在了的时候,心就会很好用的。比如,随着情景的不同而表现出各种状态。一个没有修行的人很难做到这一点,他的心里活动是有去无回,是不自主的;而那些有修行的大德们,在心调柔以后,可以示显很威猛,也可以表现出很柔和,总之是很好用的。


  经过日积月累的修行,使这个心自在、好用了之后,我们就会随时处在主动的位置上,不再被外境牵着鼻子走。


  历代禅师的公案和语录有很多,内涵非常丰富,涉及各种高深的境界。禅师不一定要跟我们说一个道理,而只是向我们展示他的已经作得了主的心。比如问禅师:太阳是不是圆的,他可能会说不是圆的,是三角形的,他怎么回答都对,因为他只是在展示他自在了的心。禅师之间的接触与对话是妙趣横生的。自家人相见是“路逢达道者,不将语默对”,可能只是拍拍肩膀、笑一笑;有时什么都不说,一切都是自在的、洒脱的。


  禅师们有时为了检验他的弟子,就用各种情景和机缘去看看弟子是否处于自在的状态。在这方面,赵州语录是很突出的,赵州是“舌端带箭、唇舌放光”,在语言上无论怎么讲他都能处在上风,处在主动的位置上。


  有一个人问老和尚:“你的家风是什么”?老和尚回答:“我耳朵有些聋,你声音大些。”那人又问了一遍,老和尚答:“你问我的家风,现在我已知道了你的家风了。”之所以赵州老和尚总处在上风,是由于他的心是自在的。我们在修行《净行品》时,如果修行时间长,心能相续,而且力量强大,那么我们在生活的每一环境里也就能做到这一点,能作自己的主人翁。


  具体怎样践行?


  修学《净行品》具体怎样操作?先学会在每一个情景下进行反观,就是关照这个当下,然后从安住的心,发起“当愿众生”的善愿。


  要背会这品经里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较接近、相应的部分,到后来,句子的内容其实并不重要。当你的心续力量强大时,你在做每一件事时自然就会显现“当愿众生”,而在这个时候,你可以自由地发挥,不一定要按经文上讲的。


  比如你在讲堂、房子里,希望众生都能找到归依的地方,都有一个庇护的地方,这也是可以的。所以,这个修行的法门是修行的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当你对生活的每一个内容进行消化与转化时,你自己还可以成为诗人,在每一种情景下可以自诵一首诗。


  如果内心真正将众生作为对象呈现出来,其实是很不容易的,可以说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的内心里没有众生,只有亲戚、朋友、敌人、动物等一堆概念,这是一些由我们的情绪、判断所导致的虚幻的对象。


  只有我们的心在很深入的时候,才有可能体会到什么是众生。在开始修行这个方法时,也可以把“当愿众生”给它具体化,从最亲近的父母、朋友、同学、老师,再延展到你不喜欢的人、陌生的人,甚至是仇人,这也是一个次第。


  “善用其心”这个法门的要点是:正念安住当下,发起菩提心和善愿,用功的重点是在“作意”。当你心里想这些偈子的时候,是否真正生起了真切的愿望,现前的心态是否与众生相应。我们可以在这个愿上,使自己得到三昧,得到安住,得到一个“不动”,得到一颗直心,得到一颗深心和调柔的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心里面培养起相续的力量,使“当愿众生”的心变得越来越强大。当它足够强大时,我们就可以在任何情景下也受用它。


  如果长修此行,会使你的身体、你内在的气质得到转化,把原来的粗浊、昏沉、浮躁之气给转化了,进而使你心的力量变得更强大。在这个时候,修行才算找到了基础,才有了根,才不会被外面的风吹草动所动摇。这就是经文里所讲到的,如果我们能够善用其心,就能获得一切胜妙功德。即:


于一切众生中,为第一为大,

为胜为最胜,为妙为极妙,

为上为无上,为无等为无等等。

——《华严经 净行品》偈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