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雨 | 六祖惠能大师《真假动静偈》探微——第一义不动

编辑:西行者 日期:2020-07-21 16:39

640.jpeg


《真假动静偈》

惠能大师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

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

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

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

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

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

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

但作如是见,即是真如用。

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

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

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

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摘自《六祖坛经》



  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 ,六祖惠能大师知晓很快自己就要圆寂而去,他把弟子们召集起来,给他们念诵了一首“真假动静偈”,并告诫弟子们,如果按照此偈修学,就不会迷失宗门的宗旨。


640-1.jpeg

  在这首 《真假动静偈》中,惠能大师认为:


  真与假,是相对的;

  动与静,是相对的;

  有情与无情,也是相对的。


  凡夫往往执著于表相上,

  内心不定,随外境外物而转。

  唯有真正体解了佛法的人,

  才会明白,

  一切唯心造的真理。


  《真假动静偈》探微


  偈语为四句一首。且看第五首偈语之妙义——体相动用。


  体相动用


  《真假动静偈》

  第五偈


  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

  但作如是见,即是真如用。


  什么叫善分别?善分别,不是世俗的凡夫的分别见,凡夫分别是好坏对错,而善分别是分别让我们进入实相的路径。因为,修行要有解悟,见地上先不能错。善分别,不是业分别。


“第一义不动”,在佛教中的第一义谛就是空性见,也叫清净见。


  把心安住于第一义空性上,即是真如妙用。真如,就是我们的佛性。所做的一切,都是真如在起妙用,都是起佛性。就像关注这个心,你看一部电影的时候,掉到情节里面,就被它所牵动,就是凡夫。你跳出来,你了知是电影,知道是电影的幻相,你就看得很娱乐,还不会掉在里面被它牵动得揪心。


  我们把心安在妙明真心上,如如不动的自性上的时候,再看世间的万般假相,你就不会被它所勾牵、拖累。这种状态即是真如用,真如就是佛性的妙用。


  【能善分别相】


  能善分别相,即相明无相;

  逞能遂愿处,分别心不晃。


  行者,之所以能善,因为都曾发心立愿。阿罗汉从自觉状态,又提升了一步而入觉他,开始能善之旅,故不忘初心。


  分别相,是跟随众生救度众生。佛有随逐众生恩,即愿力所使然,善分别众生心,好去满众生愿,故能恒顺众生。不能善,就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为能善分别是我们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本段偈语,强调的是大乘顿悟祖师禅的悟后妙用的智慧。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此能,是此心光明,是此愿超大。想要达到能善分别的境界,就要先去掉生命电脑内存里的各种胡思乱想。净化身心灵之后,成为净化器,就能善得出去了。


  积德行善是本色。能善分别是担当。行者要尽量了知菩提路上将要经历的种种心相,法相。万相归一,进入一相,一归何处?一相即空相,空相即无相。


  从禅宗行法来说:“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乃是生生不已之动。”那么,为什么我们不把动上之动和动上有不动说成静呢?因为,动静一如,动静不二。妙用为善能,亦是能善分别相之善用。


  六根甚善,则万用亦甚善。大德大能,都是慈悲为体,智慧为本。慈悲就是用,慈悲就是一真法界分别,分别直通方便。


  【第一义不动】

  第一义不动,根性居于中。

  难说不思议,非所亦非能。


  祖师的妙用,会影响很多行者照葫芦画瓢,去模仿,去实践。但是能行,不代表真实的觉悟,有真实功夫。


  什么是第一义谛呢?佛言:“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谛,名第一义空。”(《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十》)世尊在这里明确开示:诸法实相是第一义谛。


  这里是劝勉行愿者,不要忘记初心,就是不忘第一义谛,不忘何期自性本不动摇这个根本,就是不要忘本,不要傲慢,不要得意忘形。


  【但作如此见】

  但作如此见,句中即道关;

  不迷即认路,不信仍迷山。


  此句偈语,字字铿锵有力,是自信满满的开示。


  但作:就是成所作智是功夫。但作,是行动,是作为。如此见:即正见。用《心经》的语言来说,就是色空不二、有为无为不二、有作无作不二。


  但作,包含但不作,故具足正见,事理无碍。理由事显,事由理成,事理不二。


  如此之“如”:如即本真,如理如法,如露如电,如如不动,皆非事外之理,亦非理外之事。如此之“此”:此心光明,当下就是永恒,立处皆是道场,本地风光,体露真常,此性此见,此心此度。


  如此契入第一义谛,动静相宜,无为无不为。


  【即是真如用】


  即是真如用,用时处处通;

  唯通尽管用,内外照明明。

……


  因缘不同,故相有差别。智者不但对当下的对境清清楚楚,其心亦能不动;若依此见地而修持,则一切无碍。


  禅宗心法,不管你悟前悟后如何修持,只管当下是否明心见性,就是只论见地。故知,祖师的语录或偈语,句句安心,字字明心。“真如用”,是一乘圆教之大机大用,整体全用,不用而用,无所不用。


  心性明了,身心解脱,自由自在,普度众生而本心不动,那就是真如用。涅槃寂静与行愿无尽,都是无为和不动。


  《真假动静偈》探微


  偈语为四句一首。且看第六首偈语之妙义——悟心不执。


  悟心不执


  《真假动静偈》

  第六偈


  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

  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


  这句偈是告诉我们,要用自己的甚深思维,明了无上妙法。不要在大乘的法门中,执生死的智慧,


  生死智是什么?就是人天乘的智慧。了生死的智慧,就是解脱的智慧。生死的智慧就是在世间挣个钱,当个官,就是世间的名利。


  六祖告诉学道的人,千万别错用其心,你是个修道的人,你的目标是成佛,不是为了轮回得更光彩。


  【报诸学道人】

  报诸学道人,顿悟法尤深;

  赞叹万缘美,心光太可钦。

……


  心中执着善恶两种念头及意识,有对待,就有排斥和抱怨。


  认命才有命,命实无自性;

  把捉即不用,放下即空明。

……


  顿悟禅机,不是放下,也不是拿起。从心性根本、不生不灭上去体认,去闻思修。一路修来,一切皆心性作用,就是法界缘起。


  世人分三类:一是造恶修魔业的人;二是修善和福报的人;三是学道修禅的人。光去修福报,但没有跳出六道轮回,没能了生脱死,还是不究竟,不圆满。


  报汝学道人,即专门传法,传心法,令发心,劝立愿,激励行普贤行的人……重点还是当下悟入佛法大意,即第一义谛,彻悟法身。


  【努力须用意】

  努力须用意,真参要大疑;

  透得禅关过,狂心当下息。

……


  参禅悟道,要用意识心,故有“须用意”之劝勉。大疑大悟,小疑小悟。参禅的疑心,不是五毒之一的怀疑,是一种不理解而又想理解的急迫心情,是一种深心切愿,是种子冲破一切阻碍破土而出的力量。真切地明心见性的渴望,其心之真诚,用心之深重,是那么的虔诚恭敬。全力以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须用意:就是要借助意识来改变心灵,最后完成转识成智,成就大圆镜智。开悟的刹那,亲自体证真如理体。


  努力:就是要发起勇猛心,勇猛精进,直驱生命觉醒的彼岸。用足全部的心意,心诚则灵,真实不虚。心想事成,更是铁律。就怕你对禅宗心法不全信,犹犹豫豫,耽误修行,耽误见自本性而开悟。


  努力参话头,努力参公案,

  努力悟尘缘,努力透重关,

……


  然大脑意识形态念念私心喜欢造业,但离开大脑意识,也不能修行。自己的事自己了,在意识上栽了跟头,就要在意识上再爬起来。此时的须用意:是妙用意识心。


  【莫于大乘门】

  莫于大乘门,退失菩提心;

  真修一念契,法界作全身。

……


  你与大乘顿教有缘,甚至不仅碰到大乘门,而且已经入门了。于是,你就能生起自信心;向内,相信自己善根;向外,相信诸佛无穷无尽的加持,加倍珍惜。如果你是大乘根器,不学佛做佛,就是浪费生命。


  【却执生死智】

  却执生死智,未能幻象离;

  执着于理苦,而自性仍迷。


  生命总是受业力的推动,自心缠缚,陷入烦恼。如今幸遇大乘顿悟法门,直悟菩提,了生脱死,可是修着修着,又退失道心,又去追名逐利,又陷入五浊恶世不能自拔。五戒不守,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等等不善,都是一念私心,害己害人。


  执着生死法,放弃菩提心,

  愚痴善根毁,六道再轮回;

……


  世间的一时之乐,都可能成为永恒的痛苦。迷人不知,以苦为乐,多造恶业,颠倒梦想,甚至连做梦都是颠倒的。


  修行之人,精于在心上用功,所谓:“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切莫于无上法门,错解真实义。如果与别人产生争执,就要忏悔自己,善待他人。


  参禅悟道,是自觉自明,自心自悟,自性自度。正如本师释迦牟尼佛诞生之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天生是来人间参禅悟道的,走出生死逆境,才是彼岸!


  心性无生灭,但你不知道:

  此岸与彼岸,一悟竟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