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西行者 日期:2020-08-04 09:30
简单的说,菩萨的特质就是两个字:一个是智,一个是悲。有智慧,才能谈得上解脱,才能谈得上超越烦恼,才能谈得上追求出世;有慈悲,才能谈得上救世救人,才能谈得上体现佛教的入世精神。
“觉悟人生”就是智慧的体现,“奉献人生”就是慈悲的体现。我们既具有高度的智慧,又能有广大的慈悲心,奉献精神,人人做菩萨,那么,我们就能在当今时代把佛法的精神、佛法的形象很好地树立起来。
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觉悟人生是智慧,奉献人生是慈悲。智慧和慈悲是菩萨特质的根本意义所在。福慧双修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够有所偏差。觉悟人生和奉献人生不是两件事,是一件事。在觉悟中奉献,在奉献中觉悟;在智慧指导下修福田,在修福田中又来开发智慧,两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在生活中,将智慧与慈悲融为一念,把觉悟与奉献落实在当下。立大志,发大愿,起大行,成大事,胸中又要空空荡荡的,不可有丝毫居功自傲之心,方合佛门大智大慧、大慈大悲的精神,方是佛弟子要作的事业,方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的要旨。那么,菩萨的具体特质是什么呢?
菩萨的十大特质
若闻讥毁,心能堪忍。
完全能够忍受别人的讥讽、侮辱、毫不生恨。不管别人的嘲笑、讥讽、打骂如何厉害,坚决忍受。要把这些看成是我们的父母恨铁不成钢之举。忍辱是美德,在六度(持戒、禅定、般若智慧、精进、忍辱、布施)中,菩萨常常要做的是忍辱波罗密,不忍辱就生嗔怒,嗔怒之火将会烧毁我们的功德。长期修忍辱,声音就会圆润。
若闻称赞,反生惭愧。
有人称赞你,心里感到惭愧。学做菩萨,要恒常不忘惭愧心,遇到称赞表扬,更要惭愧,检查自己的不足。佛陀的目光都是下垂的,我们还能目中无人吗?
修道欢喜,自庆不傲。
自己庆幸自己修道、利他的成就,但却不因此感到自傲。遇明师得正法,也不自骄于人,只在内心充满法喜。修行人应视己为凡夫,视一切众生为大善知识。
人之惭耻,不为宣说。
对于别人感到惭愧羞耻的事,不加以渲染。学做菩萨,不宜盯住别人的短处不放,而应多看别人的长处,多检查自己的短处。常看到别人缺点,是因为自己内心不清净,功德不圆满。在父母眼中,世间唯有自己的孩子好,是他们爱子心切。在佛眼中一切众生皆是佛,而凡夫眼中即使佛也是凡夫。
不为世事,而做咒术。
不要为了世间上的事情,去怀恨、咒骂别人,或者怨天尤人,施放法术。解脱才是根本,不要轻易把所积累的能量用于治病、健身、消灾等,一旦抓住根本,不愁枝叶。
少恩加已,施欲大报。
别人对我有些许恩惠,心中念念不忘,所谓"滴水之恩,涌泉以报"。别人给自己一滴水,我们要当作是一碗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修行人要永远满足,永远怀一颗感恩心,存思大报。修行是自己的事,不管别人动机如何,我们永远感激所有众生。
怨恨已者,恒生善心。
对于怨恨自己的人,要常想方法对他好,以慈善之心待他。对仇恨自己的人,不能以牙还牙,而应该以德报怨。因天下众生皆为父母,能对父母生恶心吗?
见有骂者,反生怜悯。
别人骂自己,不但不因此生气,反而要怜悯他的无知冲动。别人骂自己,就观想是亲生父母在为我们消业障。佛经上这样开示:众生之所以骂自己,是因为无量劫以来曾多次做过我们的父母,我们欠他的实在太多,她为了养育我们不惜一切代价,乃至于造业,现在恶缘成熟了,他得到了果报,沉沦到咒骂自己亲人的地步,我们不但不能憎恨他,反而更应滋生怜悯、惭愧和感恩之心。
视诸众生,犹如父母。
对一切众生,都能如同父母兄弟姐妹般看待。学做菩萨吗,这是关键,一定要实实在在地行持。如能真实不虚地做到这一点,等于在护菩萨戒,菩萨戒之根本全在于此。
拥诸所得,乐于助人。
将自己所拥有的,欢喜与人共享。财富金钱不是我们制造出来的,也不是专为我们制造的。钱财应供于流通,任何人不应该据为己有。所得之财用于布施和供养,乐助正法事业。财神赐财于人,其意不在让人贮蓄,而是让人流通,得财之人只是媒介而已。
昙鸾大师解释“菩萨”说:“菩萨”者,若具存梵音,应言“菩提萨埵”。
“菩提”者,是佛道名;“萨埵”,或云“众生”,或云“勇健”。求佛道众生,有勇猛健志,故名“菩提萨埵”。今但言“菩萨”,译者略耳。
“菩提萨埵”分开的意思是什么呢?“菩提”是“佛道”的意思;“萨埵”有两重意思,一个是“众生”,一个是“勇健”。为众生而勇健广行六度:布施(奉献给他人);持戒( 严守法规 );忍辱( 宽容他人 );精进(不倦地策励自己);禅定(止散乱心思维真理);智慧(断烦恼证实相)。
菩萨一生只做两件事:
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快乐和幸福,
从服务和利益他人而得,
如果你相信这个道理,
那么,你一定会说:
我们一起做一个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