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西行者 日期:2020-08-14 15:01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华严经 普贤行愿品》
出自《华严经 普贤行愿品》的这句偈颂,常常出现在佛教早晚功课中,也称“忏悔偈”,用以忏悔罪业、消业增福。每每念诵,感召其中。
这句偈颂的意思大概是说,在过去的无量劫中,我们大多都造过种种恶业,这些恶业皆是由无始以来我们的贪嗔痴等恶习所造成的。这些恶业都是因为我们的身口意三业不清净,而感召而来。从今日起,自己都要发心忏悔,“罪从心起将心忏”。
我们为什么会有贪嗔痴等恶习呢?一是因为我们深植凡夫秉性,往往下意识就造了诸多恶业;二是因为贪嗔痴实在毒深,我们即使察觉到了,仍然难以降伏它。但是,即使发愿忏悔,除了诚心,还需力行。降伏贪嗔痴,非常难,但仍然需努力降伏之。
《大智度论·卷十四》:“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
《大智度论》称:“嗔”为贪嗔痴三毒之中第一难治。嗔毒如此重,今天我们来看看它。
何为嗔
嗔,又作嗔恚(音huì,恨怒之意)、嗔怒、恚、怒。梵文音译作醍鞞沙。与贪、痴共称为三毒,是根本烦恼之一。指对有情众生(生存之物)的怨恨之精神作用。
嗔的产生与作用与贪相反。贪是由对事物的喜好而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心理欲望,嗔却是由对众生或事物的厌恶而产生愤恨、恼怒的心理和情绪。
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神作用,对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
对他人或社会而言,嗔的危害也很大。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则使整个社会,乃致使整个国家陷入灾难,因而《大智度论》便说: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
观察很多人和家庭,不时受着嗔毒的危害。一个微小的嗔心有可能就毁掉自己和别人几个小时、几天、几月、乃至几年甚至一辈子的安乐了。所以《佛说遗教经》说:“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
如果一个人具有爱发火的毛病,那么可以推论地说,这个人的大多时候都将在断续的痛苦中度过,难以得到安乐,即便这个人拥有一些外在的财富和受用。
爱发火的人常常被内心的嗔恚所驱动,与身边的家人、同事、朋友等发生冲突,事过之后,内心也难免处于愤懑之中,不能释怀,似乎安乐和喜悦都已经离开了他。
生起嗔心的人,脸在恍惚之间就变得不再平静清洁,周围的人看了之后,内心对其便会难以产生喜悦;生起嗔恨心的人,很容易就会说出难听、刺耳、恶毒的话语,理智仿佛被蒙蔽了,对自身和他人造成事后追悔莫及的中伤。
生起嗔心的人,刹那之间会改变自己身边的“气场”,使得周围的空气中弥漫种种恐怖的气氛,并使得处在这个氛围中的人感受种种不安和惊恐。佛经里面曾经记载了一个嗔心极大的恶神,说由于其嗔心极其猛烈,连小鸟飞过其住处的上空都会吓得坠落在地。
佛经里说,爱发火之人,即便来世能做人,往往胆子会特别小,而且特别容易受到惊吓,因为前世用嗔心使别人感受惊吓的缘故。那些嗔心特别猛烈、且因此对他人造成极大伤害者,佛经里说,命终之后,就会堕入地狱,继续感受嗔心所招致的种种折磨。
凡夫易嗔
《百喻经》记载:过去有个人,和很多人共坐屋中,一起赞叹某人的德行极好,仅有两个缺点:容易嗔怒、做事冒失。
此时这个人正好路过门外,听见说他缺点的这句话,心中就生起愤怒,闯入屋中抓住说他不好的人,动手便打。
旁人就问了:“你为何打他?”
那人说:“我什么时候嗔怒又冒失了?这个人诬陷我,我便打他!”
旁人笑道:“你的易嗔与冒失现在不就显现了,你还不承认么?”
一位德行优良之人,尚且会有不经意的冒失嗔怒时候,更何况我们更加普通的大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嗔火的燃烧非常轻易,且嗔怒状态下的我们往往放大了自身的情绪,却忽略了周遭其他的东西。嗔怒乍起,障碍其心,我们需要时时审视自己的心绪变化,加以调伏,才能不被其所制,以获自在身心。
《杂阿含经》中的故事
佛陀在《杂阿含经》中说:无嗔何有嗔,正命以调伏,正智心解脱。慧者无有嗔,以嗔报嗔者,则是为恶人。不以嗔报嗔,临敌伏难伏,不嗔胜于嗔。
佛陀的意思是:若我们追求智慧,是不该有嗔恨之心的。如果以嗔报嗔,就不可以算是慧者。而不以嗔报嗔,不但可调伏对方,也调伏了“我”。
《杂阿含经》又载:一日,佛陀在毗舍离国猕猴池侧的重阁讲堂,向诸比丘说法:
过去世中,有一丑陋至极的夜叉鬼,一日,他坐在天帝释提桓因的宝座上,天人见了很不是滋味,全都起了嗔心。
没想到天人们嗔心愈重,夜叉鬼就愈端正,天人们感到非常奇怪,便赶紧报告天帝释提桓因。
天帝告诉他们,这个鬼叫做“嗔恚对治鬼”。
接着,天帝前往鬼所,整了整衣衫,偏袒右肩,合掌恭敬地说:“仁者,我是释提桓因。”
如此念了三次,随着天帝恭敬虔诚之心愈深,嗔恚对治鬼的面貌变得愈来愈丑陋,最后就消失了。
天帝便说:“人不要起嗔恚心,遇到起嗔心之人,不要以嗔回报;对于造恶之人,也不要心生嫌恶,应当破除傲慢,不起嗔心亦不加害于人,就称为‘住贤圣众’。面对造恶、起嗔心的人,一定要如如不动,坚如山石。善于调御者,并非是会驾驶马车的人,而是能降伏嗔心者。”
佛陀告诉诸比丘:“你们出家学道,应当效法释提桓因,不起嗔恼,赞叹不嗔之法。”诸比丘弟子闻佛教诲,欢喜奉行。
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恼一切诸有情。
无益之苦当远离,如是行者得度世。
修行,不是立竿见影的事。但如果我们能持之以恒,绝对日有进境。修行,也是一种薰习,一种行为习惯上的薰习。
《大乘起信论》上说:“薰习义者,如世间衣服实无于香,若人以香薰习故,则有香气。”
如果我们常常发怒、生气,这发怒、生气,是我们的习气使然;如果我们改正它,不发怒、不生气,日子一久,也就会成为好的习惯了。
如何熄嗔
从心入手
《大乘起信论》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维摩诘经》云:"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这就启示我们从心上入手,去熄灭嗔火。心中生出嗔火,则会外化为我们的各种嗔行,如果我们从心中消灭了它,种种所衍恶业,即不会再由此造出。
进一步来看,我们亦不必以暂时的嗔火未熄而烦恼,因为那样做反而会造成恶循环。我们应在察觉到自身嗔火时感到喜悦,因为这正是熄灭它的第一步啊!于是去尝试熄灭它。
“当净其心”,接下来,我们就从心上努力,使其清净、慈悲,嗔火自然“随其心净”而化为清凉菩提了。
嗔恨和慈悲是相对的,因此只要我们多培养、增长慈悲心,嗔心自然就会减少了。所以,试着从另一个角度看事情,转变自己的情绪,以更积极的慈悲心、爱心来看待世界,才是化解嗔心最好的方法。
例如我们正在忙,孩子们又在身旁吵闹,心里难免会觉得很讨厌、烦乱。但是,如果能将念头一转,想到:“孩子们不知道我在忙,只是因为玩得很高兴,才吵吵闹闹!” 那么我们就会感觉到他们的可爱,很快地就能消除心中的嗔火。但是孩子们的吵闹毕竟还是会影响做事,如果仍在吵,不妨就陪他们一起玩,顺便休息一下,再回到工作上,这样说不定效率更高。
但是,如果已成为习惯性的嗔恨,想要在瞬间转变念头,实在很困难。对此,圣严法师常劝人念“阿弥陀佛”,因为当嗔恨心生起时,念“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的圣号,或是其它的佛号、咒语,就能把嗔恨的情绪转移到念佛、持咒或是念菩萨圣号的清净心念上。能够这样做,久而久之,嗔恨心自然而然就会转为清净心了。
因此,下一次当我们想要骂人,或是恨人之时,不要过于想要控制情绪,就念一句“阿弥陀佛”或是“观世音菩萨”;即使一时忍不住还是开口骂人,也把骂出来的那句话说成“阿弥陀佛”。这样不但愤怒、嗔恨的情绪会渐渐地减少,而且还养成了经常念佛、念菩萨圣号的习惯。
修戒定慧
如果说,感觉从心上着手过于缥缈,有难度,那我们来看看足以身体力行的、实践可为的办法。
《永嘉禅宗集注》云:“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蕅益大师在《佛说四十二章经解》亦提此句,其他典籍中也很多见,可知戒定慧三学确实历来可行。
诸恶莫作即守戒。
戒就是改掉毛病,改掉习惯,改掉脾气,去掉贪和瞋。人都有这样那样的习惯,或者是脾气,“我这个人就是直,有啥说啥”,这在社会上是否能行呢?
戒是戒定慧中的基础,只有改了、戒了,才能减少业障的产生,才能定住,才能不受诱惑,才能不痴,有智慧。
我们不去做坏事,不去讲人家的不好,不去偷东西,不妄语,不恶口等等,你的意念不乱动,守戒了,便能更好地得到护法的护持,更好地得到佛菩萨的保佑。
守戒律就是碰到不好的事情不能够做,不该看的东西不要看,不该说的就不说。这就叫戒。比如说,喝酒,如果我们能够守戒,就不会喝得太多,就不会喝醉,车祸的概率就小了;如果能够守戒律,并且能去更多帮助他人,为他人解决困难,就能得到与朋友在一起的喜悦。
心地无非自性戒。“自性无非”就是本性没有是非。我们心里没有这个是对的、那个是错的,便是戒了。佛教的戒律主要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等。
自净其意名为定。
什么叫“自净其意”?就是这个人把自己的意念弄得很干净,讲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一定是干净的。当我们一个意念、一个观点、一个想法出来时,自己已经过滤过了,把它想得很干净,那么我们的心就定得下来。
戒定慧里“定”字最重要。定力怎么来的?是由“戒”来的。犯戒后的我们心起伏不定,哪里还会有智慧呢?
众善奉行视为慧。
我们经常发自内心地去做善事、去帮助人家,那么我们多少便具有智慧。
只想到自己而不考虑他人的人,是智慧不多的。只思虑自己者,只想获得他人的帮助,却不对他人施以帮助,那么就难以获得相互的、共同的帮助与进步。
从自性当中去开悟、去运用,才是真正的智慧。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从真正的良知中去开发自己的自性。比如说:这个事情我们不能去做的,如果我们这样做下去会对他人有所伤害,那就不要去做;这个东西我们不能拿的,那便不要拿。我们的良知和智慧,会让我们不要去做许多事情,我们能不做,就是顺应智慧了。
心地无碍自性慧。如果我们心中没有障碍,本性就会开出智慧之花。心中断除愚痴,就会产生智慧。要铲除贪嗔痴,要修学戒定慧,才能修德修福。人之美德完全可以借修戒定慧和断除贪嗔痴而得。
勤修戒
可以尝试初步地行持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就断除了“嗔”的缘起之条件。
勤修定
可以在碌碌工作之余,留下一小块时间专以静虑,进一步在工作中、生活中,时时都可以定,即专注、认真地体会当下,这就能及时观照到“嗔”的生发而熄灭它。
勤修慧
保持学习和思索,即使尚未得到究竟的般若智慧,在此途中,我们学习佛陀菩萨的庄严示现、慈悲喜舍,思索他们宣说的善妙法门,从根本意义上领悟到嗔心所起之虚无,嗔还会从何而来呢?
故曰:戒以制嗔、定以熄嗔、慧而无嗔。
永离嗔恚,及诸翳浊,
清净其心,质直柔软。
无有谄曲,迷惑愚痴,
行出离行,坚固不坏。
平等之心,永无退转,
白净法力,具足成就。
——《华严经 十回向品》偈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