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与伏牛长老偈

编辑:两车 日期:2020-12-18 16:32

image001.jpg

与伏牛长老偈

唐·司空图

不算菩提与阐提,惟应执着便生迷。

无端指个清凉地,冻杀胡僧雪岭西。


注释


①菩提:旧译为道,新译为觉。道者通义,通于佛法。觉者觉悟。僧肇注《维摩经》曰:“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无言以译之。菩提者,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

②阐提:一阐提之简称,为无成佛之性者。译不信,不信佛法之义。《涅槃经》曰:“一阐提者,断灭一切诸善根本,心不攀缘一切善法。”又曰:“无信之人,名一阐提。一阐提者,名不可治。”

③执着:固着于事物而不离,即偏执某一方而不通达他方之意。《梁高僧传》卷三云:“诸论各异端,修行理无二;偏执有是非,达者无违诤。”《广百论释论》卷十:“偏执如来破相空教,非毁所说显实法门。”又执着于此类偏颇之见解,称为偏执见、偏见。

④迷:“迷”是“悟”之反义。不能如实觉知事物之真实性,而执着于错误之事理者,称为迷;反之,自迷中觉醒,体达真实者,称为悟。执着假相为实且妄念不绝的心,称为迷情、迷心。

⑤清凉地:(喻)涅槃的境界,因涅槃的境界没有热恼。佛法智慧能除热恼,则修行之所称为清凉地。

⑥雪岭:印度之北境有高耸雪山,称为雪岭。释迦牟尼曾于雪山苦行,修菩萨道。

image002.jpg

赏析

  该诗原是表现禅理的偈句,因写得形象生动,便称为诗。这首诗以“无所着”的思想,讽刺修行人执着固定的坐禅方式。

  在古印度佛教中,修禅的方式有严格的规定。修禅之处须在森林或石洞中,须结跏趺坐,心摄一处。有将修禅与头陀行相结合,须持戒、行苦行。而中国禅宗特别是慧能开创的南宗,对这种方式进行了根本的改变。

     《六祖坛经》云:“善知识,又见有人教人坐,看心看净,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悟,便执成颠,即有数百般以如此教道者,故知大错。”禅宗认为,禅在于悟,无须执着于坐修的方式。若执着于方式,这种执着自身便是迷误,因为它偏离了自性。司空图的这首偈句,便表现了这种思想。

  很多佛教学者认为一阐提之人,永远不能成佛。中国佛教许多宗派,特别是禅宗,根据《涅槃经》等大乘经典的义理,打破了这种区别,认为人人都可成佛。

  而禅宗则认为“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即缘心迷,不能自悟”(《六祖坛经》),区别不在人的根性,而在迷误。迷有多种,迷于名利或情欲等,世人易知此等为迷;可是,迷于修道仍是迷误,世人却往往不省悟。

  释迦牟尼佛曾在雪山苦行修道而得成佛,后世便有许多人仿效,推崇雪山苦修。但不知“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悟得清静本性是禅的不二法门。若向心外以坐求道,如同捕风捉影、水中捞月 。如果一味坚持雪山,认为雪山才是清凉的修道场所,那只有受饿挨冻的份了,毫无意义。


image003.jpg

作者简介

  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运城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

  天复四年(904),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其诗三卷。

image00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