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处|演大教 说华严——释迦牟尼佛成道后的第一讲

编辑:两车 日期:2021-01-22 08:37



昨日是农历腊月初八,本师释迦牟尼佛成道纪念日。两千多年前的腊月初八,释迦牟尼佛静坐在菩提树下,于明星出时成等正觉。释尊既然已经成佛,当然是说法度生,正如《法华经》上说: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为欲令诸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


前文回顾:

学处|恭迎释尊成道之日 莫忘如来出世本怀



释尊从三十岁成道,至八十岁入灭,共有五十年的说法时间。这五十年所说之法的范围不可谓不广,有大、小乘、性、相、空等许多的法门。若更以这些法门的内容进行划分:


  • 人天乘和声闻、缘觉的小乘佛教,皆是不得已应机而说的方便之谈,也就是所谓的“随他意语”。


  • 那些引导成就佛果的大乘经典,尤其是一乘圆顿教法,称为“随自意语”。


  • 更有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随自他意语”,意谓半随自证之意,半随他机之意。


释尊初成道后,在三七日中演说的《华严经》就是一部典型的“随自意语”的经典。


《华严经》的完整名字,叫《大方广佛华严经》,乃是佛在成道之后,现千丈卢舍那身,藉着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


灵隐寺华严殿毗卢遮那佛像


需要说明的是,释迦世尊初成正觉说《华严经》,不是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应化身说,而是现报身佛——卢舍那佛身(《八十华严》译本中称“毗卢遮那佛”,仅是翻译之异),经中《如来十身相海品》谓报身佛有“藏尘相好”,如将华藏世界磨成微尘,一粒微尘算一相好,报身佛有无量无边的相好庄严。


而说法的对象,则是已经破无明、证法身的大菩萨,及宿世根熟天龙八部。当时也有声闻乘、缘觉乘的修行者在侧,但因为机缘不契,仅见到释尊在菩提树下静坐思惟,却无法得睹华严法会的庄严盛况,所以有这么两句话来形容二乘人在华严会上的状态:有眼不见舍那身,有耳不闻圆顿教



那《华严经》究竟说些什么呢?本经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将佛的一代时教八万四千法门,统摄无遗!若勉强加以概括,则有两点:


  • 一、介绍释尊及十方诸佛亲证的不思议解脱境界。古德云“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境界”,其义即在于此。也有人说:“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富贵。”释尊舍王位而出家,成道之后托钵乞食,看似清苦,实则享受的深妙法乐无以伦比,借世俗的富贵为喻,实在不能相提并论。世间富贵如花上露,若不善运用,则为恶业之源,岂似清净涅槃,胜乐无穷?


  • 二、讲述从初发心至究竟佛果,所经历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共五十一个阶位的修行方法。经中虽未标明十信,但十住前所说道理,都是十信修法;未标等觉,但十地后所说便是等觉修法。



昔有皇帝问国师:一大藏教,何部最大?答:《华严经》。皇帝很奇怪地说:《大般若经》有六百卷之多,《华严经》仅八十卷,为何《华严》最大?国师回答:《般若》虽多,唯演般若之理;《华严》卷少,含括一代时教,所以最大。


在《华严经》中,释尊将自己所证圆融不可思议的境界,直畅本怀,和盘托出,因此这部成佛的圆顿大教,乃是如来一代时教的根本法轮,被奉为“经中之王”。


五代 《华严经》七处九会变相图


释尊说这部经时,不离菩提树下,但说经的处所,却遍及天上、人间,共有七处,分别是:菩提场、普光明殿、忉利天宫、夜摩天宫、兜率天宫、他化自在天和逝多林。在这七个地方,集会了九次(普光明殿一处集会了三次),方才说完,所以有“七处九会,演大华严”的说法。


释尊涅槃后,文殊菩萨与阿难等众,在铁围山间结集大乘经典,《华严经》是大乘经典,自然也在其中。因华严境界广大幽玄,娑婆世界的众生根器不足,不能够受持,故藏于龙宫。


佛灭度后七百年,又一位圣者出生了,他就是龙树菩萨。龙树菩萨自幼聪慧过人,博闻强记,各种世间技艺无不通晓。他出家学佛不久,即学遍当时的大小乘经典,自认为已博通三藏,对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生起轻慢心。



恰在此时,大龙菩萨(龙王)出现,邀请龙树菩萨到龙宫阅读所收藏的佛经,龙树菩萨由此得见《华严经》。我们可以从传说中一睹这部经书的广大圆满: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四天下微尘数品;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万偈、四十八品。单从这个体量,我们就可以了知《华严经》的广大微妙及难得。


作为一名超级“学霸”,龙树菩萨自是想把全经带走。但数量巨大、涵义深奥的全本《华严经》,非凡人的心力能够受持。于是,龙树菩萨只把下本十万偈的《华严经》带出龙宫,令世人受益。


不仅如此,龙树还造出《大不思议论》十万偈以解释此经,现行汉译的《十住毗婆娑论》十六卷,便是该论的一部分,为此经《十地品》中初、二地的解说。在这以后,世亲菩萨也依此经《十地品》造出《十地经论》,发挥《华严》的要义,可以想见此经在古代印度曾经盛行一时。



至于此经东传震旦,最早的全本《华严经》翻译始于东晋。东晋的时候有一位沙门,叫支法领,亲往印度求得三万六千偈。由印度高僧佛陀跋陀罗译成六十卷、三十四品,但只有七处八会,称为《六十华严》


大周武则天虽然是一位女皇帝,但深信佛法,知道《六十华严》的处会不全,因而遣人访求。使者在于阗国得到四万五千偈的《华严》梵本,又请得高僧实叉难陀一同来到中国,在东都大遍空寺,译成八十卷、三十九品、七处九会,称为《八十华严》。《华严经》的组织,才算完整。但是这也仅仅是龙树菩萨从龙宫取出的下本的略本,因为《八十华严》只有四万五千偈,较之下本的十万偈相去甚远。


唐朝德宗皇帝贞元年间,南印度乌茶国王因德宗的生辰,手书《华严》梵本,以充贡品。德宗诏请印度三藏般若法师,译成四十卷。对晋经、唐经而言,是为新经,称为《四十华严》。然而这只是前二经最后一品的《入法界品》。



可惜的是,《华严》大经义理甚深、境界超胜,非小乘根性所能接受,更无法普遍利益凡夫众生。佛出现世间为度群生,小乘根性既然不能接受大法,不能不度啊!所以“不动寂场,而游鹿苑”,释尊从菩提树下起身,先到波罗奈国鹿野苑,三转四谛法轮,度五比丘,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初转法轮”。然而,以大乘的视角看,佛仍旧坐在菩提场中,并未离开(“不动寂场”),而《华严经》才是释尊成道后的第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