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两车 日期:2022-01-04 08:48
注释
①制心:随心之所起便制之使不驰散也。
②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此语出自《佛遗教经》。谓修行之人,若能摄心敛念,不涉余缘,则所修行业,决可成办。
③告子:人名,战国时代,约与孟子同时的学者,兼治儒墨之学,主张人之性是无善无不善的,当时自成一家之言。
④不动心: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宋朱熹《集注》曰:“告子之学,与此正相反。其不动心,殆亦冥然无觉,悍然不顾而已尔。”又《朱子语类》卷五二云:“告子不动心,是硬把定。”
⑤遏捺:压制、按捺。遏,抑止。捺,按下。
⑥灰心:谓悟道之心,不为外界所动,枯寂如死灰。语本《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⑦不二:又作无二、离两边。指对一切现象应无分别,或超越各种区别。一实之理,如如平等,而无彼此之别。
⑧豁达空:逼拶(音“匝”)功极,忽令世界身心平沉不现,如击石火,似闪电光,瞥尔乍覩空寂,名豁达空。但以此豁达空,当作胜妙,若认此空,则起大邪见,拨无因果,此中最险。
⑨思惟修:就是禅、禅那,译曰思惟修,新译曰静虑,与禅定同。心定一境而审为思虑者。是为色界所属之心德,不具欲界之心,离欲界之烦恼,乃可得之。思惟修者,为寄于因之名,一心思惟研修为因,乃得此定心,故名为思惟修。静虑者就当体而名之,其禅那之体为寂静而亦具审虑之用,故曰静虑;静即定,虑即慧也。定慧均等之妙体曰禅那。简而言之,一切摄心系念,学诸三昧,皆名思惟修。
⑩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语出《六祖坛经》:“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意谓一切空寂,了无一物,道破天真独朗之境。据《六祖坛经》之说,此偈系针对大通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一偈而发者,惠能即以此偈蒙五祖弘忍传授衣钵,而成为禅宗六祖。
译文
有人问:“心中妄念纷飞,应当用什么方法对治?”我告诉他:“《遗教经》上佛言:‘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便是最好的对治方法。”又问:“这岂不是与告子强制其心而使之不动相似吗?”我解释道:“不一样!告子的不动心,是当心念起时强加抑止,按捺令静。佛所说的制心,是制使归于一处,不杂用心。告子的不动心是灰心不起,佛所言的制心,是用心不二。告子的不动心是痴顽的豁达空,佛所教的制心是一种运用理智的思惟修。两者方法功用完全不同,怎能相提并论!制心一处的功夫成就了,则随其所习百千三昧无不具足,诚所谓无事不办。而告子的强制其心,只不过一味顽定,怎能具足百千三昧的功德?尽管如此,这也只能算是初学做工夫的入门方便,并非究竟。若论究竟,正如六祖大师所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哪里用得着‘制’,又向哪里去求所谓‘处’呢?”又问:“‘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则全是空寂境界,岂不正同于告子的不动心吗?”我说:“告子是遏捺其心,使之不动。而曹溪六祖大师是无心可动,根本用不着遏捺,怎能说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