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两车 日期:2022-01-28 11:36
2022年1月28日 农历腊月廿六
永明延寿大师往生纪念日
视诸众生皆是佛,只顾救生忘国宪。
赴市心乐颜不变,蒙赦得遂出家愿。
日课佛事百八件,法华一部佛十万。
若非大权示世间,法幢谁能如是建?
永明延寿大师(904—975),为净土宗六祖,同时也是禅门法眼宗三祖。大师俗姓王,字冲元,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大师自幼信佛,戒杀放生。钱文穆王时,做税务官,见鱼虾飞禽等,辄买放生。自己俸薪用完,即用官钱买之放生,后被告发,罪当死。押赴市曹处斩,文穆王派人视之,指令监刑人,若见犯人惧怕即杀之,否则释放。永明延寿大师临刑前镇静自若,面不改色,说道:“我于库钱毫无私用,尽买放生,莫知其数。今死,径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亦乐乎!”文穆王听闻后,遂将大师免刑释放。
随后大师即于明州投翠严禅师出家,时年三十岁。《宋高僧传》中记载大师在寺院的修行生活:“执劳供众,都忘身宰,衣不缯纩,食不重味,野蔬布襦,以遣朝夕”,白天劳作,夜晚习禅,每天只以野蔬果腹,生活十分淡泊。
后参访天台德韶国师,初习禅定,得其玄旨。《宋高僧传》记载:“永明(延寿)在德韶会中,普请次,闻坠薪有声,豁然契悟,乃云: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并大地,全露法王身。”因此成为法眼宗第三代祖师。
大师后于天台山国清寺结坛修习为时二十一天的《法华忏》,又往金华天柱峰诵《法华经》,历时三年之久,佛学修养与禅定功夫与日俱增。在天台山修学期间,于禅观中见观音菩萨以甘露灌其口,获大辩才;又于中夜经行时,忽见普贤菩萨像前供养的莲花忽然在手。由是大师感于自己终身修行趣向未有决定,遂上智者禅院做二纸阄:一名“一心禅观”、一名“万善庄严净土”,冥心请祷之后,历经七次信手拈起的都是“万善庄严净土”一阄,于是大师下定决心,一意专修净业。
从此大师发愿求生西方,日诵弥陀圣号十万声。日暮时往别峰行道念佛,跟随者常有数百人之多。清宵月明之夜,时闻螺贝天乐声音。忠懿王敬重其德,闻此大为感动,叹言:“自古求西方者,未有如此之切也!”遂为大师建西方香严殿以成其志,赐号“智觉禅师”。
大师住永明十五年,弟子数千人。常为众人授菩萨戒,每日定一百零八件佛事为常课,主要受持神咒、礼佛忏悔、诵经、坐禅、放生、说法等,每夜则于旷野施食鬼神。一切功德悉皆回向众生,以作往生净土之资粮。
北宋开宝七年(974),年事已高的延寿大师再次回到久别的天台山,在山上开坛传授菩萨戒,一时引来约一万余求受戒者,这也是他最后一次主持大型的传戒法会。此后,大师自知世缘无多,便闭门谢客,专心念佛,誓生净土。宋开宝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大师晨起之后焚香礼佛,普告大众,趺坐而化,世寿七十二岁,僧腊四十二年。
吴越王钱俶设千僧大斋供养十方僧众,斋僧完毕,王问寿公大师:今日千僧云集,不知有无高僧降临?大师答:定光佛今天降临,即大耳和尚是也。王即前往某寺礼拜住持大耳和尚,忏悔慢待之过。此时和尚正在禅定,开目说“弥陀饶舌”四字,遂即圆寂。王一时不知所措,心想定光佛入灭,还有阿弥陀佛在?立即驾返永明寺,哪知才到山门,讣告永明大师涅槃的侍者与王撞个满怀,原来永明大师刚刚圆寂。因此后世佛教徒公定永明大师的生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日)为阿弥陀佛圣诞。
太平兴国元年(976),门人在大慈山立塔建院纪念,宋太宗赐塔院匾额曰“寿宁禅院”。后来有位从临安来的游僧经年绕此塔,人问其故,答曰:“我病入冥,见殿左供一僧像,王勤致礼拜,询之乃知杭州永明禅师也,已往生西方上上品,王重其德,故礼敬耳。”因此仰慕大师,特来此瞻礼舍利宝塔。
永明延寿大师集禅教、净土于一身,而会宗各家之说导归西方净土,是其佛学思想之特色所在。大师同时注重将自己的修行体验与对佛学的研究心得整理成文字,著作有《宗镜录》和《万善同归集》《神栖安养赋》《唯心诀》《受菩萨戒》《定慧相资歌》《警世》等,对后世影响极大。
永明延寿大师集禅门法眼宗第三代宗师与净土宗六祖于一身,其思想结合禅净、会宗各家、导归净土,为后来佛门诸宗并合修学之端倪,对宋及以后中国佛教的走向产生了极为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并成为中国佛教发展的主潮流。
清世宗雍正皇帝对大师更是赞赏备至,称大师为“震旦第一导师”,认为大师是“曹溪后第一大善知识”、“超出历代诸古德之上”。因此在其论述中经常引用永明语录,以永明的圆融正见作为分析的依据与评判的标准。直至近代,虚云老和尚等禅宗祖师、印光大师等净宗祖师,以及近代佛教革新运动领袖太虚大师等,都对永明大师有着很高的评价。
今值大师往生纪念之日,我们深切缅怀这位两宗祖师、一代高僧,不仅要学习大师著作,理解大师思想,更要继承大师遗志,大力弘扬大师留下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