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三月初八 洞山良价禅师圆寂日——应须恁么会 方得契如如

编辑:两车 日期:2022-04-08 08:53



瑞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洞山良价悟本禅师,云岩昙晟禅师之法嗣,俗姓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良价禅师幼时曾跟村里的一位出家师父学习念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当他念到“无眼耳鼻舌身意”这一句的时候,忽然生起大疑惑,以手扪面,问师父道:“某甲有眼耳鼻舌等,何故经言无?”他的师父一听,惊诧不已,知道他不是常人,便对他说:“吾非汝师。”并指点他前往五洩山投灵默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落发。出家后,二十一岁又往嵩山受具足戒,随即开始游方参学。他首先礼谒了南泉普愿禅师。

良价禅师到达南泉的时候,正好赶上寺院为马祖的讳辰准备斋事。

南泉禅师问大众道:“来日设马祖斋,未审马祖还来否(马祖不是圆寂了吗?他怎么会来赴斋呢)?”

大众都无言以对。

这时,良价禅师从大众中走出来,回答道:“待有伴即来。”

南泉禅师一听,便赞叹道:“此子虽后生,甚堪雕琢。”

良价禅师道:“和尚莫压良为贱。”


离开南泉后,良价禅师又前往参礼沩山灵祐禅师。

良价禅师问道:“顷闻南阳忠国师有‘无情说法’话,某甲未究其微。”

沩山禅师道:“阇黎莫记得么?”

良价禅师道:“记得。”

沩山禅师道:“汝试举一遍看。”

良价禅师便举道:“僧问:‘如何是古佛心?’国师曰:‘墙壁瓦砾是。’僧曰:‘墙壁瓦砾,岂不是无情?’国师曰:‘是。’僧曰:‘还解说法否?’国师曰:‘常说炽然,说无间歇。’僧曰:‘某甲为甚么不闻?’国师曰:‘汝自不闻,不可妨他闻者也。’僧曰:‘未审甚么人得闻?’国师曰:‘诸圣得闻。’僧曰:‘和尚还闻否?’国师曰:‘我不闻。’僧曰:‘和尚既不闻,争知无情解说法?’国师曰:‘赖我不闻,我若闻,即齐于诸圣,汝即不闻我说法也。’僧曰:‘恁么则众生无分去也。’国师曰:‘我为众生说,不为诸圣说。’僧曰:‘众生闻后如何?’国师曰:‘即非众生。’僧曰:‘无情说法,据何典教?’国师曰:‘灼然!言不该典,非君子之所谈。汝岂不见《华严经》云:刹说、众生说、三世一切说。’”

良价禅师举说完毕,沩山禅师道:“我这里亦有,只是罕遇其人。”

良价禅师道:“某甲未明,乞师指示。”

沩山禅师竖起拂子,问:“会么?”

良价禅师道:“不会,请和尚说。”

沩山禅师道:“父母所生口,终不为子说。”

良价禅师便问:“还有与师同时慕道者否?”

沩山禅师道:“此去澧陵攸县,石室相连,有云岩道人。若能拨草瞻风(意指前往瞻礼),必为子之所重。”

良价禅师道:“未审此人如何?”

沩山禅师道:“他曾问老僧:‘学人欲奉师去时如何?’老僧对他道:‘直须绝渗漏(断除妄念烦恼)始得。’他道:‘还得不违师旨也无?’老僧道:‘第一不得道老僧在这里。’”


良价禅师于是辞别沩山禅师,径直前往礼谒云岩昙晟禅师。

见云岩禅师后,良价禅师便举慧忠国师无情说法之公案,并问道:“无情说法,甚么人得闻?”

云岩禅师道:“无情得闻。”

良价禅师道:“和尚闻否?”

云岩禅师道:“我若闻,汝即不闻吾说法也。”

良价禅师道:“某甲为甚么不闻?”

云岩禅师于是便竖起拂子,问:“还闻么?”

良价禅师道:“不闻。”

云岩禅师道:“我说法,汝尚不闻,岂况无情说法乎?”

良价禅师道:“无情说法,该何典教?”

云岩禅师道:“岂不见《弥陀经》云,水鸟树林,悉皆念佛念法。”

良价禅师一听,言下有省,遂述偈呈师,偈曰:

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

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时方得知。


过了几天,良价禅师又问云岩禅师:“某甲有余习未尽。”

云岩禅师道:“汝曾作甚么来?”

良价禅师道:“圣谛亦不为。”

云岩禅师道:“还欢喜也未?”

良价禅师道:“欢喜则不无,如粪扫堆头,拾得一颗明珠。”


在云岩禅师座下住了一段时间之后,为了进一步锤炼自己,一日,良价禅师辞别云岩。

云岩禅师问:“甚么处去?”

良价禅师道:“虽离和尚,未卜所止。”

云岩禅师问:“莫湖南去?”

良价禅师道:“无。”

云岩禅师又问:“莫归乡去?”

良价禅师又道:“无。”

云岩禅师道:“早晚却回。”

良价禅师道:“待和尚有住处即来。”

云岩禅师道:“自此一别,难得相见。”

良价禅师道:“难得不相见。”


临行前,良价禅师又问云岩:“百年后忽有人问,还邈得师真否,如何祗对?”

云岩禅师默然良久,说道:“只这是。”

良价禅师一听,便沈吟。

云岩禅师道:“价阇黎承当个事,大须审细。”

虽经云岩禅师点拨,良价禅师此时仍然对云岩禅师的“只这是”一语,存有疑惑。后来在行脚途中一次过河的时候,良价禅师无意朝水中一看,发现了自己的影子,遂大悟前旨,作偈曰: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良价禅师悟道后,先于唐大中(847—860)末,住新丰山,接引学徒,后盛化于豫章高安之洞山。关于良价禅师的弘法活动,《五灯会元》里是这样评价的:“权开五位,善接三根。大阐一音,广弘万品。横抽宝剑,剪诸见之稠林。妙叶弘通,截万端之穿凿。又得曹山深明的旨,妙唱嘉猷。道合君臣,偏正回互。由是洞上玄风,播于天下,故诸方宗匠,咸共推尊之曰曹洞宗。”


洞山良价禅师圆寂于咸通十年(869),春秋六十三岁。他的入灭极富戏剧性,体现了禅者在生死面前的大自在。

良价禅师入灭前,曾向徒众示疾。时有僧问:“和尚违和,还有不病者也无?”

师曰:“有。”

曰:“不病者还看和尚否?”

师曰:“老僧看他有分。”

曰:“未审和尚如何看他?”

师曰:“老僧看时,不见有病。”

师乃问僧:“离此壳漏子,向甚么处与吾相见?”

僧无对。于是良价禅师便示颂曰:

学者恒沙无一悟,过在寻他舌头路。

欲得忘形泯踪迹,努力殷勤空里步。


说完偈子,良价禅师便命弟子帮助他剃发、澡身、披衣,然后鸣钟集众,登座告别,俨然而化。


大众久立,见师不语,始知良价禅师已去。一时悲恸号哭,过了好几个时辰,也停不下来。良价禅师忽然睁开眼睛,呵斥大众道:“出家人心不附(攀缘、执著)物,是真修行。劳生惜死,哀悲何益?”


说完,便命令主事僧操办愚痴斋。众人因恋慕良价禅师,希望他能多住世一段时间,故意拖延时间,这样过了七天,斋食方准备完毕。


那天,良价禅师亦随众用斋。斋毕,良价禅师示众道:“僧家无事,大率临行之际,勿须喧动。”说完便归丈室,端坐长往,后谥悟本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