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爱生则苦生

编辑:两车 日期:2022-09-21 08:35


有一梵志,独生一子,对他非常疼爱,视如己命。但很不幸的是这个儿子说死就死,让梵志伤心不已,每天到他的墓前哭泣哀伤,不能自已。一天,梵志来到佛住的孤独园,向佛问讯后,一副悲哀的样子在另一面坐下。世尊见了,问他为什么心不自在,满面愁容呢?


梵志说:“我怎么会心安自在呢?因为小儿死了,我每思及此就非常哀痛,食不知味,睡不安枕,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劲了。”佛说:“真是这样啊!人若生起了爱,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也就跟着产生了。”梵志说:“瞿昙!你怎么说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呢?你应该知道爱生时,是生喜心乐心才对。”虽经佛陀再三告知,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但梵志仍然认为是生喜乐心才对。


言不投机,梵志乃不高兴的离佛而去,来到市区有人博戏的地方,向他们诉说与佛的对话。结果这些人与他的见解一致,认为爱生时,理当是生喜乐心。梵志终于得到认同,频频点头,高兴回去。

这种论议辗转传布到王宫,波斯匿王听了就对末利夫人说。末利夫人听后对波斯匿王说:“正是如此,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波斯匿王听皇后如此说,乃对曰:“瞿昙是你的师父,你是他的弟子,师父说的弟子当然认同了。”


末利夫人说:“大王,你若不信,可以自己前往求证,或是遣使前去也可以啊!”波斯匿王乃派遣那利鸯伽梵志前去向佛请安,并请问佛是否真的如是说:“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而且要他谨记佛所说的一切,然后回来禀报他。


那利鸯伽梵志领受王命,来到佛前问讯后,便直接表明来意。佛陀对那利鸯伽梵志说:“就像有人深爱的母亲死了,因伤心悲恸过度,精神错乱,赤身裸体,到处奔走,逢人就问是否见到自己的母亲?由此就可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同理,若是自己的父兄、姊妹、儿媳命终也会是同样的情形。”


“那利鸯伽,过去有一人妇回娘家,为娘家亲人逼迫,要她改嫁,妇人不肯快速逃回夫家,对丈夫说明,要他想办法解决,结果妇人的丈夫因爱妻心切,竟发狂似的说:‘我们一起死吧。’就拿刀杀死太太,然后自杀。所以以此事故,可知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

那利鸯伽梵志闻佛说后,谨慎记诵,回王宫向波斯匿王报告说:“大王!沙门瞿昙确实是说: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


波斯匿王听后,又向末利夫人转诉遣使问佛的经过。末利夫人向王说:“大王!我问你,你爱鞞留罗大将吗?”王答:“我确实爱。”末利又问:“如果鞞留罗大将有了变故,大王你会如何呢?”王说:“如果鞞留罗大将有变故的话,我一定会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


末利夫人说:“以此事故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末利又问:“大王爱尸利阿奈大臣、爱一奔陀利象、爱婆夷利童女、爱雨日盖、爱加尸及拘萨罗国吗?”王答:“实爱。”末利又问:“如果加尸及拘萨罗国有了变故,王会如何呢?”王答:“末利,我所具有的五欲之乐,都来自于那二国,所以那二国若有了变异,我可能连命都没了,更别说不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了。”末利说:“以此证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

末利复说:“大王你爱我吗?”王答:“我非常非常的爱你。”末利:“如果有一天我有了变故,大王你会如何呢?”王答:“我一定会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末利又说:“以此事故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


波斯匿王经末利夫人再三的善巧方便引导,举例证明,终于明白佛所说道理是真实不虚的,乃向末利夫人说:“从今以后,沙门瞿昙因此事是我师,我是他的弟子。我今自皈依于佛、法及比丘众,唯愿世尊受我优婆塞戒。从今日起,我终身自皈,乃至命尽。”


同样是面对人死,若对方是自己的至亲,如父母、兄弟、夫妻、姊妹、子女,乃至亲密恩爱的情人,势必悲伤痛哭,肝肠寸断,哀恸不已。若是至交好友,再严重也只是掬一把清泪,哀号几声,再难过些日子,偶而想想他,也就过去了。初交浅识者,除了心头微微一颤,然后叹口气说:“无常啊!”就没有下文了。至于不认识的人呢?听而不闻、视而未见、不痛不痒,什么反应也没有。一样是人,为什么反应差这么多呢?说穿了还不是只因有爱、无爱,深爱和浅爱的差别罢了!所以正如佛陀说:“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