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五百罗汉堂——贤首尊尊者(406)

编辑:两车 日期:2023-06-11 16:30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


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


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


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


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

第三百九十九尊至第四百一十六尊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第肆佰零陆尊

贤首尊尊者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贤首尊尊者铜像


诗 偈


人贵谨慎多自爱,不是知心口莫开。

自古祸从口中出,飞蛾扑火惹祸灾。


偈 解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与人交往时需自尊自爱,谨慎言谈。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与人沟通时,说话要留余地,否则祸从口出,如飞蛾扑火,自惹祸端。


此偈教导我们,未深思熟虑之前,与其急于表态,不如缄口不言。即使成竹在胸,也以谦虚平和处之,则灾可避,祸可免,事亦可成。



尊者法相


尊者法相所现为正面而坐,面含笑意,右手持念珠,左手结印。


灵隐寺五百罗汉画像碑刻


五百罗汉第肆佰零陆尊贤首尊尊者,即华严三祖贤首国师(643—712),讳法藏,字贤首,帝锡别号国一法师。大师俗姓康氏,其祖先为康居国丞相,祖父之时归化中国。



总章元年(668),智俨和尚临终,嘱托道成等诸大德为法藏大师传授戒法。咸亨元年(670),师二十八岁,会武后之母荣国夫人殁,后欲为其广树福田,舍宅为太原寺。道成等诸大德连状荐举,法藏随奉敕削发于太原寺,并诏为住持。上元元年(674),有旨命京城十大德,为师授满分戒,赐号贤首。复诏师于太原寺讲《华严》,听者肩摩踵接。


法藏大师著有《华严经探玄记》二十卷,据智俨和尚之遗规,分如来一代时教为小、始、终、顿、圆之五教,确立了教判,在《探玄记》中明白的标示出五教、十宗,为后人研究经教之规矩。依《华严五教章》的〈义理分齐章〉,则有四种教学思想,即三性同异义、缘起因门六义法、十玄缘起无碍法、六相圆融义,将华严一宗的思想更组织化,在华严教学史上建立了深厚的基础。


大师虽身为五帝门师,中宗、睿宗之菩萨戒师,又在长安、洛阳及吴、越、清凉山五处建立了华严寺,广为宣扬华严教旨,朝野归信。然犹粪扫其衣,禅悦为食,一生为以持戒忍辱自守,弘法利生为务。


正是因为贤首法藏大师对华严宗的突出贡献,使他成为了华严宗事实上的集大成者,被后世尊为华严三祖,并以他的德号“贤首”二字来命名此宗,称为贤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