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金刚尊尊者(415)

编辑:两车 日期:2023-07-08 08:49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


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


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


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


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

第三百九十九尊至第四百一十六尊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第肆佰壹拾伍尊

金刚尊尊者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金刚尊尊者铜像


诗 偈


绿水青山何其多,听罢渔谣听樵歌。

城市嚣喧留不得,耳目身心受折磨。


偈 解


心为物役,情随境迁。厌倦了纷繁嘈杂的都市生活,不如隠逸山林,回归田园,投入自然的怀抱。


此偈教导我们,当我们觉得身心疲惫之时,应多多关注自己的心灵世界,不可因忙于追求物质生活而荒芜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泛舟江湖,走进山林,在心无所系中彻底地放松自己。



尊者法相


尊者法相所现为正面而坐,双脚交叉,面露笑容,双手持如意。


灵隐寺五百罗汉画像碑刻


五百罗汉第肆佰壹拾伍尊金刚尊尊者,即普贤菩萨。普贤,音译三曼多跋陀罗菩萨,又作遍吉菩萨。我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文殊菩萨为释迦如来之胁士。即文殊驾狮子侍如来之左侧,普贤乘白象侍右侧。若以此二胁士表法,文殊师利显智、慧、证,普贤显理、定、行,共诠本尊如来理智、定慧、行证之完备圆满。文殊、普贤共为一切菩萨之上首,常助成宣扬如来之化导摄益。以此菩萨之身相及功德遍一切处,纯一妙善,故称普贤。



普贤之名始出于三曼陀罗菩萨经,后广见诸经而成普遍之信仰。据法华经普贤劝发品载,普贤菩萨乘六牙白象,守护法华之行者。台宗二百题卷十立有相普贤论题,依礼忏诵经之有相行,达成感见普贤之旨。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卷四十说普贤菩萨十种广大之行愿,即: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经中一一述此十大愿,明其功德无量,临命终时,得此愿王引导,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然此十大愿为一切菩萨行愿之标帜,故亦称普贤之愿海。以此菩萨之广大行愿,一般称为大行普贤菩萨。


在密教中,普贤与金刚萨埵同体,列于金胎两部曼荼罗中,是为密教普贤。金刚界曼荼罗中,为贤劫十六尊之一,安置于北方四菩萨之最下位。密号普摄金刚。种子奥(ah!)。三昧耶形为剑形。形像依会之不同而有别,微细会左手握拳安腰,右手执利剑;供养会以二手执莲花举于胸前,莲花上有利剑。胎藏界曼荼罗中,列于中台八叶院之东南隅,身呈白肉色,戴五佛宝冠,左手以拇指、食指执莲花,莲上有火焰围绕之利剑;右手臂伸开仰掌,屈无名指、小指。种子蛊(am!)。三昧耶形为莲上剑。密号真如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