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二月初八 道安法师圆寂日——分经雅合亲光 释姓颇同增一​

编辑:两车 日期:2024-03-17 09:05



晋代高僧道安法师(312—385)出生于常山扶柳县(今河北省冀县境)的一个读书人家里。由于世乱,早丧父母,从小就受外兄孔氏的抚养,七岁开始读书,十五岁时对于五经文义已经相当通达,转而学习佛法。师于十八岁出家,因为形貌黑丑而不为他的剃度师所重视,叫他在田里劳作,而他一点没有怨色。几年后才向剃度师要佛经读,他惊人的记忆力使师父改变了态度,就送他去受具足戒,还准许他出外任意参学。

大约在他二十四岁的时候,在石赵的邺都遇见了佛图澄大师。佛图澄大师一见到他就非常赏识,对那些因他丑陋而轻视他的人说:此人有远识,不是你们所能及。从此,他师事佛图澄大师,直到佛图澄大师圆寂后才离开邺都。在这十三、四年之间,他经常代佛图澄大师讲说,并且解答了许多理论上的疑难问题,赢得“漆道人,惊四邻”的美誉。


佛图澄圆寂后,石虎即皇帝位(335),内部变乱,道安法师就在这时离开河南到山西的临汾地区去住,暂避兵燹之祸。道安法师与竺法济、竺僧辅和竺道护等大师先后在邺都西北的牵口山、山西境内的恒山、王屋女林山建立寺塔、研究经典、宣扬佛法。在此期间虽曾多次返回邺都,但因为政权战乱不息,元气未复,难以广弘法化。另一方面,战乱使人民痛苦到了极点,道安法师率众行道精进不懈的精神感召力极强,因此“改服从化者中分河北”,慧远法师也在这个时候从他落发出家。

后在习凿齿的邀约下,率众同学、弟子南下当时还属于东晋,社会环境比较安定的襄阳。走到新野时,他为广布教化,命同学法汰法师率领弟子昙一法师、昙二法师等四十余人去扬州,又命同学法和法师去四川,他自己率领弟子慧远法师等四百余人到襄阳,先住在白马寺,后又创立檀溪寺,在那里住了十五年。

除了从事佛学的研究与著述外,道安法师每年还讲两次《放光般若经》,《高僧传》说“四方之士,竞往师之”,可见当时的法席之盛,因此就不能不制定僧规。《高僧传》卷五本传云:安既德为物宗,学兼三藏,所制僧尼轨范,佛法宪章,条为三例:一曰行香定座上经上讲之法;二曰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时法;三曰布萨差使悔过等法。道安法师所制定的这些轨范,在当时已见到很好的效果,对佛教界的影响甚至达到了“天下寺舍,遂则而从之”的程度。


东晋的封疆大吏如桓朗子、朱序、杨弘忠、郤超等都非常敬重他,有的请他去开示,有的供养食米千斛,有的送铜万斤。他创立檀溪寺,“建塔五层,起房四百”,可见工程之大。前秦的苻坚是东晋的敌人,也遣使送来外国的金箔倚像、金坐像、结珠弥勒像、金缕绣像、织成像各一尊,可能也是为了庄严檀溪寺。东晋孝武帝曾经下诏书表扬道安法师,并且要当地政府给他像王公一样的俸禄。

东晋孝武帝太元四年(379),苻坚遣苻丕攻占襄阳,道安法师和习凿齿皆被延致。苻坚并认为襄阳之役只得到一个半人,一人指道安法师,半人为习凿齿。苻坚既得道安法师,就请他住在长安五重寺,师时年六十七。

道安法师在长安除了领导几千人的大道场,经常讲说之外,最主要工作的是组织翻译事业。他亲自参加了《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三法度论》《阿毗昙八犍度论》《鼻奈耶》等经典的翻译工作,有时对于不正确的译文还加以考正或劝令重译。他在《摩诃钵罗蜜经抄序》上所说的翻译有五失本、三不易,都是他的经验之谈,为后来的译经工作指出了正确的道路。道安法师的道德学问成为长安一般衣冠子弟请教的目标,当时有“学不师安,义不中难”的谚语,可以想见他为社会所推重的情形。因此当苻坚要想进攻东晋,朝臣劝谏无效的时候,大家又请道安法师乘机“为苍生致一言”。道安法师在一次和苻坚同车的机会中进言规劝,而苻坚不听,终至败亡。


此外,还有两件事值得一提:汉明以来,经至震旦,弘法之师随文讲解,并没有科判。到了道安法师,他以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分来科判大小诸经。这在当时尚难为世人所理解,但不久西天亲光菩萨的《佛地经论》传来,发现这种经分三段的科判方式早已为印度所采用,大家这才佩服起道安法师的远见卓识。与此同时,因为当时的出家人在出家后都改随师姓,道安法师以为这种做法并不妥当,“大师之本,莫尊释迦”,因此提倡所有出家人改姓为释,当时也受到了一定的阻力。不过,后来《增一阿含经》传来,其中竟然有“万流入海,同一咸味;四姓出家,同称释氏”的句子,大家对道安法师的先见之明心悦诚服,并赞叹他“分经雅合于亲光,释姓颇同于增一”。

苻坚建元二十一年(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年)二月,道安法师圆寂于长安五重寺。著作现存的除了收于各大藏内的《人本欲生经注》一卷外,有《出三藏记集》所收录的经论序十四篇,又同《集》标名未详作者而可肯定为道安法师所作的经论序七篇,和同《集》的《综理众经目录》原文两段;此外还有《鼻那耶经》卷首的《序》一篇。

由于道安法师的著作佚失了很多,对他的学说只能从戒定慧三学方面来知其梗概。在戒律方面,尽管当时东土戒本未备,道安法师却十分重视戒律,在严格持守的同时又能够为了众生的利益而适时“开缘”,正与后来所传菩萨戒的精神相符;在禅定方面,道安法师的定力“雷霆不能骇其念,火燋不能伤其虑”,同时还能够发生种种神变;在智慧方面,受到佛图澄大师以般若为宗的影响,道安法师毕生致力于《般若经》的研究与弘扬,并且强调要披开繁复的文句体会它的精神实质。正因为道安法师在戒定慧三学方面皆有卓越的见解,他不但是杰出的学者,也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完人”之一。他的一言一行在当时起过典范的作用,也为后来佛法的弘传建立了良好的基础,足可称为汉传佛教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