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禅|何须更问浮生事 只此浮生是梦中——鸟窠禅师与白居易

编辑:两车 日期:2024-03-19 09:01


二月初十 鸟窠道林禅师圆寂日

形羸骨瘦久修行,一纳麻衣称道情。

曾结草庵倚碧树,天涯知有鸟窠名。

——白居易《鸟窠禅师赞》

杭州西湖鸟窠禅师,本名道林,九岁就落发出家,二十一岁到荆州果愿寺受具足戒,后来独自到秦望山,在一棵枝叶茂盛、盘屈如盖的松树上栖止修行,好像小鸟在树上结巢一样,所以当时的人就称他为鸟窠禅师。由于禅师道行深厚,时常有人来请教佛法。


有一天,大文豪白居易也来到巢下拜访禅师,他看到禅师端坐在摇摇欲坠的鹊巢边上,于是说道:“禅师住在树上,太危险了!”

禅师回答说:“太守!你的处境才非常危险,我坐在树上倒一点也不危险!”

白居易听了不以为然的说:“下官是当朝重要官员,有什么危险呢?”

禅师说:“薪火相交,纵性不停,怎能说不危险呢?”意思是说宦场浮沉,钩心斗角,危险就在眼前。

白居易似乎有些领悟,转个话题又问道:“如何是佛法大意?”

禅师回答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白居易听后,最初以为禅师会开示自己深奥的道理,现在感到很失望地说:“这是三岁孩儿也知道的道理!”

禅师道:“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翁却行不得。”

白居易听了禅师的话,完全改变他那自高自大的傲慢态度。



有一次白居易又以偈语请教禅师道:

特入空门问苦空,敢将禅事问禅翁。

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


禅师也以偈回答说: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人生如幻如化,短暂如朝露,但是如果体悟到“无生”的道理,超越时间“去”“来”的限制,生命就能在无尽的空间中不断的绵延扩展,不生亦不灭。白居易聆听禅师的开示后,深感敬佩,作礼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