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性恩行者 日期:2014-11-20 19:56
中国佛教代表团到达韩国首尔
第十七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现场
灵隐寺方丈光泉大和尚在会议现场(前排右三)
灵隐寺方丈光泉大和尚在会议上发言
参加世界和平祈愿法会
合 影
11月19日,"第十七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在韩国首尔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杭州市佛教协会会长、灵隐寺方丈光泉大和尚随同由中国佛教协会学诚副会长率领的中国佛教代表团赴会并发言,还参加了"世界和平祈愿法会"。
本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的主题是"佛教思想的和平实践",在当天上午的交流会上,光泉大和尚作了《佛教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的发言。他在发言中回顾了杭州佛教与韩国、日本两国佛教之间的文化交流对促进三国关系的巨大作用,认为近年来东北亚局势不稳定因素增加,佛教作为东北亚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沟通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的情感与友谊具有深远意义。他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佛教在维护世界和平中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
首先,慈悲平等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基础。要想构建一个共同繁荣、持久和平的世界,则必须民主平等、求同存异、尊重生命、和谐共处;
其次,圆融无碍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方法。持圆融的心态,各国各民族之间求同存异、开放包容,寻求、扩大双方的共同点,并允许双方有一定的个性存在;
最后,心灵净化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关键。《维摩诘经》说:"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心清净,则世界和平。
光泉大和尚认为,近年来,中韩日三国佛教界交往频繁,举办了许多关于佛教文化方面的活动,促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学习,促进了东北亚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三国佛教徒应该紧密地团结,充分弘扬佛教四摄、六度、四无量心等基本理念,以佛教慈悲、平等、圆融等思想,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
当天下午,光泉大和尚和与会的各国佛教人士一起,参加"世界和平祈愿法会",共同祈愿世界和平、人民幸福。
附件:
佛教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在第十七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上的讲话
释光泉
今年3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并特别强调:"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发展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佛教理论,而且使佛教从中国传播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中韩日三国同属汉传佛教文化圈,据载,中国前秦苻坚遣使派僧到高句丽,是为佛教输入韩国之始。至中国唐代,佛教各宗悉数进入朝鲜半岛,时三国政权也派僧侣到中国求法,其中最著名当是大觉义天国师,曾于中国北宋元丰八年(1085)入华求法,渡海至杭州,入住慧因高丽寺,追随晋水净源法师,学习华严宗。期间遍访杭州上天竺法喜讲寺、径山万寿禅寺等,与杭州佛教结缘甚深,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而突出的地位。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佛教也是一脉相承,自古以来两国佛教之间交流紧密。唐代鉴真大师,先后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佛教思想和中国文化,在日本被誉为"天平之甍(méng)"。与此同时,日本也派遣僧侣赴华学习佛教和中国文化。特别是南宋时期,作为首府的杭州,佛教昌盛,有"东南佛国"之美誉,时大批日本僧人来杭求法,如明庵荣西、永平道元、圆尔辩圆、南浦绍明等,为中国禅宗在海外的流传起到了直接作用。清初,杭州高僧东皋心越大师,东渡日本,传播书画篆刻艺术,兴琴道,弘扬佛法,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被日本奉为"篆刻之父"、"近代琴学之祖"和佛教曹洞宗寿昌派开山鼻祖。可以说,三国佛教同根同源,承担了文化交流的桥梁,被称之为"黄金纽带",为促进东北亚乃至世界的和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民族和宗教的冲突仍然不断。近年来,东北亚局势也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甚至面临战争的危险。佛教作为世界性的宗教,特别是作为东北亚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沟通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的情感与友谊具有深远意义。佛陀主张慈悲、平等、圆融等,反对战争,倡导和平,可以说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下面我就此谈几点想法。
一、慈悲平等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基础
佛教是世界性的宗教,在全球都拥有众多信徒,如今东北亚、东南亚仍作为主要信仰的宗教,所倡导的慈悲、和合、平等、智慧等理念,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基础。
慈悲是佛教徒在个人修养上的基本环节,是佛教的立足点。大乘佛教以慈悲众生、普渡一切为其宗旨,无条件地反对战争,倡导和平。从佛陀制定的五戒来看,其中不杀生是最核心的戒条,这是佛教慈悲的表现,同时也是对生命的尊重。佛教严戒杀戮,既反对同类相残,也反对对低等动物的杀害,这种护生戒杀的理念直接关系到世界和平,在当今世界显得尤为重要。
佛教所倡导的平等理念,主要体现在"四姓平等"之上,反对阶级,主张民主平等,即无论任何国度、任何种族、任何身份的人走进佛教,都将受到平等的对待。这种反对种族歧视,提倡人类平等的思想,有利于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团结和彼此尊重,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关键。因此,要想构建一个共同繁荣、持久和平的世界,则必须民主平等,求同存异;尊重生命,和谐共处,这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基础。
二、圆融无碍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方法
佛教起源于印度,从其发展传播地域来看,可以分为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在不同文化圈、民族中发展演进了两千多年,吸纳和融合了不同民族、国家的优秀文化,形成了包容性强、内涵丰富的独特的佛教文化。中国的华严宗、天台宗等提出的圆融思想,正是这样产生的。圆融无碍,是中国佛教的重要概念之一。慧思大师所著的《大乘止观》提出"自性圆融"、"圆融无二"、"圆融无碍法界法门"。智者大师《观音玄义》、《法华玄义》等也论及"法界圆融"、"三谛圆融"等。永明延寿大师也提出了"一心圆融"。圆融思想在华严宗更显重要,有"六相圆融"、"圆融行布"、"三种圆融"等说法。佛教圆融思想的提出,对内可以消除宗派分歧和争斗,对外可以促进不同宗教和文化的融合,是和平理念的丰富与发展。
从华严宗的圆融思想来看,一切事物表面上虽有差别,且彼此独立;但其本质上又是相互融通、相互等同的,正所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21世纪的今天,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和制约的多元时代。佛教的圆融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用圆融的心态,各国各民族之间求同存异、开放包容,寻求、扩大双方的共同点,并允许双方有一定的个性存在。因此,加强佛教圆融理论的实践,能消除现实中存在着的各种矛盾、对抗和隔阂,可以化解乃至消除国家、民族、宗教间的仇视、怨恨和争斗,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心灵净化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关键
佛陀倡导智慧、慈悲,主张生命平等、民族平等,反对战争和暴力。当今世界,既有因贪欲、无知和憎恨而引起的纷争;也有民族之间的不平等而引起的冲突;还有国家之间因利益而引起的争斗和战争。这些都是因为缺乏慈悲、平等和包容,是内心的烦恼、强烈的占有欲所致的。《维摩诘经》说:"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强调了心灵净化的重要性,即心清净则世界和平。因此,战争、冲突都是源自于烦恼,用佛法净化心灵,倡导智慧、慈悲、平等和包容的理念,将有助于消除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近年来,中韩日三国佛教界交往频繁,相互访问交流,举办了许多关于佛教文化方面的活动,这不仅促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学习,同时也为促进东北亚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就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佛教的优势,弘扬佛教四摄、六度、四无量心等基本理念,实践佛教的慈悲、平等、圆融等思想,三国佛教徒要紧密地团结起来,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