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佛前一朵花 日期:2015-01-04 09:31
我个人最喜欢的一则禅宗故事,是生活在1400多年前的中国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与卧轮禅师的一次交谈。卧轮禅师想展现自己的修行境界,便做了一首偈子如下:"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慧能察觉到卧轮的自负和修行上的优越感,便以其自身修证善巧地回了一偈教诫道:"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卧轮表达了古往今来一个普遍的错误观念,即"坐禅生智慧"。慧能则道出自己的证悟,人脑其实是非常敏感、反应迅速而未被驯服的器官。但他并不与卧轮争辩或试图让他接受这样的看法。慧能认为心之所想无足轻重,觉知已经让他认识到心念本身致人痛苦,并且意念本质上属于虚妄。
人们坐禅会让他们在聪明的期待中开始禅修,专注于学习如何快速达到清明的状态,并轻松消解压力所带来的愤怒和紧张。佛典有言:凡夫一念觉,即一念是佛;佛一念不觉,即一念是凡夫。这种觉醒状态并不一定持久、稳定,我们会醒来,而后又会睡去,这非常自然。
过去30年,我一直在公立学校辅导一些问题儿童,这非常有启发性。如果你想观察最纯净、最原始状态下的人心,孩童最合适不过,因为他们根本不会隐藏其动机的单纯性。比如,一个孩子受了伤,而他感到痛苦时就会有一种打人倾向。别人被他打之后又会回击,或者,拿其他人出气,后果就是——精神创伤不断循环扩大并被带入成年期。但是,最受影响的那些人并未认识到这个循环,他们总是自欺欺人,将其恶劣心态当作重要的道德准则。我们都有过这种体验。如果拿起报纸或是上电脑看新闻,很有可能会看到一些让自己大为光火的东西,而当读到一个让人感到被威胁或者受伤害的观点时,就会想用自己的观点还击。
我禅修的起因是由于在公立学校教书的工作性质令我沉溺于持续不断的冲突中,它令我饱受折磨,筋疲力尽。多少个清晨,我由于心烦意乱而惊醒。因为无法再入睡,便会起身打坐,并开始让自己从胡思乱想转为关注当下的呼吸和疼痛的身体。
静坐止语是一项非常宝贵的练习。此时想要伤害他人并带来痛苦妄念的思维之流会停止,那些看似坚不可摧的愤怒、有伤害性的想法会神奇地消失,如同退烧一般得到解脱。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我有过无数次这样的经历。禅修堪称奇迹,能让我神智清醒、心态开放地重返工作。教育孩子这项工作的好处之一便是能让烦恼的河流飞速从桥下流过。跟孩子在一起,你可以开始崭新的每一天。每一天,我们都努力进步一点点,而我们确实做到了。工作历来艰辛,但同样欢乐多多。
我已经领悟到念头仅仅是念头,禅修则是能对治这些不断蔓延着的疯狂念头的良药。当你对症服"药",这种感染即不再扩散。将注意力转向呼吸以舒缓身体,这个动作非常简单,但也并非易事。这也是人类的一项基本能力。(作者马克•保尔,系特教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