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华严经》是如何传到中国来的——《华严经》汉译本介绍(上)

编辑:两车 日期:2021-06-29 15:59



释迦牟尼佛灭度后,圣贤随隐,外道竞兴,世间没有大乘根器。作为大乘经典,且是释尊一代时教根本法轮的《华严经》也隐而不传。直到六百余年后,龙树菩萨出现世间,《华严经》方流传人间。据《华严经传记》卷一载,龙树经大龙菩萨引入龙宫见到之《华严经》有上、中、下三本:

  • 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四天下微尘数品;

  • 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

  • 下本有十万偈,四十八品。


上本、中本颂数、品数浩大,非凡力所能受持,故隐而不传,至于所传之下本,即有十万偈。龙树在龙宫用九十天的时间将十万偈的华严经背诵下来带到印度,在印度广为流传。


《华严经》流传于中国的汉译本,则主要有前后三译:

  • 一、东晋佛驮跋陀罗的译本,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为区别于后来的唐译本,又称为“旧译《华严》”,或称为《六十华严》。

  • 二、唐武周时实叉难陀的译本,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又称为“新译《华严》”,或称为《八十华严》。

  • 三、唐贞元中般若的译本,也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卷,它的全名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简称为《普贤行愿品》,或称为《四十华严》。


下面我们将通过对这三种译本翻译情况的说明,详细介绍这部“经中之王”传播到中国的始末。


一、《六十华严》之传译


按《开皇三宝录》载,昔于阗国东南二千余里,有遮拘槃国。其国位于新疆叶尔羌城(莎车)东南之古国名,又作遮拘迦国、遮居槃国,即《洛阳伽蓝记》所载之朱驹波国,魏书中之朱俱波国、朱居国,唐书中之朱俱槃国,《大唐西域记》所称之斫句迦国、沮渠国。《西域记》卷十二载,该国周围遍达千余里,形势险固,编户殷实,而民情暴烈,礼义轻薄,学艺浅近,唯独淳信三宝,好施福利。


遮拘槃国的国王深敬大乘,精勤修行,僧徒有千余人,皆习大乘教。各国的名僧到了他国境以内,必得要受考试,如果是大乘,则供养恭敬;如果是小乘,则立即遣出。王宫内藏有《华严》、《般若》、《大集》等经,皆十万偈。国王日日诵持,并亲执锁门的钥匙,管理得非常严紧,严防外流,定为国法。他读诵经典的时候,则香花供养,悬挂许多彩幡,并且时常引导他的儿女,进入佛堂礼拜。


当时的中国,正值东晋时期。有位名叫支法领的沙门,酷好大乘,志趣高远。听闻遮拘槃国有许多大乘经典,向往不已,乃不计利害,于孝武帝太元十七年(392),与法净等共游西域求法。跋涉万里,竟达彼国,求得华严前分三万六千偈,携来中土,即六十华严之梵文本。


《六十华严》之翻译人为佛驮跋陀罗尊者。尊者乃迦维罗卫国人,是释迦牟尼佛叔父甘露饭王的后裔。幼失父母,生长于母舅家里,可是聪明伶俐,有目视十行、过目不忘的才智。他的叔祖鸠摩利就叫他出家、受戒。尊者学习佛法,一日千里,其进步之速,令人惊异。


中国有位智严法师,因在印度参访,也到了罽宾国,想要求一位通达经论的法师到中国弘化,人们多推荐佛驮跋陀罗尊者。佛大先是尊者的老师,也鼓励他到中国去,发展他的才能。于是,智严法师和佛驮跋陀罗尊者同时起行前来中国。


他们两位走的山路,冰天雪地,携带干粮很少。在路上经过了三年,吃尽千辛万苦,才到中国南方交趾,又由水路而到达山东青州。与智严法师分别后,佛驮跋陀罗尊者闻罗什法师在陕西省长安县译经,不惜跋涉千里,到长安与罗什相见。后来从佛驮跋陀罗尊者学禅的人,竟有五六百人之多。不久,佛驮跋陀罗尊者又到庐山,与慧远法师同住了些时,又到江苏省扬州府,住道场寺。


东晋义熙十四年(418),吴郡内史孟顗、右卫将军褚叔度,他们为了三万六千偈的华严经,由支法领请回来,搁到现在还没有翻译,于是联名请求佛驮跋陀罗翻译。尊者义不容辞,乃与沙门法业、慧严等一百余人,于道场寺,经过很长时间,译成华文六十卷、三十四品。据识者评估,尊者诠定文旨,会通方言,妙得经义,比后来的八十卷华严还要好。华严大教得以流通此土,尊者之功,尤其不可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