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识 | 僧衣(上)

编辑:王华 日期:2019-02-03 09:54

 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

                                    ——清主顺冶



  佛教所说的四众弟子,出家僧尼二众,与在家居士优婆塞优婆夷二众从外观直觉来看,区别就是"剃发染衣"。着僧衣、剃净发是区分僧俗的标准。僧侣自出家之时就要剃光头发,称"净发",旧制汉传佛教中还有被称为戒疤的烫香疤,据《中国和尚受戒•香疤考证》所述,相传始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沙门志德住持金陵天禧寺时,与七众授戒,燃香于顶,指为终身之誓。逐渐演变成惯例。后世汉传佛教徒往往以此表示自己的信心,出家众之用线香烧戒疤更成为是否受戒的辨识方式。中国佛教协会于1983年发文《关于汉族佛教寺庙剃度传戒问题的决议》,以香疤并非佛教原有的仪制,且损身体健康,已经一律予以废止。


 
  僧人衣着体现断除一切欲望,超越凡心的目的。佛教对衣服颜色、式样、裁剪方法和用料都有严格的规定,僧人所崇尚的衣服偏偏是被世俗社会所轻贱抛弃的。

  僧衣服统称为袈裟,本意为"不正色、坏色"。佛教认为青、黄、赤、白、黑五色是正色。"不正色、坏色"通常指以下三种:铜青色,类似于青褐色;泥色,又称皂色、苍褐色;木兰色,印度人称为乾陀色,指赤黑色,赤多黑少,后也有人称喇嘛红。据摩诃僧只律卷十八载,在生铁上研磨呵梨勒、卑醯勒、阿摩勒等果,取其汁作'点净',则成木兰色,若以之染制法衣,则称木兰衣。至后世,持律者多着木兰色之袈裟,故又称律衣。



  "袈裟"的缝制方法是先把布料剪成碎块,然后缝合起来;所以又称"杂碎衣"或"割截衣"。据四分律第四十和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说:"袈裟"是由阿难尊者奉佛指点,模拟水田的阡陌形状缝制而成。世田种粮,以养形命。法衣之田,长养法身慧命,堪为世间福田;所以又叫做"田相衣"、"福田衣"。



  在古印度,僧衣来源主要有五种:有施主衣、无施主衣、往还衣、死人衣、粪扫衣,为十二头陀行之一的粪扫衣就是拾取被弃之不用或粪扫一样的贱物来缝纳而成。因此,僧衣又称衲衣、五衲衣、百衲衣等。僧人自称"老衲""衲子"也由此而来。
 
  僧衣从功能或形状上来,又分为三种,就是三衣。

  僧伽梨,即大衣。在中国称祖衣、杂碎衣等,是在僧人在升堂说法、出入王宫、降伏外道等正式场合所穿的衣服,由9至25条碎布缝合而成。《十诵律》上说:大衣不能沾染泥土草木等;扫地劳作时不穿;不许脚踩,穿著时,应该冼净手脚,并用树木叶子掸拭灰尘,不可将大衣做床的铺盖。
 
  郁多罗僧,即中衣。用七条布缝合而成,故称七衣。僧人在礼佛、修忏、诵经、坐禅、赴斋、听讲、自我反省及一切集合僧众办事的场合都穿这种衣服,所以又叫上着衣、中价衣、入众衣等。

  安陀会,即小衣。五条布缝合而成,故称五条衣。僧人在寺中的日常劳作、打扫卫生或者就寝时穿着,又称内衣、中宿衣、下衣、杂住衣等。

  三衣是僧人必须具备的基本服装,制作与穿着都有严格规定,僧人须把三衣等同于自己的皮肤一样,倍加爱护不能离身。如果人衣相离,就是犯戒;外出时不穿三衣,按戒律要进行处罚。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衣着最初与中国社会的汉文化习俗并不相融,僧人的偏袒右肩及部分前胸,讲究礼制的汉族人不能接受,当时在汉朝,袒露左胳臂,或右胳臂,都是有罪的刑罚。加之中国气候比印度寒冷,仅仅"三衣"不可能御寒,需要有其他衣服。因此,汉地的僧服,增加了常服。佛制的"三衣",变成只在佛事、法会等隆重仪式中才穿着的法服。

  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与华夏传统文化互相融汇贯通进程中逐步中国化,佛制僧衣与常服在颜色与样式上,受俗世影响,有过多次改革。很长一段时间的僧服,都类似汉服中的深衣,下摆有褶、袖子肥大。佛教经由中国传入日本韩国后,僧衣目前还保留着汉服的特征。



  原本中国汉地的僧服一直很朴素。东汉时期,印度有部僧侣到中国弘法日益增多。汉末牟融的《理惑论》说:"今沙门被赤布,日一食,闭六情,自毕于世。"可见,汉代的袈裟,就是木兰色的,或红而兼黑,或红而兼黄的颜色,并不是纯赤色。

  汉魏时期的汉服,常常变更,有时广领大带,有时垂胡袖,或长裙曳地,或短衣蔽脚。僧服与俗人无甚差别,就是汉服外披袈裟,在裙与袖的作法不太一样,只是颜色不同。为与俗服的汉服进行区别,佛门才有了"方袍",亦名"海青"。方:相对"曲"而言。袍:长衣至足上,有表有里的统称。方袍的衣袖是方的;而俗家汉服的袖子有一定的弧度。

  汉代平民,多穿青绿色衣。三国时,天下历年兵荒马乱,庶民困苦,只能穿不染色的白衣,成为习尚。僧服是方裙,俗服则是曲裙。史载制造巫蛊之祸的江充,就是穿着曲裙单衣,去见汉武帝的。


 
  到唐宋,普通百姓仍穿白衣。这一时期,出家人僧众增多,衣服尚缁,造成「缁素」的说法。缁色,与有部僧侣的黄赤色衣有关,缁,是黑中带点红色,近于黑色而不是黑色。"缁衣"和"白衣",是僧俗的对称。在家与出家,通常会以「缁素」、「缁白」简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僧人有"缁衣"或"缁流"的称号。齐初,荆州竹林寺僧慧与玄畅,被称为黑衣二杰。(《高僧传•僧慧传》),这一时期。「缁衣」已成僧人的专称了。想来灵隐寺开山祖师慧理坐在飞来峰上时,按说也是着缁衣,呼猿而出。

  但是,汉地的僧服,也不一直是缁色。北周武帝时,曾因「亡高者黑衣」的谶语,下令僧侣改穿黄色衣(见《僧史略》)。从此以后,僧人常服的颜色,便五花八门起来了,如黑色、赤色、青黄间色、褐色。直到东魏法上法师时,僧服的样式,才有了规定。

  经过隋末的天下大乱,唐代僧侣的服装,又与俗服混同起来。义净法师在《南海寄归传》中提到,唐代时僧尼着禅袍、襦、衫、袴裤等类衣服,还有特制的偏衫、方裙2种衣物。

  武周时,沙门法朗等九人译《大云经》。武则天依唐代三品以上官员服紫的规定,开始赏赐高僧官阶,并赐予紫色袈裟(见《唐书》)。这一制度到中唐,曾略有改动。但红色、紫色,一直都是唐代最高级别的两种颜色,故当时僧人的服饰,特别华丽。那时间,穿紫色、绯色僧衣,蔚为风尚,完全不按戒律的约束,袈裟常服的颜色任意改变,有缁、黄、褐等色,随意选用。
 
(待续)
 



撰稿|文卿
责编|妙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