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识 | 僧衣(下)

编辑:王华 日期:2019-02-08 20:10

 

五衣表断贪,净身业也。

七衣表断嗔,净口业也。
 
大衣福田相,圣增凡减。
 
三衣表断痴,净意业也。


 
  《酉阳杂俎续集》中,就曾形容僧人的法衣,形状如稻,颜色如莲;又说如赤麻白豆,若青若黑。义净大师曾感慨地说:"所有着用并皆乖仪....只支偏衫裤之流,大圣亲遮。"那些僧人常服的亵衣、襦、衫等,未必有所规定,仍是随着时代,与俗家衣无异。

  而唐代僧人的袈裟,多用勾索,少用勾环。诸古师大德像中。而从明代中期至今,则多用勾环。此类勾索、勾环,应该都是从春秋战国时服饰的带钩在应用于汉服的同时演变而来。

  唐中期的百丈禅师,针对当时丛林初立、未订规章的现象,参照大小乘戒律,提出了"丛林清规",制定各宗门都接受的《禅门规式》,开始严格管理僧团戒律。被大小寺院普遍推广,世称《百丈清规》,后被定为汉地禅林必须奉行的管理条例,一直沿用至今。
至此后,汉地佛门的穿着,再不见奢靡之风。



  明朝汉地的僧服,仍然是汉服深衣的形制,《百丈清规》已深入佛门,僧人穿着都极为朴素。颜色与现代僧服相差无,直到明洪武初年,得以统一,禅僧为茶褐色常服、青色腰带、玉色袈裟;讲僧为玉色常服、绿色腰带、浅红色袈裟;教僧为黑色常服、黑色腰带、浅红袈裟。

  莲池大师曾在《沙弥律仪要略》中,告诫新学沙弥,在入厕前,要"于竹竿上挂直裰,摺令齐整"。由此可知,明代僧人的常服,就是汉服直裰,即中缝直通到下摆,所以也称为"直身",是最普及的常服。

  明朝高僧没有官阶,但有封爵。直到清代,都有朝廷授予僧人爵位官阶的做法。清后期,中国汉地僧人基本不再穿丝绸衣物。众所周知,丝绸是由蚕茧抽丝制成,而煮蚕取丝的做法,与佛教不杀生的戒律相违背,且丝绸衣物助长人的贪爱奢靡之心,佛经中也有相关论述。很多僧人认为,丝绸、皮草、羽绒,都是伤害众生性命,而不再穿。清末的笔记体文传里,多有记载僧人在讲经说法时,主动脱去丝绸的衣物,以示爱惜众生。

  满清时期,僧人仍着缁衣。《红楼梦》中讲描述惜春出家: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清末民国时期由于崇尚西学,曾一度要取消僧服,是虚云老和尚等大德力争,才使得汉服形制的僧衣,得以保存沿用。太虚大师曾出于实际需要对僧服进行改良,设计了新式的长衣和短衫裤,领子是用两层布片覆叠缝制,纽扣钉在胸前对襟的边缘上。或长或短,或衬或外,式样依形制而又不拘泥于传统僧装,大方随意,制作上更为省料省工,受到出家人甚至在家人的喜爱,从而形成今天常见的"太虚服",在流传的过程中,普遍被称为"罗汉褂"。由于节省布料,行动较为便捷,穿着的人还比较多。但由于样式格调不如传统的长衫庄重雅致,渐渐地,穿太虚褂的人越来越少。
 
  新中国成立后,汉地的僧尼多穿用棉麻衣料,尽管可供的选择越来越多,但颜色还必须是坏色,多是褐、黄、黑、灰4色,以朱红袈裟,最为尊贵。
 
  严格地说来,僧衣已经不仅仅是汉服了,没有了前后中缝、接袖。右腰侧用布扣固定,两根尺余长布带不系上,称为"稳带",其作用在于提醒僧人走路要从容、稳健,不可摇摆身体乃至大步奔跑,从而使肋下的带子左右晃动。稳带在世时不可系结,往生时才由法师或亲属系上。
 
  重大法会场合的礼服,依旧是大袖、交领,外披袈裟。也有一些道场在上殿、诵经时,不穿大袖,只着窄袖直身衣,外搭袈裟。



  在汉地僧团中,海青也算是尊胜的僧服,颜色一般为明黄色或暗黄色,脱胎于汉服,款式腰宽袖阔,圆领方襟,衣领是用三层布片覆叠缝制而成的;叫"三宝领"。在衣领的前中段,有五十三行蓝色线条;这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为了加强衣领的耐用。穿着海青,大都是在礼诵、听经、会宾、议事、以及晋见长老等重要的场合所穿。

  在家佛弟子在做法事时也可以穿袖口是敞开的海青,穿着海青就说明已经是皈依佛门的居士,但是只能穿咖啡色、青黑色等暗色调的,僧尼穿黄色的海青,并且袖口是缝合起来的,以示和在家人的区别。

  "短衫裤"是指僧尼在平常生活中所穿的服装。上身是短短的小褂,长度以遮盖住臀部为准,裁制式样和对襟的"太虚褂"的上衣一致,下身是肥长的裤子,是一般是僧尼穿在长衫里层的衣服,也可做"睡衣裤"穿用。"裤子"就是中国民间的古式常裤,比较肥长,穿着时,必须把膝下的裤管纳入僧袜之中,规范且具足威仪,也有穿僧裤时不穿长筒僧袜,直接将裤脚用绑带绑起来的,先将裤前熨斗烫线和裤后缝纫线对齐,然后由小腿后侧向外斜翻,裤角成45度翻折,折点恰好对在正前方,再用绑腿绑上即可。



  僧鞋也是僧人衣装的重要组成部分,据《鸳掘摩罗经》载,释迦牟尼驻世期,如有施主买牛皮做革履,允许接受。另据《释门归敬仪》所载,古印度气候温高湿热,允许用皮革做履,在僧众参谒上座时,应马上脱掉,以示尊敬。《四分律删繁补缺行事钞》卷中四记,鞋、袜等为此丘百物之一。

  僧尼所穿的鞋子,大致有三种,居住在乡间或山林中的出家人,平时多穿用草类编织而成的是芒鞋,也叫"草鞋"。苏轼在《定风波》中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可见宋时芒鞋的普遍性。还有用布料做的罗汉鞋,鞋面的尖部是用三片布条排列缝牢,鞋帮缝缀一些方孔,和芒鞋的式样差不多,僧尼在夏天时多穿用,鞋面有孔,寓有教人看破一切的含义。再就是用布料做成的僧鞋,全身无孔,只是在鞋面前端缝起一条硬梁,式样与普通的"布便鞋"无甚大别。

  僧鞋的颜色,有黑色、灰色、黄色、褐色,从习惯上来说黄、褐显得庄严高贵一些。


 
  僧尼在"僧鞋"之外,还穿着长筒的"僧袜"。《四分律》云:"寒听着袜"。《释氏要览》云:"钞云:袜亦是衣"。又云:"释名云:袜,末也;在脚末也"。通称"罗汉袜",颜色在以灰、黄二色为主,冬可御寒夏防虫蛇,同时庄严威仪。
 
  衣服所具功能,除了遮体取暖以外,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功用,僧人衣装服具亦是如此。佛教尊重古制,出家人为整肃仪容、庄严道风,反对奢侈华丽,但不代表不讲究美观,僧服一样儒雅而不失僧人本色。



  悲华经说:佛于宝藏佛前,发愿成佛时,袈裟有五种功德。一者:入我法中,犯重邪见等;于一念中,敬心尊重,必于三乘受记。二者:天龙人鬼,若能敬此袈裟少分,即得三乘不退。三者:若有鬼神诸人,得袈裟乃至四寸,饮食充足。四者:若众生共相违背,含袈裟力,寻生悲心。五者:若持此(袈裟)少分,恭敬尊重,常得胜他’。(摘自释氏要览)

  ‘袈裟’乃佛教之标帜,是圣人之表式,它的功德善利,岂是寻常可比?顺冶赞叹它说:‘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最难’!

  大般涅槃经云:龙得袈裟,各戴少分,即免金翅鸟之难’。地藏十轮经说:‘有一犯人,被判绑缚弃置旷野之间。头顶袈裟指许,得免鬼魅之难’。又经云:‘有一猕猴,趁僧不在,戏著袈裟;欢喜跳跃,失足堕谷,命终得生天上。后九十劫,得出世道’。可见,僧衣功德殊胜。(完)




 
撰稿|文卿
责编|妙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