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音|《三宝歌广释》(5)

编辑:王华 日期:2019-02-13 14:46

 歌词释义


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处。
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处

  这是第二大段知德皈依。今乃知者,释迦牟尼佛早已出世,乃至过去历劫都有诸佛出世,说法度生,无奈我们的业障深重,不值、不遇、不闻、不知。佛出世说法的时候,我们或是堕在地狱,或是生在边地,纵然与佛相值遇,或是愚痴暗钝,闻而不解,或是邪见深沉,执而不信;这种无善根、无信心的众生,虽诸佛出世亦莫可奈何!

  等到我们出来人世,离开了八难的时候,诸佛又已涅槃去了,甚至于正法、像法的时期都已过去了。往往一入地狱,动经长劫,过了几佛出世都不知道,所以经中常把见佛闻法之难比如盲龟遇浮木,或如须弥山顶穿针。现在幸于佛的遗教中,才闻到佛的名字,知道佛的体用功德,故云"今乃知"。


 
  "唯此是"是真正皈依处者,这正明所知的境,唯字是简别之词,简除外道天魔等均非真正皈依处也。非谓除了佛外,法亦不是真正皈依处,或僧 亦不是真正皈依处。此字正指上面的佛,在世间一切号称大师或称圣称佛之中,唯能具足此大慧大智大雄力,而能昭朗万有,衽席群生的佛陀耶,才是真正皈依处。

  在瑜伽摄抉择分中有五处观察所皈依,如论云:"一由身业清净故,二由语业清净故,三由意业清净故,四由于诸有情起大悲故,五由成就无上法故。


 
  具此五德乃可皈依。又由具四缘故所以唯皈依佛。

  第一自性极调善,已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得大无畏故,否则纵皈依彼,犹如倒者依于倒者,不能从其一切生死苦海烦恼怖畏中而得救护。

  第二能于一切种善巧方便而化导故,否则纵往皈依,亦不能如愿办所求事。

  第三具大悲故,否则虽趣皈依不定救护也。

  第四谓以一切财而与供养不以为喜,要以正行而修供养乃生欢喜故,否则必视有财及先有恩者而生分别,不与一切众生而作救护。

  总之要自己能正解脱一切怖畏,又能善巧方便度脱他人的怖畏,善于一切有情不分亲疏大悲徧转,普利一切有恩无恩者,才是真正皈依处。此唯佛陀才能圆满具足,非自在天等所有,更非邪魔外道所能企及,是故唯佛陀耶是真正皈依处。


 
 
  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此三句正是献身皈依发心修行。皈依不是暂时的,不是今天皈依明天就不皈依了,或如俗习小儿皈依,长大就脱白不皈依了,要尽形寿的皈依。形是形体,寿是寿命,尽此一身生命,在一天即皈依一天。

  也不是好高好奇或随缘随喜,叩三个头取一法名就算皈依了的,要献全身命以皈依,所谓至心皈命。既是皈依佛,对于佛的教授教诫应当唯命是从,遇到难缘的时候,宁舍身命而不舍佛的皈依,这才算真正皈依佛。

  有了这样的信仰精神,还要加上勤行,这"勤"字与"行"字最重要。佛法不是谈空理的学问,一切处都重在实行。



  前面一大篇都是说理,都是说因,唯有行字才是事才是果。所以不但觉得这件事情理应当作,确要即刻开始实行地去作,不是说了就算了的。

  而在正作的时候,也不是随随便便地去作而已,还要至诚恳切精勤不怠地作。如是学佛才不是消极的,才于断烦恼得解脱、普度成佛确有把握。这是本歌词皈佛的意思,也是三藏十二部一切经论中皈依佛的意思。释佛宝竟。
 
【待续】



编辑|慧容
摄影|一叶
责编|妙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