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四十二章经》
第十一章施饭转胜
佛言: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
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
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
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
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
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
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
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
饭千亿三世诸佛,
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偈颂大意
佛陀说:"以饭食供养一百个世俗人,不如供养一个善人;以饭食供养一千个善人,不如供养一个持守五戒的人;以饭食供养一万个持守五戒的人,不如供养一个须陀洹者;以饭食供养一百万个须陀洹者,不如供养一个斯陀含者;以饭食供养一千万个斯陀含,不如供养一个阿那含者;以饭食供养一亿个阿那含者,不如供养一个阿罗汉者;以饭食供养十亿个阿罗汉者,不如供养一个辟支佛;以饭食供养一百亿个辟支佛,不如供养一尊佛;以饭食供养一千亿的三世诸佛,还不如供养一个无念无住,又无修无证的人(即最殊胜的,最不可思议的)。
偈颂简释
第十章说到:我们自己没有能力布施,看到人家布施,我们随喜赞叹,可以得到很大的福报,这就是随喜功德。本章讲的是要自动行布施,列出了九种布施种"福田"的对象,较量布施功德的胜劣。
福田有三种
《大智度论》卷十二云:受恭敬之佛法僧等,称为敬田(恭敬福田、功德福田);受报答之父母及师长,称为恩田(报恩福田)受怜悯之贫者及病者,称为悲田(怜愍福田、贫穷福田)。以上三者,合称三福田。所以,我们把供养布施,称为种福田,福田有悲田、恩田和敬田三种。
1 悲田
悲,就是慈悲,出于一片慈悲、同情心,看到贫苦人家,非常的可怜,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我们怜悯他、帮助他,称为悲田。
2 恩田
对我们有恩惠的人,我们要报答他,在佛教的回向偈有"上报四重恩"的句子,四恩就是国家、父母、师长、以及每一个众生,对我们都有恩惠,我们要报答他们,这称为恩田。
3 敬田
对有道德的人,我们生起崇敬心来供养他,这称为敬田。供养三宝,就是属于敬田。本章讲施饭转胜,是以"敬田"作为布施的对境。
【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
饭,有两种解释:一个作为名词解,好象我们每天三餐所吃的"饭",是个名词。另一个作为动词来解释,饭是以饮食去供养人家,是个动词。
恶人与善人
在第四章经文里,佛陀曾经告诉我们,"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假如我们的身三、口四、意三,十种都做好的话,就是世间善行的善人,相反,要是作恶的话,就是恶人了。
种福田,你若不会种,不懂得种福的法,那么你种了也没有福。你布施饭给一百个恶人,还不如布施饭给一个善人那个福田多。为什么呢?你给一百个恶人饭吃,他们吃饱了饭,也只知道去做恶事,变成他们所做的恶事,都是你帮助的,你是一个帮凶了。而你若给一个善人饭吃,布施饭给他吃,他吃饱了,他去做好事,他所做的好事,可以说都是你成就他做的好事。所以说不如饭一善人。
【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
我们请一位修持五戒学佛的人吃饭,功德就比请一千个善人还要大,为什么?因为持五戒的人,已经具备了世间的正见,种了学佛成佛的正因,善行总会辗转增上的,一般社会上的善人跟他比就差得远了。善人虽然行善,这当中难免还会生起邪见的;另一方面,由于心念没有坚固,今生未必能够时时行善,下一辈子转个面目,也未必能够行善。
五戒:就是杀盗淫妄酒,五种戒律都不去犯,称为持五戒。五戒不但是佛教的戒律,可以说是做人的根本。
学佛最基本的:第一步是受三皈依,第二步就是要受持五戒。持五戒受持清净的戒律,才算正式进入佛门。何况,五戒是一切戒律的根本,通于在家与出家,是所有的佛弟子必须遵守的,所以供养持五戒的凡夫僧,或者在家居士,功德当然比供养一般善人要大。
【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
供养一万个受持五戒的人,还不如去供养一位须陀洹。就是说,我们供养受持五戒的一万个人,不如供养一个已经证得初果,预入圣流的圣人的功德大,为什么?入于预流圣果的人,已经了解佛法的义理,具足了世出世间的正见,而且确认了修行的方向与信心,断了很多烦恼,坚定地去走自己应该行走的道路。受三皈修五戒的,还没有断烦恼。
【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
如果供养一百万位证初果的须陀洹,不如供养一位消除业障,又减少了贪痴,已证二果的斯陀含。
【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
供养一千万斯陀含,不如供养一位把欲界的贪痴都断了的阿那含。
【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
供养一亿阿那含,不如供养一位证了四果的阿罗汉。因为证了四果,就已经把一切业障和烦恼全部断尽了。
从初果到四果,是以十进位的增数,加以比较供养功德的胜劣。这样看起来,是不是供养阿罗汉就是最高最殊胜的?还不是!
(第十一章待续)
编辑|妙莲
责编|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