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王华 日期:2019-06-04 16:21
释慧本
培养有品德与知识的人才
个人是社会的细胞,想建立好社会,则先要有好人。这里所谓的好人就是才德兼备,如孔子所说的"文质彬彬"。对于培养人才有作用,据华严法界观,则可以提出以下几点。
01 以真空观破邪见
思维见解是个人行为之主导,人的见解不正,就导出行为不良,所以佛法中正见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修学般若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正见,破除邪见。
正见或称为正知见,即对世界上的万物有正确的见解。世间上不变异的真理就是缘起性空,即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这缘起法若以现代语言来表达,则可以勉强称为相对法。缘起法依华严法界缘起,就称为无尽缘起,即所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也就是说在一个事物形成,需要种种因缘集合起来。而且法法之间都要依赖存在,若一缘不足,则事件不成。如一个打火器若没有做动力打上,就不会起火,这是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了知缘起性空的法则,令人对一切现象有正确的思考,对个人的人生观有积极改进之精神。
以这缘起法与因果业力的思想结合就可以打破世间一切迷信的观念,更可以渐减少人对物质的执着,对一切事情都可以看得开,不为了贪求物欲而做出违背良心的行为。另一方面相信因果业报,就不会把自己的命运交给神灵安排,而是努力工作学习,自我要求培养知识、培养品德,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人类有用的人。
02 以互为因果观止恶扬善
因果报应是佛教的道德伦理观,一切事情有因必有果。如《宗镜录》卷71中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忘,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恶业生恶报,善业有善报,这种自作自受的因果理论,能教导人们止恶扬善。人若没有因果观念,则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无恶不作,不行善积德使社会道德衰败。如此因果观念对个人的自我约束有极大的帮助。
想到因果报应,就会让人停止恶作。止恶还只是消极的方面,佛法的精神是积极向上,即要多行普事帮助他人。
《华严经》中说,庄严清净的华藏世界成就,是由佛、菩萨和众生所造诸善业而集成。所以想把此世界变成个物质丰富,有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活的又不污染的环境,那么大家要多做社会公德,实现十善,保护生命,保护环境,帮助关怀他人等,作诸善事,人人都行善,世界就会自然变好。
依三世因果论的信念,就摆脱神权赏罚的思想,肯定人生的真意义。个人的思想和行为,若善良而非邪恶的趋向自利利他,就会得到福乐的善果。相信三世因果,就不会尤天愁人而向未来奋斗,以努力精神破除懒惰的习惯,创造新命运。这就是因果业报观念的德育优点。真正相信三世因果论者,在遇任何困境,都充满希望,不断地精进向上奋斗。按照因果规律去行善除恶,创造个人将来美好的命运,丰盛的国家,文明的社会,这就是和谐文明社会中需要的人格。
03 以无我见舍已利人的精神
"舍己利人"是行菩萨道的精神。此精神以"自利利他"为个人行为造作的准则。
"利他"是一种为人舍己的精神,即所谓"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行菩萨道的主要目的是完成自己所发的本愿,救度一切众生脱离诸苦恼。这样说,不是指菩萨因为已发了愿,被愿所系缚,才去利益众生,而此利他的行为是从内在之慈悲心启发的。这里的舍己利他是无条件的行为,不是要图报,也绝不是为自己的利益而打算。
行菩萨行的真正精神,是不为自己只利他,宁可舍己,以牺牲自己让他人得到安乐,为个人的原则。学习菩萨精神要于自他和乐之悲行中,去改进自己净化自心,又应参加当前社会一切正常生活的活动,广作利益他人的事业。
"舍己利人"精神,能作出对社会有正义公平的行为。由此精神可以断除社会的一切消极习惯,以及那些为自利而牺牲他人的不良行为。人所以做出不道德的行为,是因为个人主义太强,自我利益的观念太重,让人忘记了体会别人之苦,而建立自己快乐在他人的辛苦上,这是一种不公平的思想。修学菩萨精神,绝不能有如此观念,而会尊重别人,以全体的利益为上,不侵犯他人的权利,互相帮助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好关系。
大家要学菩萨精神,以"慈悲喜舍"去帮助,让社会上没有困苦者,人人都能过得快乐。帮助别人的事情也容易做到,但不分别冤亲的帮助,是最殊胜的。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回向品)中说:"菩萨摩诃萨,入一切法平等性故,不于众生而起一念非亲友想。设有众生于菩萨所起怨害心,菩萨亦以慈眼视之终无恚怒。"
菩萨的慈悲心不只是不分别冤亲而利他的精神,而且在别人以怨害之心来对待,菩萨也不生瞋恨,一向以慈悲来对待。这种精神应该学习。若世界上人人都有慈悲喜舍的精神,则社会少了困苦者,人类和乐相处,可以改进此世界变成庄严的净土。如《大方广佛华严经》中说:"安住慈悲喜舍中,是名庄严净法门。"
学习慈悲喜舍精神,不只培养个人的道德品质优良,而且是建立美好社会所需要的人格表现。舍已利他的精神是一-种美德,人人都要学习。以这精神就能让人类过上文明快乐的生活。
04 以众生平等反对歧视
在重重无尽缘起观之下,一中有一切、一切中有一,一切互为遍摄而存在,无所谓高低不平。《大般涅繁经》卷(如来性品》中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释迦牟尼佛是佛已成,众生是佛将成。这是佛教的特征观念与其他宗教不同。佛教认为,无论是贵贱、富贫等等,只要依据正确的方法修行,断尽烦恼缠就可以得到佛境界。这种观念在禅宗的五祖与六祖谈话中已明显的表达。六祖慧能来黄梅五祖求法的时候,五相说岭南人无佛性,慧能回答:人有南北,佛性岂然。人有北方人南方人,但佛性不会有南北的分别。所以若尊敬佛就要尊敬一切众生,无有分别。
佛教反对人与人之间有不平等的思想行为,反对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残害。另一方面,佛陀教育弟子要有报恩的心念,观想一切众生对自己都有恩。一切众生都如父母之恩,对有恩人要报恩施恩之心,就不会结怨记仇。化解一切冤恨,人都会以平等和睦相互对待。现代社会虽然阶级观念已经没了,然富贫的相差太远,也带来有歧视人的意念。有些人只会往上仰,对有权有力者弯腰,轻看穷人,甚至会欺骗他人的劳力不尊重人权。若将佛教的观念来应用,看每个人都如自己的眷属父母兄弟姐妹之亲人,就会平等对待没有歧视或欺骗他人的事情发生。以平等心对待他人是一种人格美德,在建设和谐文明社会的路程中,非常需要有这德性的人。
如此,以个人的正知见为奠定,行者发心修菩萨道,然对于佛教来说,每个人都可以学习当菩萨,从受持五戒、十善开始,渐渐地进而行四摄、六度,一方面净化自心止恶行善,培养个人道德素质,以个人人格当众人的榜样影响社会。一方面实现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为社会谋利益。若人人皆如此实现,就能合力改进世界,把娑婆世界变成庄严美好的华藏世界海。
佛教的服务社会精神是以慈悲为万善之基本动力,慈悲是众德之藏。以慈悲精神来服务社会,施恩而不求报恩,只想让他人活得更好,过完美的人生。
佛教的教理不仅仅是能陶冶品性,能净化个人思想作用,而且在这伦理指导下,教人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当一个对社会有责任者。这就是佛教对培养道德品质良好的人才之作用。(待续)
本文选自《华严学研究》第二辑
作者慧本法师系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教师
●论坛 | 华严因陀罗网与互联网
●论坛 | 华严法界观与现实社会的起用①
●论坛 | 华严法界观与现实社会的起用②
●论坛 | 华严法界观与现实社会的起用③
编辑 | 妙莲
责编 | 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