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临济祖师谓僧曰:"我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一喝如踞地金毛狮子。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汝作么生会?"僧拟议,师便喝!
——《临济录》
【如金刚王宝剑】
何似毗卢遮那如来一切现前?
【如踞地金毛狮子】
何似灵山会上世尊拈花?
【如探竿影草】
何似明眼师勘验来僧有没有眼?
【一喝不作一喝用】
何似世尊讲经49年不曾说过一字!
临济祖师大喝一声,你说他是什么意思?四个"有时",其实就是同时!他喝一声,同时具备这四层含义。
这僧正要想,他哪一声喝是哪个意思?
他就又来个大喝一声!同时又一次性和盘托出了也!
这一喝,同时就如金刚王宝剑,如踞地金毛师子,如探竿影草,一喝不作一喝用!
弦外之音,还有一层意思——哎,你别想了,你如果还用想,说明你还是不懂。
为何说你一想他就知道你不懂?
打个比方吧,你对一个瞎子说:"摆你面前的是一堆是金子呢还是银子呢?"他如果伸手去摸,那他肯定是个瞎子啊,因为你明知道他眼前其实什么都没有摆。
还有个比方,就像瞎子摸象那个故事,你问瞎子大象是什么样的,几个瞎子说,有说像一根绳子,有说像一堵墙,有说像个柱子,有说像一种长矛梭标,几个人还在那儿争吵起来都觉得自己说的对,那你一下就知道他们都是瞎子!
天下丛林里,瞎眼僧乱解禅机的,如夏天池塘里一群蛙乱鸣,为公乎?为私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偏偏恰恰就是不解禅机!哎,末法时期嘛。小童无知,大人多担待着啊。
临济大师开示
临济大师曾有开示:"参学之人,大须仔细。如宾主相见,便有言论往来,或应物现形,或全体作用,或把机权喜怒,或现半身,或乘狮子,或乘象王。如有真正学人,便喝,先拈出一个胶盆子,善知识不辨是境,便上他境上作模作样,便被学人又喝。
前人不肯放下,此是膏肓之病,不堪医治,唤作宾看主。"云云。
大师说,我的每一喝,你们都可以这样来领会,要么是如金刚王宝剑,要么如踞地狮子,要么如探竿影草,但我有时一喝都不如此用,你又将如何领会呢?这第四喝一喝不作一喝用,才是大师这段话的真正落脚处。
如果说前面三喝,你还可以以意识领解,说如何若何,第四喝总不如此时,乃至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无你可捞摸处。大概法久成弊,学人又于喝上着着,瞎喝盲喝,不得已而以喝遣喝也。如果不能真实明白这一喝之意,不明宾主,一味模拟吆喝,全是瞎眼乱捅。
喝的妙用
一喝有多种效用,临济此则公案有四种功效。
第一喝
为发大机之喝,于学人系着知解情量,拘于名相言句时下之,其时有若宝剑截物一般。
第二喝
为大机大用之一喝,于修行者为测度师家,来呈小机小见时,震威一喝,如狮子哮吼时,野干脑裂。
第三喝
为师家勘验学人之修行,或学人测试师家时所用,为勘验之喝。
第四喝
即向上之一喝,虽不入前三喝之中,却能将前三喝收摄在其中。
此公案中,临济以四喝示僧,僧尚不能会得,拟议论,因此临济再下一喝。
公案再续
临济禅师将圆寂时,曾开示弟子道:"我入灭后,你们不可将正法眼藏也随着灭却!"
座中三圣惠然禅师听后说道:"身为弟子的我们,怎敢将老师的正法眼藏灭却呢?"
临济禅师问道:"那么,假如有人问起:道是什么?你们要如何回答?"
惠然禅师马上就学着临济禅师一向教导学人的方法,高声大喝!
临济禅师非常不以为然地说道:"谁能想象,我的正法眼藏,以后却在这些大喝一声的人处灭却!说来真叫人伤心!"
说完,就坐在法座上端然而寂,时为唐咸通七年。
临济禅师入灭后,惠然禅师非常不解地说道:"老师平时对来访者都大喝一声,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学着老师也大喝一声呢?"
临济禅师忽然又活回来:"我吃饭你们不能当饱,我死你们不能代替。"
惠然禅师急忙跪叩说道:"老师!请原谅,请住世给我们多多指导。"
临济禅师大喝一声,说道:"我才不给你们模仿!"说后,临济禅师真的就入灭了。
编辑 | 妙莲
责编 | 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