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我还会再来

编辑:王华 日期:2019-09-22

 

  编者按:

  每一张照片,或是一个历史瞬间,或是一个时代符号,或是一段温暖光阴的记忆,叙述一段段往事。在杭州灵隐寺佛教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滋养下,您一定会许多收获。请你一起来抒写"我与灵隐的故事"。

  杭州灵隐寺、都市快报社联合主办,杭州风行视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影像·记忆·感恩杭州——我与灵隐"征稿活动,许多民众积极投稿。他们用照片、故事来讲述自己眼里的灵隐。今天刊登大连市谭艺华的投稿——我还会再来。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李叔同的《送别》,唱出了百转千回无法言说的浓浓深情和人生无常,直抵灵魂深处。因为这首歌,我认识了李叔同先生,并得知即李叔同是弘一法师。



  在一个雨天,李叔同和妻子在西湖边上相见。

  "叔同"

  "请叫我弘一"

  "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

  "爱,就是慈悲"

  "先生,你慈悲对世人,为何独独伤我?"

  李叔同没有再回应,从此世间再无李叔同,只有弘一法师。

  1918年在杭州出家,受戒于灵隐寺。

  自此,灵隐寺就驻留我心中,或许内心有一种召唤,念念着要去杭州灵隐寺走一回,去灵隐寺成了一件挂牵。


 
  冥冥之中就有了去灵隐寺的缘由。2017年7月的某一天,好友邬真从遥远的宁夏来电说"去上海玩呀,顺便看看清欢""好啊,什么时候去?"到上海后还特别去松江影视基地探望了一下程子。程子也是一个佛系青年,或许能一起去探寻灵隐寺。

  七月流火,到达上海后直接去松江大学城与程子会面。因工作忙脱不开身,只能在上海的松江影视基地陪我游览白墙黑瓦的江南影子,在傍晚时分的晚霞映衬下,留住佛珠少年的卿卿照片。

  邬真已经在杭州西子湖畔候着了,我与清欢一路征程终于在杭州桔子酒店团聚。



  夜晚睡不着时就再次上网查阅关于灵隐寺的历史和各种传说史话: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南朝扩建,五代吴越王开拓并赐名灵隐新寺。东晋初建至隋唐香火渐盛,五代十国五代北宋,南宋,元,明,清,民国及近代灵隐寺均有损毁和复建......

  灵隐寺是我心中的意象,拨动我虔诚的佛心。当来到一座被大树掩映的山门,一面凡尘、一面佛境,我走进此门,眼前顿时一片浅翠浓绿,请来三支清静之香,叩拜十方三世诸佛如来,祈愿所有的人们都健康快乐。



  灵隐寺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是杭州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大的丛林寺院,也是全国十大古刹之一,占地面积达257.7万平方米,灵隐寺庙宇占地面积就达8.7万平方米。在景区入口有一黄墙黛瓦、古色古香的照壁,为清代遗存建筑。照壁上题有擘窠大字"咫尺西天"。"咫"是我国周代用以计算长度的单位,一咫约八寸,"咫尺"在这里所要表达的是距离很近的意思。意思是说从这里只要往前再迈一步就是佛国世界灵隐寺了。



  传说飞来峰从西天飞来,还流传着济公活佛抢新娘救生灵的故事。相传,南宋初年时,有一位名叫李修源的天台人,在灵隐寺出家后,不受戒律,好吃狗肉,身穿破袈裟,头带破帽子,脚穿破拖鞋,手上还拿一把破扇子,整天在村庄里游来荡去,疯疯癫癫。

  济公好管闲事,爱打抱不平,人称"济颠"。这位疯和尚还有能掐会算的本领。一天他掐指一算,西天灵鹫峰有一座小峰将要飞来,可能要压着附近一村。他急忙跑到村里劝说村民赶快离开。村里人因平时看惯济公疯疯颠颠,爱捉弄人,以为这次又是寻大家的开心,因此谁也没有听他的话。这时,远处正有迎娶新娘的队伍吹着唢呐、抬着花轿过来,济公心生一计,冲进人群,背起新娘就往村外跑。村民一下子全都哄动了,"不好了,和尚抢新娘了!和尚抢新娘了!"全村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追了出来。此时,忽听风声呼呼,天昏地暗,"轰隆隆"一声,一座山峰飞降灵隐寺前,压没了整个村庄。这时,人们才明白济公抢新娘是为了拯救大家。

  这座飞来的山峰便被人们叫作"飞来峰"。山峰飞来了,村民们又怕山峰会重新飞起祸害别处,于是便在山上刻了数百尊佛像,镇住了山峰,从此,飞来峰就再也飞不起来了。



  进入天王殿,正面朝山门佛龛供奉的是"皆大欢喜"弥勒佛像,只见他袒胸露腹,趺坐蒲团,笑容可掬迎接香客的第一柱香,他正向我们传授一种人生智慧:心胸宽广,万事能容,知足常乐,健康长寿。



  天王殿两侧分列着四大天王,高达8米,俗称"四大金刚"。塑像上方的匾额分别是天涯海国、大千世界、仰之弥高以及神通广彼。这四位威武凛然的四大天王不仅是佛法的守护神,也充当了凡间百姓美好愿望的代言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正殿大雄宝殿是灵隐寺最雄伟的建筑,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意为一切无畏的大勇士,是古印度教徒对释迦牟尼的尊称。进入大雄宝殿,正中莲花座上趺坐的是释迦牟尼佛。所以,信徒们就把供奉佛陀像的大殿称为大雄宝殿。

  佛祖释迦牟尼这尊佛像高19.6米,加上须弥座石基总高24.8米,用24块香樟木雕刻而成,全身贴金,共用了86两黄金,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香樟木雕坐像,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宗教艺术作品。只见佛祖头部微微前倾,两眼凝视,右手微抬,仿佛正向朝拜者讲经说法。




 

  大雄宝殿前露台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石塔,它与天王殿门前的两座经幢是灵隐寺最为古老的遗迹,是不可多得的文物瑰宝。两石塔屹立千年而不倒,目睹了千年来寺庙的毁弃和重振。石塔雕刻精美细致,形象逼真生动,是佛教艺术中的珍品,是灵隐寺最古老、最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建筑。



  灵隐寺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赐田并扩建。五代吴越王钱镠,命请永明延寿大师重兴开拓,并赐名灵隐新寺。宋宁宗嘉定年间,灵隐寺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清顺治年间,禅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灵隐,筹资重建,仅建殿堂时间就前后历十八年之久,其规模之宏伟跃居"东南之冠"。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康熙帝南巡时,赐名"云林禅寺"。



  灵隐寺隐于群峰环抱的山谷之中,寺前一泓清泉流过,恍如置身于仙灵所隐之地。难怪苏东坡游灵隐,挥毫写出"最爱灵隐飞来孤"的诗句。漫步恬静的小路,参天古树弥漫着清幽古韵,身边清流潺潺,鲤鱼嬉戏,秀峰幽雅,尘意顿消,超凡脱俗了。

  宋初著名隐士、文人潘阆《忆余杭》说:"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几行游,三伏似清秋。"

  明代大画家沈石田诗云:"湖上风光说灵隐,风光独在冷泉间。"清代江元文更进一步引伸出:"莫道炎威可炙手,云林尚有冷泉亭。"



  我已经不去顾念参观游览线路,只身独步攀上有竹林的山路,寻找古代圣贤的足迹,探寻弘一法师一步步磨掉锋芒,洗净铅华,在灵魂深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林间清风拂面,一个小和尚跨步匆匆沿山而下,如同走在平坦大道,已然是与凡间的我是有区别的,我凝望着他飞跃的背影,仿佛看到在这里高僧云集,文人荟萃,谈禅论道。各个怎样的仙风道骨,董其昌,苏东坡,白居易...



  在石阶上的时候,便听到了唱诵经文的深沉低回的声音。让人感觉到了一种肃穆,一种无与伦比的庄严。僧人及朝拜者,面朝大殿,或谦恭屈身,或双膝跪地,神情专注地唱诵。透过人群,隐隐可见几个身披袈裟的主持,正神情肃穆地合掌面对佛像领诵。前来朝拜的人,也一样深情专注,一字一句跟着唱诵。青铜般的韵律,让人感到月华如水般蔓延过来,又如纷飞的落叶飘落下来。唱诵经文的声音汇成了来自遥远天庭的召唤,灵魂在这召唤中发出从没有过的震颤,整个世界似乎一下沉寂在那心无杂念的虔诚中……

  蹬上峰顶,遥望远处的湖光山色,耳边又传来"爱,就是慈悲",忽然有些泪目,心中不免怅然褪尽、人间烟火断尘念的境界是何等的高贵;明了尘埃落定朴实的灵魂,是多么令人向往。佛让我们自在平等中生活,自在快乐!



  傍晚离开灵隐寺的时候,耳旁又响起:"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样的词句,是颇叫人伤感的,但伤感之中又夹杂着温暖。这股暖意就是由弘一法师双手捧着传送给我们,一直到如今。

  再见,灵隐寺,我还会再来的......

      ——辽宁 大连谭艺华



编辑 | 妙莲
责编 | 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