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 秋分——昼夜均 寒暑平

编辑:王华 日期:2019-09-25 09:20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2019年9月23日,秋分。
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
第十六个节气。


   "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曰日夜时间均等,并由日长夜短逐步日短夜长。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

  二曰气候由热转凉。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秋分这天既是"秋收冬藏"的起点,又是"春耕夏种"的终点,正如我国华北地区的一句农谚所言及的:"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秋分这个节气代表了对"二十四节气"的重视与传承,更代表了中国人敬畏自然的生活智慧。



秋分:中国农民丰收节

  自2018年起,"秋分"又有了新的历史意义——-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亿万农民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节日,也是祈愿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从历史脉络看,千百年来的农耕社会孕育出多姿多彩的农耕文化,上至帝王祭祀社稷,下至黎民祭拜灶王,"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被视作国泰民安的"标配"。

  从文化现实看,在国家层面上设立一个全民族共同参与、共庆丰收的节日,有助于更好传承和展示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凝练生成重视农业、尊重农民、庆祝丰收的新时代先进文化。



经历春的耕种,
夏的生长,
终于可以弯下腰,
收获秋的果实。


 
稻谷熟了


 
白果丰收


 
玉米飘香


 
石榴满树

暑退秋澄转爽凉,
日光夜色两均长。
秋风清露,天高云淡,
层林尽染....
秋分,一树一叶皆是诗,
一字一句都有意。


秋分三候

秋分有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
二候蛰虫坯户;
三候水始涸。

  古人认为雷是因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天气变冷,蛰虫开始藏入穴中,并用细土封住洞口防寒;此时雨量开始减少,天气干燥,河湖水量变少,沼泽干涸。万象都在收藏,为迎接严酷的冬天做准备。



秋分习俗
 
  秋祭月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



  送秋牛
  以前在民间,每到秋分时节,有人就会挨家挨户送秋牛图。耕牛对于当时的农民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耕牛不仅是主要的生产工具,也是丰收的保证,因此农民朋友非常爱惜并崇敬勤劳的耕牛。

  秋牛图由二开红纸或黄纸做成,上面绘有农夫耕田图样。送秋牛图的一般都是民间能言善唱之人,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语,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吃秋菜
  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过去,逢秋分那天,人们都去采摘秋菜。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 "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

秋汤灌脏,洗涤肝肠。
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石榴圆

  秋分至,石榴圆润,籽粒饱满。

  杨万里说"水晶为粒玉为浆",剥开绿底透红的外皮,抓一把晶莹剔透的石榴籽咬在嘴里,玉浆丰盈,酸甜的滋味炸裂开来。

  在人们眼里,石榴"多子多福",所以常将它置于新房案头,给予新婚夫妇最真挚的祝福。


 


秋分养生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附向收敛、闭藏,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因此,秋季要特别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调摄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生命姹紫嫣红开遍,
才渐渐懂得秋之韵味。



"删繁就简三秋树",
秋分,卸下枝头的繁华,
万物都在做减法。
云由浓到淡,草木由密到疏,
少了繁花缛叶。



人生行至秋分,
也要学会轻装上阵,
唯有舍弃纷繁杂乱的负累,
方能回归纯净自然的本心。

拥有秋水长天的开阔明朗,
才能更加从容,穿越春秋。





撰稿:王华
摄影:王华
责编:妙莲